班姓來源
來源:查字典起名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5-25
??一、班姓氏源流
??班(Bān)姓源出有二:
??1、出自羋姓。是春秋時期若敖的后代。若敖的兒子名叫斗伯比,斗伯比的兒子名叫令尹子文。相傳令尹子文是吃虎乳長大的,因虎身有斑紋,后代就用“斑”為姓氏。“班”和“斑”通用,后改成“班”。
??2、據(jù)《風(fēng)俗通》記載:班姓為楚令尹闕班的后代。
??得姓始祖
??斗班。班氏是源自春秋時代的楚國。按《風(fēng)俗通》記載,班氏的始祖斗班,是楚國的公族。推算起來是上古顓頊高陽氏的后裔。據(jù)《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記載所說,他是吃虎乳長大的,而喂他的老虎身上有班紋,所以他才以斗班為名,也使他的后人“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班。古代的“斑”和“班”通用。古代的楚國,在今湖北、湖南一帶。望族居扶風(fēng)郡(今陜西省咸陽縣東)。班氏后人奉斗班為班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班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三、歷史名人
??西漢末年,班姓的子孫就進入了朝廷。班壹、班況,雖然官位不算太高,但4個兒女卻有上乘表現(xiàn):老大班伯,是一位精通《詩》、《書》、《論語》的學(xué)者,曾數(shù)次聘書使匈奴,為定襄大守。他精選取掾吏,收捕盜賊,郡中稱為神明;老二班施,官拜諫大夫,以博學(xué)有俊才深受皇帝器重;老三班稚,也就是班固、班超、班昭三兄妹的祖父,以方直自守見稱,終官延陵郎;其女兒就是著名的才女班捷妤。根據(jù)《漢書?所妃傳》的記載,班婕妤賢才通辯,深受成帝的寵幸。有一次,皇帝偕之游后庭,甚至要她同輦,被以禮制不合而婉辭。后成帝移情于趙飛燕,將其冷落于長信宮。于是,他作賦自傷,文辭哀楚凄麗,千百年來被傳誦不絕?!稘h書》,是中國的不朽史籍,作者為班固、班昭。事產(chǎn)上,第一個動筆撰寫《漢書》的人,并不是班固,而是班固的父親班彪。史書記載說,班彪也是一位才氣橫溢的才子,東漢初,任徐縣令,因病免官,便專力從事史學(xué)。因感于《史記》所記史實止于漢武帝太初年間,乃收集史料,采錄前史遺事異文,作《后傳》60余篇,不幸去世。其子班固繼續(xù)修成《漢書》,其女班昭(曹大家)等又補充班固所未完成的《八表》、《天文志》部分。西漢有越騎校尉班況、西域名將班超(班彪少子)、班勇、明代有直隸饒陽丞班言等,都有是值得敬仰的人物。
??班 彪:字叔皮,后漢扶風(fēng)安陵人。性格慎重,好古。20余歲的時候,因為避難跟從隗囂,寫了《王命論》想感化他,但是隗囂始終不為所動。班彪于是轉(zhuǎn)而躲避到河西,為竇融出謀劃策,幫助漢王朝的興起。漢光武帝初的時候舉茂才,拜許令,后來因為疾病而辭去了官職。他因為才華很高,于是專心研究史籍。他才前史遺事,旁貫異文,后來作傳數(shù)十篇。用來補充史記太初以后的缺節(jié)。后來又擔(dān)任了望都長。卒于官,終年51歲。
??班 固:字孟堅,為后漢班彪的兒子。他的父親班彪寫《漢書》,沒有完成就死去了,班固于是回到家里,繼續(xù)他父親的事業(yè),被人告發(fā)他在私自修改國史,被捕入獄。他的弟弟班超為他上書辯白,他才得以獲釋。明帝任命他為蘭臺令史,后來被遷為郎,典校秘書,終于寫成了《漢書》。從永平到章帝建初中,前后經(jīng)歷20余年,只有八表及天文志沒有寫完。建初四年章帝讓儒生博士討論《五經(jīng)》的異同,班固應(yīng)昭寫成《白虎通德論》。和帝永元元年竇憲出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四年,帝與宦官合謀殺死了憲,班超也被洛陽令捕入獄,永元四年死于監(jiān)獄之中。終年60歲。
??班 超:字仲升。班彪的兒子,班固的弟弟。班彪死后,家境貧困,班超為了養(yǎng)活母親只好為官府抄書。曾投筆嘆息道:“大丈夫無他志略,當(dāng)校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侯封。安能久侍筆墨乎?”明帝永平十六年,他率領(lǐng)著三十六人出使西域,使得西域五十余城獲得安。班超在西域呆了31年。被任命為西域都護,封為定遠(yuǎn)侯。實現(xiàn)了他的愿望。年老后,回到洛陽,拜為射聲校尉。同年病逝,終年70歲。
??班 昭:又名姬,字惠班,扶風(fēng)安陵(今陜西省咸陽東北)人,出生于一個“家有藏書,內(nèi)足于財”的顯貴人家。其父班彪,很有學(xué)問;長兄班固,是著名的歷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次兄班超,乃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將。家庭的熏陶,父兄的影響,加上自身的聰穎努力,使班昭成為一個博學(xué)廣識的學(xué)者。她對祖國文化事業(yè)的突出貢獻,是整理并續(xù)成重要的史學(xué)巨著《漢書》。她去世時,當(dāng)朝的皇太后親自素服舉哀,為她行國葬之禮。這個女子,就是我國第一位女歷史學(xué)家班昭。
??班言:明朝名士(生辰不詳)。
??班第:清朝內(nèi)閣大學(xué)士(生辰不詳)。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扶風(fēng)郡:據(jù)《姓氏考略》及《郡望百家姓》的記載,班氏望族出自扶風(fēng)郡。漢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風(fēng),與京兆、左馮翊合稱“三輔”,三國的時候改名為扶風(fēng)郡。在今天的陜西省內(nèi)長安縣以西的地區(qū)。
??2、堂號
??定遠(yuǎn)堂:漢朝的時候班超出使西域有功,被封為定遠(yuǎn)侯。
??漢書堂:漢代班彪的兒子班固、女兒班昭,父子三人一同寫成了《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