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起名大全 吉祥的公司名字要符合五個標準
來源:查字典起名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5-25
1.好念
名字應該盡量簡單,少用生字、冷僻字.比如娃哈哈、背背佳、樂口福、北冰洋、高露潔、和露雪、藍天六必治等等,一聽就明了,一聽就記住。
品牌名的發(fā)音尤為重要。因為,聽覺記憶比視覺記憶更有力、持久,這也就是一為什么有人可以記下幾百首歌詞卻很難背下一篇文章。簡潔的發(fā)音,令名字朗朗上口,易干書寫閱讀。從商業(yè)傳播角度上講,能為企業(yè)節(jié)省大筆支出,還能消除消費者對產(chǎn)品的陌生感。
類似的陌生感,常常發(fā)生在一些藥品名稱上。請想象這樣一個場景:一個人走一進一家藥店,如果他問銷售人員要一盒“微粉化氯雷他定片”,多半會猶豫一下,在這猶豫過程中,很可能就選擇了另一個好念點的牌子。于是,精干策劃的廣告人,把那個只有醫(yī)藥專家才念得順的名稱改為“開瑞坦”,這樣就變成一個好聽又好記的抗過敏藥品牌了。同理,如果問你要一盒“鋁碳酸鎂咀嚼片”或“美撲偽麻片”,你可能不知道是什么,但如果說“達喜”或“康泰克”,你很快就能想起來前者是胃藥,后者是感冒藥。
當然,對于一些時髦的舶來品或者奢侈品牌,比如香水、化妝品、高級時裝等,它們的命名并不一定非要朗朗上口。如伊夫?圣?羅蘭(Yves Saint Laurent)、雅詩蘭黛(Estee Lauder),這類產(chǎn)品的外國詞匯、科技詞匯或其他難讀的詞匯會產(chǎn)生一種特別的語感、一種特別的氣氛,能夠加強受眾的記憶。
在為一個外文品牌進行中文命名的時候,要注意基于聲音比基于含義的翻譯更為常見。所以,最好的做法是找一個發(fā)音最接近,而且在含義上能夠產(chǎn)生積極聯(lián)想的名字。比如大眾的Touran(途安)轎車,當初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我曾為它重新命名為“拓朗”,含有開拓明朗前程之憊,客戶方面也很認同,后因“途安’這個名字已在網(wǎng)絡上深入人心才作罷。
2.好記
品牌名稱應該便于記憶。如果品牌名稱不好記,它就得花費更長的時間、更多的金錢才能建立起廣泛的知名度。
根據(jù)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喬治?米勒發(fā)現(xiàn),在短期記憶中,只有7個信息是較容易被人記住的、如同類的7個品牌、7位電話號碼。因此,讓你的品牌擠進前七名很重要。如果人們必須很費力才能想起你的產(chǎn)品名稱,他們就會選擇從腦海里自動日出來的競爭品牌。
有個胃藥叫斯達舒,這個名字看似平常.但是它在廣告中利用諧音強化了它的名字,起到非常好的傳播效果。廣告創(chuàng)意是這樣的:媽媽犯胃病,叫兒子:“趕緊把斯達舒找來!”過了一會,孩子帶了一個男的回家:“媽,四大叔來了!”媽媽一看,哭笑不得,“咳,是胃藥斯達舒,不是四一大一叔!”
看過這個廣告以后,當你再進一家藥店,我相信你腦海里第一個跳出來的肯定是這個牌子,而不是其他上市更早的品牌。
3.特別
名字的個性是必需的,它可以讓你與競爭對手直接區(qū)別開來。你的名字,應當避免跟市場上已經(jīng)站穩(wěn)腳跟的品牌相似,或者完全站在它的對立面起一個名字,在含義上勝過它。比如別克汽車下面的一款小車“賽歐”,當年是10萬元級別的小車,它的名字就是突出“賽過歐寶”的意思。
同時,你更應該了解你的候選名稱,是否早已經(jīng)被別人當作商標進行了注冊。很多商標服務機構或者品牌咨詢機構,可以做到這一點。
案例1:傍大牌
松下電工vs松丁電工:大白兔vs太白兔;太陽神vs大陽神
有人喜歡故愈仿照一些名牌產(chǎn)品,取一個跟它近似的名字。其目的是為了利用名牌的聲譽,通過混淆視聽來讓消費者選擇它的產(chǎn)品。這種看似聰明的行為,其實相當危險,在品牌上市的初期,你可能省下了不少廣告費:但是你就得永遠跟在大牌的后面,它的聲譽對你的影響非常大。而且這種事情極有可能會因侵權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案例2:傍明星
溜得滑一修正液;泄停封一腹瀉藥;黑澤明一生發(fā)水;趙本衫一服裝
有不少商家喜歡拿“明星的名字。給品牌起名,往往效果不俗。由于明星的公眾化程度相當高,名字的語感通常又很順暢,再加上漢字與產(chǎn)品本身的特點形成了一種解睦般的趣味,的確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加快傳播速度。但是在玩這類諧音游戲之際,要提防引起侵犯名人的名拼權而造成的法律糾紛,更要提防庸俗化的傾向。
4.積極、正面的聯(lián)想
既然是名字,總含有一定的寓意,讓人產(chǎn)生各種聯(lián)想。我們要盡量避免不良的聯(lián)想,當你起完名字應該多念幾遍,試試會不會產(chǎn)生負面的諧音。一個蹩腳的名字,會成為一個品牌的軟肋或公眾的笑柄,等于為自己筑起了一堵阻礙銷售的墻。尤其在食品行業(yè),假設一個食品品牌名的縮寫是DDT,就會讓人把它跟農(nóng)藥聯(lián)系在一起。誰還會買它?同樣,“三鹿”事件發(fā)生以后,恐怕也很少有奶粉品牌,再會去用跟“三”和“鹿”相近的漢字。
5.符合產(chǎn)品的屬性
老字號,還是過時貨?新鮮,還是太過前衛(wèi)?如果想打造一家具有老上海風情、懷舊氣息的咖啡店,叫“1931",就會比較貼切;而“新元素”這個名字,則更適合于風格明快、方便快捷的快餐店。
對干一個空調(diào)企業(yè)來講,“春蘭”這個名字比較理想,很優(yōu)雅。但是,春蘭企業(yè)也曾經(jīng)想開拓摩托車市場,這個名字就顯得很嬌氣,男人是不會愿意開“春蘭”牌摩托車的。后來它又把“春蘭”的摩托車改稱叫作“春蘭虎”、“春蘭豹”。
“春蘭”本是女性化的名字,后面跟虎、豹聯(lián)系在一起,形象就更槽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