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中小學教師學位與證書教育的現狀
來源:查字典國外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英國中小學教師學位與證書教育的現狀
曾雄軍
英國高等師范教育目前可分為職前教師培養、在職教師培訓和高級學位的研修。因此,其師范教育課程可分為職前師范教育課程、在職師范培訓課程和高級學位課程。
一、職前師范教育課程(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s)
在英國,培養中小學教師主要有三種模式:
(一)教育學士課程(BED-Bachelor’s of Education Courses)
這一課程面向中學畢業生開設,學制四年,主要為初中、小學培養師資。這一課程,學科專業與教育專業同時進行。概括地講,教育學士學位課程主要包括四部分:“主要課程、教材研究課程、教育專業課程和學校教育工作生活體驗。”“主要課程”(Main Subject Course)是為掌握將來任教科目的知識而必須深入學習的課程,涉及中小學所設各個科目,每個學生一般應主修兩門,一門三年,一門二年。此類課程目錄每年公布一次,供有關學校選擇。據對133個師范教育機構的統計,以下20種課程開設得最為普遍:數學(66)、宗教(55)、女子體育(44)、英語(42)、音樂(40)、男子體育(39)、法語(32)、自然科學(23)、藝術(21)、家政(20)、歷史(19)、物理(19)、化學(18)、地理(18)、生物(15)、手工(15)、戲劇藝術(13)、科學常識(12)、鄉村研究(6)、社會學或社會研究(6)?!敖滩难芯空n程”(Curriculum Course)指對中小學所設科目的教材教法研究;它包括“學校與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學生個別差異的成因與因材施教”、“語言交流中的問題”、“學習環境、班級作業、小組作業、個人作業”、“備課”、“教學材料的選擇與準備”、“表達技巧”、“評估方法”等。它一般從第二學期起開設,前二年為必修,第三學期開設以教學單元為形式的選修課,以滿足未來工作的不同需要。這類課程一般在前三年結束,第四年主要學習研究課程和進行正式的教學實習?!敖逃龑I課程”(Education Course)包括教育哲學(亦稱教育思想)、教育史、衛生教育、比較教育、教育心理學、學校組織、教育規劃、升學就業指導、特殊教育、校外教育、教育社會學等科目,它一般分為必修和選修課。學校教育工作生活體驗,除教學實習外,還包括下列活動:去中小學參觀、聽課,進行個人調查、測驗學生、試驗學習材料;對學生進行個別教學、小學教育和課堂教學等。一般要求學生花140至150個半天在中小學體驗生活。教學實習一般安排在第四學年,持續5至8周。在這之前,通常有一次非正式的教學實習,約4周,一般安排在第5學期進行。
(二)研究生教育證書(PGCE)課程
這一課程面向已取得學科專業學士學位,欲從事教學工作的本科畢業生而開設的師資培訓課程,主要為中學培養師資,學制一年,成功完成PGCE課程者即可獲得研究生教育證書(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擁有了教師地位的法定資格。
作為英國師資培訓課程之主體的PGCE,其課程內容由以下三個內在相互聯系的要素組成:學科研究(Subject Studies)、專業研究(Professional Studies)與教學實踐經驗(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學科研究”涉及對某一特定學科知識的理解及其教學,它強調對學科知識的掌握、課堂中的學科教學能力和評定能力。它有點類似我國師范課程中的學科教學法課?!皩I研究”涉及的課題有:學生學習中的個別差異,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教育中的主要問題,作為組織結構的學校,新教師的個人與專業發展?!敖逃龑嵺`經驗”涉及培養課堂教學中新教師的自信心和勝任力,確保他們能從事富有成效的教學工作。這類似于我國師范教育計劃中的教學實習課。
就一年制的,以本科生學歷為對象的大學PGCE課程而言,通常有三類課程,面向小學的PGCE課程,面向中學的PGCE課程和面向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繼續教育學院的PGCE課程。
下面以倫敦大學教育學院1996年PGCE課程計劃為例,介紹三種不同的PGCE課程的結構與內容。
1、培養小學師資的PGCE課程(學時38周)
這一類課程主要向那些欲在小學從教的師范生開放。該課程的目標是使受訓者成為小學教學、教育專家。該課程根據英國小學中的學級分段(第一階段:4/5-7歲為幼兒學校階段;第二階段:7/8-11歲為初級學校階段),再分成面向4-7歲小學生的師資培訓課程與面向7-11歲小學生的師資培訓課程,師范生可根據自己愿望選擇其中的一類課程為重點,以使培訓更具針對性。具有相關小學工作經歷或曾有兒童工作經歷的考生,在錄取時會被優先考慮。此外在入學前還要面試,以了解考生對當前小學教育問題的認識程度。與大學教育學院有合作關系的小學常參與小學師資培訓計劃的制定,小學骨干教師還參與對師范生教學實習的指導與評定工作。
(1)學科研究
學生必須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研究“國家課程”所規定的核心學科與基礎學科,以使師范生加強對“國家課程”所規定的學科知識的了解與理解,并從教學法的角度探討學科教學問題,掌握“國家課程”所定學科的課堂教學方法。所有學生都必須在英語、數學、理科、技術、藝術與設計、地理、歷史、音樂、體育、宗教和“作為學習資源的微機”這些小學學科中選擇一門作為自己的核心課程來學習。在培訓中,盡管把小學課程認為一個整體,但也研討一些與兒童年齡階段相關的問題。
(2)專業研究
“專業研究”由大學教育學院的導師負責,該課涉及新教師在教育領域的發展,這些教育領域包括:理解教育的過程、兒童學習方式,具有特殊需求的兒童以及當地與國家的教育制度。這些問題被要求置于學生教學實習的學校的特定背景中去探討。這方面的學習內容包括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哲學以及“具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和“多元文化的學校與社會”等等。
(3)教學實踐經驗
小學的“教學實踐經驗”包括把學生安排到附近具有合作關系的小學去見習與實習,以獲得小學教學工作的實踐經驗,成為具有自信心與勝任力的小學教師。在小學教師的整個培養計劃中,約一半的時間在小學,以體驗各種類型的小學教學與教育工作。在為期一年的三學期的培訓活動中,每個學期都要下小學實習。
(4)課程學科專業化
所有師范生都必須選一門學科領域作為自己的課程發展領域,所學的學科領域盡可能與自己在大學本科時所學專業相近或相關,為將來在小學中成為某一方面專家、發揮咨詢作用打好基礎。這些課程發展領域包括“藝術與設計”、“設計與技術”、“人文科學:歷史與地理”;還包括“社會教育”、“環境教育與健康”、“音樂”、“體育”、“宗教”等。
2、培養中學師資的PGCE課程(學時36周)
這類PGCE的課程由三個內在相互聯系的主題所構成:第一學期重點有“作為實踐活動的教學”,旨在發展師范生的管理整個班級的學習以及傳授學科知識的勝任力;第二學期的主題是“影響教學的背景”,要求師范生探討影響教學和學習的眾多因素;第三學期的主題是“教學、專業實踐與發展”,鼓勵師范生展望畢業后將從事的第一個職位,并開始建立起學校的目標以及在學校中發揮更大作用的信心。
“學科研究”與“專業研究”是與大學導師與一位中學專業導師和一位學科導師的協調下進行的。倫敦大學教育學院與200多所中小學有合作伙伴關系。中學“教學實踐經驗”課便在這樣的伙伴學校內進行,由學校的學科導師在大學導師支持下予以監督與指導。在師資培訓課程的一開始,便給每個師范生指定一所實習學校,在學校中接受經過精心規劃的專業幫助,在學校導師的安排下師范生熟悉學校日常工作和程序。有的師范生還會被安排到另一所學校作短暫的見習,以獲得具有補充價值的有益經驗。
師范生在大學的主要活動包括:參加講座,學科研究會,專題討論會,個別輔導,有指導的研習,在大學教育學院內學習研究方法及一系列專長,使用圖書館以及其他信息資源服務設施。
中學PGCE的“學科研究”關注的是學科專業方面的發展,使其有能力根據國家標準和學生要求傳授學科知識。該課要求學生掌握特定學科的教學技能,理解該學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展示,如何規劃和組織教學,如何使用教材以及如何評定與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與平時表現。
中學PGCE的“專業研究”課是注重學生從專業角度對學校政策與實踐的充分理解,包括了解教育的過程以及影響教學的背景因素。
中學PGCE“教學實踐經驗”課由“小學經驗入門”與“教學實際訓練”兩部分組成。課程開始第一周學生須到一所小學去了解小學階段的專業經驗,目的為了使未來的中學教師一開始就認識到中小學教育工作的連續性。而后的教學實習在中學,該課的目的旨在使學生獲得在中學工作的實踐經驗,包括聽課,備課,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上實習課,學生作業評定,教學的自我評價以及學校中作為教師的一般責任與義務。
中學PGCE課程中的“課程學科研究”還提供廣泛的學科專業選修課,有“藝術與設計教育”,“商業研究”、“經濟與商業”、“英語”、“英國戲劇”、“地理”、“音樂”、“宗教”、“理科教育”、“社會研究與人文科學”等。
3、培養繼續教育學院師資的PGCE課程(學時36周)
以大學本科為對象,在入學要求上沒有面向中小學PGCE課程那種在數學與英語上的特別要求,也不要求考生一定要擁有某些學科的學位,如果他們能證明自己的專業與繼續教育學院的課程相關,也能夠被錄取,但是考生必須表示愿意教任何課程(無論是學術性還是職業性)。如果考生具有工作經歷,在錄取時會被優先考慮的。
該課程的實施基于大學與繼續教育學院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大學導師幫助學生發展個人的學習能力與專業能力,繼續教育學院的導師幫助其獲得教學經驗與發展某一學科的專長。由于繼續教育學院課程的多樣性與多變性,整個師資培訓強調培養師范生的自學意識與自學能力,使其掌握能應用多種學科或跨學科教學的技能。
師范生的學習進展會受到連續的評定,整個學習活動,通過定期評價與學校咨詢而得到監督。通常用以下兩種方法評定:(一)根據該生在學校實習中所表現出的實際教學工作勝任力,在這過程中,中小學的導師發揮著重要作用;(二)根據書面作業的質量,即“學科研究”的作業以及在實習學校所承擔的一項科研與發展項目設計的質量。
在確定師范生的教學實習中的能力過程中,考官委員會將考慮:(一)由大學教育學院的實習學校提出的正式報告;(二)由考官提交的有關該師范生教學實習課情況的考查報告。書面考試則根據學生作業情況評分。從學生的作業中考查該生:(一)能否對一年所獲得實踐經驗與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教育的思考;(二)能否對教育理論作明智和批判性的評價;(三)能否把教育理論與教學原理和方法聯系起來;(四)能否把教育的法律背景和當代文化及其對教學實踐、學校及更大社會的含義聯系起來。
對書面考試的作業要求是:(一)交6000-10000字的論文一篇,文章須涉及“課程學習研究”,重點放在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它也可以是幾篇小論文組成的作業形式,也可采取4000字的項目設計;(二)6000-10000字作業,涉及“專業研究”。除此之外,考官也可以對師范生進行單獨口試。
考試的時間是這樣安排的,學生一般在秋季入學,第二年1月就開始考試,對學習中學PGCE和繼續教育學院PGCE課程的學生,教學實習的考試通常安排在第二學期(春季);學習小學PGCE課程的師范生,其教學實習考試常安排在第三學期(夏季)舉行。
(三)聯合學院課程(Integrated Degree Course)。
這一課程也是面向中學畢業生開設,學制四年,主要為中學培養師資。這是英國近20多年來出現的一種較為吸引人的培養模式。它是在總結了BED課程和PGCE課程的優缺點以后,取二者之長處而產生出來的。PGCE課程有很強的學術基礎,但師范性方面較為欠缺,畢竟只有一年的時間進行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學習。BED課程既有強的學術基礎也有強的師范性,但不足之處是學生進入BED課程之前就必須決定把教師作為終身職業。Integrated Degree 課程保留了BED、PGCE的優點而拋棄了它們的缺點。這一課程內容與教育課程內容差不多,但它又具有自己的組織特點。下面以英國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ill)教育系所提供的Integrated Degree課程情況來說明這一點。
赫爾大學教育系有五個四年制的專業:生物、化學、地理、數學、心理學。同一個專業的學生,不管是否注冊了Integrated Degree課程,在大學四年的前兩年是在一起上課的,學的都是專業學術性的課程以及一些公共課程。從第三年開始,注冊了Integrated Degree課程的教師被分流出來單獨開課,所學課程既有專業學術方面的課程,更主要地是融進了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的課程。一個學生注冊Integrated Degree課程,意味著他將選擇中學教師這項職業作為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涯。但是這種選擇并不是一經選定就不允許變化。直到第二學年結束,都允許學生重新考慮自己的選擇。如果你認為教師職業不適合你,你可以提出申請改變注冊,經批準以后,完全轉入到同一專業的學術課程方面去學習,畢業時可得該專業的學士學位證書。同樣的,沒有注冊Integrated Degree 課程的學生直到第二學年結束,如果覺得自己適合教書,也可以提出申請,經批準后,轉入到Integrated Degree課程。畢業時與Integrated Degree課程學生一樣可同時得到該專業的學士學位證書和教師資格證書。就是進入第三年的學習以后,如果注冊Integrated Degree課程的學生通過一段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以后,覺得自己不適應教書,那么仍然可以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可轉入同一專業的學術課程方面去學習。這種允許改變注冊,直到第三年結束才最終仃止辦理。對沒有注冊Integrated Degree課程的學生允許改變注冊只到第二學年結束為止,其后就不再允許了。以上做法的好處在于,確保了所培養教師的質量:一方面是你必須完整地學習教育理論與實踐,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讓那些真正想當中學教師的人接受培養。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安心學習,畢業以后才會安于中學教育工作。
二、在職教師培訓課程(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Course)
在英國,在職教師培訓課程主要包括教育學士榮譽學位課程、教育文憑課程和短期課程。
(一)教育學士榮譽學位課程(BED Honors Degree Course)
這是一種面向中小學合格教師的課程。該課程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的活動有:課程學習、教育參觀、每周專題研討會與考試。課程學習的內容包括:教育與教學原理,教育的內容、組織與資源。第一階段的課程講座與研究會都在每周二、四晚上舉行。課程的設計是為期一年的夜間學習(Evening Study),還為全日制學生提供講座和研討會,目的是使學習者對教育問題形成成熟和深刻的理解。第一階段的考試是兩篇論文外加3篇作業。
第二階段主要學習由單元組成的課程模塊(modules)。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選課,這些課程模塊有:兒童發展,普通比較教育,比較教育中的區域研究,關于課程的內容、設計和編制,教育經濟,人權與教育,教育社會學,課程研究和教學,高等和繼續教育,數學教育,音樂教育,宗教教育,自然,科學教育,英語的學與教等。這一階段為兩學年的部分時間制學習(如果脫產學習,只需一學年),學業考試是5篇論文,它的目的是向在職教師提供專業研究領域或課程領域的專業化機會。
如果考試通過,獲得規定的學分,便可授與該學位。該課程學位的授予根據學習者考試成績而分為一級榮譽、二級榮譽、三級榮譽和合格這四個級別。獲得該學位后,教師便有資格申請注冊攻讀碩士學位課程。
(二)教育文憑課程(Diploma Course in Education)
教育文憑課程介于職前培訓證書課程和教育碩士學位課程之間,代表著學習者完成了所要求的、高級教育專業培訓,它作為高級研究的特殊課程被教育部所認可。這類課程的期限有全日制一年或部分時間制兩年,對于學習某些特殊領域的課程可以延長到四年以上。教育文憑課程包括教育高級文憑課程(Advanced Diploma in Education Course),高級專業研究文憑課程(Advanced Diploma in Professional Studies Course )和特殊領域文憑課程(Specialist Diploma Course).
教育高級文憑課程比職前培訓證書課程要求嚴格,更具理論性,是為一般化的教育文憑課程。獲得該文憑者被認為可承擔更高級的教育與研究活動,主要針對PGCE持有者或倫敦大學教育證書獲得者開設。高級教育文憑課程和高級專業研究課程的內容設置與PGCE課程相同,它包括兒童發展、比較教育、教育經濟、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課程研究等。
特殊領域的教育文憑課程承擔特殊領域的高級研究,是專業化的教育文憑課程,它針對工作能力和在相關課程領域有豐富實踐經驗者開設。該類課程涵蓋的內容有:就業教育和指導,兒童發展,輔導和人際交往,經濟和商業教育,對外英語教學,高等教育教學和課程發展,人權和教育,初等保健教育,小學閱讀發展和評價,宗教教育,特殊需要者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等。
與以上內容相對應,每部分內容相應的設一種高級文憑,如就業教育和指導高級文憑,兒童發展高級文憑等。
這些高級文憑課程都是面向具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中小學在職教師,學習采用單元學分累積制,部分時間制的學員每年學習兩個單元,每個單元結束時交一篇論文作為考核。如果學員修滿該課程所規定的120個學分,且通過4次論文考試,便可獲得高級文憑。所有的高級文憑課程都指向相應的碩士學位課程。
(三)短期課程(Short Course)
短期課程是指短期在職教師進修課程(Short INSET Course)。它主要由在職教師進修系(INSET Department)來組織,為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目的是更新知識,使他們的職業發展跟上時代。有時特定領域的課程被專門設計以適合教師和學校的需要。該類課程可作為深入學習以達到碩士學位水平的起點。
前述的高級教育文憑課程、高級專業研究文憑課程和特殊領域文憑課程都可作為短期課程的學習單元。短期課程中的特殊領域短期課程(Specialist Short Course)主要是為國際與比較系的外國留學生開設,包括課程規劃高級課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短期課程、關于教材和其他學習材料的高級課程、關于當前教師教育中的傾向和實踐的高級課程等。短期課程的另一部分是國家優先考慮領域的課程(Course in National Prority Areas),受教育和培訓基金(GEST)的資助。這部分課程內容有:普通學校中的特殊教育、課程協調和課堂教師基本科學教育、國家課程的教學與管理等。
三、高級學位課程(Higher Degree Course)
高級學位課程也是為在職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開設,目的是為他們提供進一步研修的機會,提高其科研水平并促進教學。以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為例,可以在教育學院注冊的有:哲學博士、哲學碩士、文學碩士、理學碩士和教育學碩士。
(一)教學碩士學位課程(Teaching Master’s Course)
教學碩士學位課程由文學碩士(MA)與理學碩士(MSC)組成,全日制學制為12個月,部分時間制為24個月。學員以在職教師為主體。課程也是采取單元學分累積制,要求修滿120個學分;其考試形式除作業論文外,還須交一篇學位論文。MA課程開設的課程內容包括:成人和繼續教育,工藝和設計教育,商業教育,兒童發展,兒童發展和早期教育,比較教育,課程研究,教育經濟,課程規劃,遠距離教育,教育規劃,教育管理,教師教育,城市多元文化教育,教育行政與管理,教育心理學,教育統計學,評價和評估,教育生態學,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教育史,教育信息技術,語言文學教育,媒體教育和研究,音樂教育,教育政策研究,特殊教育,宗教教育,婦女教育和研究等。在教育類學科中還為對數學、統計和計算機感興趣者開設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即數學、統計和計算機教育。
曾雄軍
英國高等師范教育目前可分為職前教師培養、在職教師培訓和高級學位的研修。因此,其師范教育課程可分為職前師范教育課程、在職師范培訓課程和高級學位課程。
一、職前師范教育課程(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s)
在英國,培養中小學教師主要有三種模式:
(一)教育學士課程(BED-Bachelor’s of Education Courses)
這一課程面向中學畢業生開設,學制四年,主要為初中、小學培養師資。這一課程,學科專業與教育專業同時進行。概括地講,教育學士學位課程主要包括四部分:“主要課程、教材研究課程、教育專業課程和學校教育工作生活體驗?!薄爸饕n程”(Main Subject Course)是為掌握將來任教科目的知識而必須深入學習的課程,涉及中小學所設各個科目,每個學生一般應主修兩門,一門三年,一門二年。此類課程目錄每年公布一次,供有關學校選擇。據對133個師范教育機構的統計,以下20種課程開設得最為普遍:數學(66)、宗教(55)、女子體育(44)、英語(42)、音樂(40)、男子體育(39)、法語(32)、自然科學(23)、藝術(21)、家政(20)、歷史(19)、物理(19)、化學(18)、地理(18)、生物(15)、手工(15)、戲劇藝術(13)、科學常識(12)、鄉村研究(6)、社會學或社會研究(6)?!敖滩难芯空n程”(Curriculum Course)指對中小學所設科目的教材教法研究;它包括“學校與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學生個別差異的成因與因材施教”、“語言交流中的問題”、“學習環境、班級作業、小組作業、個人作業”、“備課”、“教學材料的選擇與準備”、“表達技巧”、“評估方法”等。它一般從第二學期起開設,前二年為必修,第三學期開設以教學單元為形式的選修課,以滿足未來工作的不同需要。這類課程一般在前三年結束,第四年主要學習研究課程和進行正式的教學實習。“教育專業課程”(Education Course)包括教育哲學(亦稱教育思想)、教育史、衛生教育、比較教育、教育心理學、學校組織、教育規劃、升學就業指導、特殊教育、校外教育、教育社會學等科目,它一般分為必修和選修課。學校教育工作生活體驗,除教學實習外,還包括下列活動:去中小學參觀、聽課,進行個人調查、測驗學生、試驗學習材料;對學生進行個別教學、小學教育和課堂教學等。一般要求學生花140至150個半天在中小學體驗生活。教學實習一般安排在第四學年,持續5至8周。在這之前,通常有一次非正式的教學實習,約4周,一般安排在第5學期進行。
(二)研究生教育證書(PGCE)課程
這一課程面向已取得學科專業學士學位,欲從事教學工作的本科畢業生而開設的師資培訓課程,主要為中學培養師資,學制一年,成功完成PGCE課程者即可獲得研究生教育證書(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擁有了教師地位的法定資格。
作為英國師資培訓課程之主體的PGCE,其課程內容由以下三個內在相互聯系的要素組成:學科研究(Subject Studies)、專業研究(Professional Studies)與教學實踐經驗(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皩W科研究”涉及對某一特定學科知識的理解及其教學,它強調對學科知識的掌握、課堂中的學科教學能力和評定能力。它有點類似我國師范課程中的學科教學法課?!皩I研究”涉及的課題有:學生學習中的個別差異,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教育中的主要問題,作為組織結構的學校,新教師的個人與專業發展?!敖逃龑嵺`經驗”涉及培養課堂教學中新教師的自信心和勝任力,確保他們能從事富有成效的教學工作。這類似于我國師范教育計劃中的教學實習課。
就一年制的,以本科生學歷為對象的大學PGCE課程而言,通常有三類課程,面向小學的PGCE課程,面向中學的PGCE課程和面向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繼續教育學院的PGCE課程。
下面以倫敦大學教育學院1996年PGCE課程計劃為例,介紹三種不同的PGCE課程的結構與內容。
1、培養小學師資的PGCE課程(學時38周)
這一類課程主要向那些欲在小學從教的師范生開放。該課程的目標是使受訓者成為小學教學、教育專家。該課程根據英國小學中的學級分段(第一階段:4/5-7歲為幼兒學校階段;第二階段:7/8-11歲為初級學校階段),再分成面向4-7歲小學生的師資培訓課程與面向7-11歲小學生的師資培訓課程,師范生可根據自己愿望選擇其中的一類課程為重點,以使培訓更具針對性。具有相關小學工作經歷或曾有兒童工作經歷的考生,在錄取時會被優先考慮。此外在入學前還要面試,以了解考生對當前小學教育問題的認識程度。與大學教育學院有合作關系的小學常參與小學師資培訓計劃的制定,小學骨干教師還參與對師范生教學實習的指導與評定工作。
(1)學科研究
學生必須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研究“國家課程”所規定的核心學科與基礎學科,以使師范生加強對“國家課程”所規定的學科知識的了解與理解,并從教學法的角度探討學科教學問題,掌握“國家課程”所定學科的課堂教學方法。所有學生都必須在英語、數學、理科、技術、藝術與設計、地理、歷史、音樂、體育、宗教和“作為學習資源的微機”這些小學學科中選擇一門作為自己的核心課程來學習。在培訓中,盡管把小學課程認為一個整體,但也研討一些與兒童年齡階段相關的問題。
(2)專業研究
“專業研究”由大學教育學院的導師負責,該課涉及新教師在教育領域的發展,這些教育領域包括:理解教育的過程、兒童學習方式,具有特殊需求的兒童以及當地與國家的教育制度。這些問題被要求置于學生教學實習的學校的特定背景中去探討。這方面的學習內容包括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哲學以及“具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和“多元文化的學校與社會”等等。
(3)教學實踐經驗
小學的“教學實踐經驗”包括把學生安排到附近具有合作關系的小學去見習與實習,以獲得小學教學工作的實踐經驗,成為具有自信心與勝任力的小學教師。在小學教師的整個培養計劃中,約一半的時間在小學,以體驗各種類型的小學教學與教育工作。在為期一年的三學期的培訓活動中,每個學期都要下小學實習。
(4)課程學科專業化
所有師范生都必須選一門學科領域作為自己的課程發展領域,所學的學科領域盡可能與自己在大學本科時所學專業相近或相關,為將來在小學中成為某一方面專家、發揮咨詢作用打好基礎。這些課程發展領域包括“藝術與設計”、“設計與技術”、“人文科學:歷史與地理”;還包括“社會教育”、“環境教育與健康”、“音樂”、“體育”、“宗教”等。
2、培養中學師資的PGCE課程(學時36周)
這類PGCE的課程由三個內在相互聯系的主題所構成:第一學期重點有“作為實踐活動的教學”,旨在發展師范生的管理整個班級的學習以及傳授學科知識的勝任力;第二學期的主題是“影響教學的背景”,要求師范生探討影響教學和學習的眾多因素;第三學期的主題是“教學、專業實踐與發展”,鼓勵師范生展望畢業后將從事的第一個職位,并開始建立起學校的目標以及在學校中發揮更大作用的信心。
“學科研究”與“專業研究”是與大學導師與一位中學專業導師和一位學科導師的協調下進行的。倫敦大學教育學院與200多所中小學有合作伙伴關系。中學“教學實踐經驗”課便在這樣的伙伴學校內進行,由學校的學科導師在大學導師支持下予以監督與指導。在師資培訓課程的一開始,便給每個師范生指定一所實習學校,在學校中接受經過精心規劃的專業幫助,在學校導師的安排下師范生熟悉學校日常工作和程序。有的師范生還會被安排到另一所學校作短暫的見習,以獲得具有補充價值的有益經驗。
師范生在大學的主要活動包括:參加講座,學科研究會,專題討論會,個別輔導,有指導的研習,在大學教育學院內學習研究方法及一系列專長,使用圖書館以及其他信息資源服務設施。
中學PGCE的“學科研究”關注的是學科專業方面的發展,使其有能力根據國家標準和學生要求傳授學科知識。該課要求學生掌握特定學科的教學技能,理解該學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展示,如何規劃和組織教學,如何使用教材以及如何評定與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與平時表現。
中學PGCE的“專業研究”課是注重學生從專業角度對學校政策與實踐的充分理解,包括了解教育的過程以及影響教學的背景因素。
中學PGCE“教學實踐經驗”課由“小學經驗入門”與“教學實際訓練”兩部分組成。課程開始第一周學生須到一所小學去了解小學階段的專業經驗,目的為了使未來的中學教師一開始就認識到中小學教育工作的連續性。而后的教學實習在中學,該課的目的旨在使學生獲得在中學工作的實踐經驗,包括聽課,備課,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上實習課,學生作業評定,教學的自我評價以及學校中作為教師的一般責任與義務。
中學PGCE課程中的“課程學科研究”還提供廣泛的學科專業選修課,有“藝術與設計教育”,“商業研究”、“經濟與商業”、“英語”、“英國戲劇”、“地理”、“音樂”、“宗教”、“理科教育”、“社會研究與人文科學”等。
3、培養繼續教育學院師資的PGCE課程(學時36周)
以大學本科為對象,在入學要求上沒有面向中小學PGCE課程那種在數學與英語上的特別要求,也不要求考生一定要擁有某些學科的學位,如果他們能證明自己的專業與繼續教育學院的課程相關,也能夠被錄取,但是考生必須表示愿意教任何課程(無論是學術性還是職業性)。如果考生具有工作經歷,在錄取時會被優先考慮的。
該課程的實施基于大學與繼續教育學院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大學導師幫助學生發展個人的學習能力與專業能力,繼續教育學院的導師幫助其獲得教學經驗與發展某一學科的專長。由于繼續教育學院課程的多樣性與多變性,整個師資培訓強調培養師范生的自學意識與自學能力,使其掌握能應用多種學科或跨學科教學的技能。
師范生的學習進展會受到連續的評定,整個學習活動,通過定期評價與學校咨詢而得到監督。通常用以下兩種方法評定:(一)根據該生在學校實習中所表現出的實際教學工作勝任力,在這過程中,中小學的導師發揮著重要作用;(二)根據書面作業的質量,即“學科研究”的作業以及在實習學校所承擔的一項科研與發展項目設計的質量。
在確定師范生的教學實習中的能力過程中,考官委員會將考慮:(一)由大學教育學院的實習學校提出的正式報告;(二)由考官提交的有關該師范生教學實習課情況的考查報告。書面考試則根據學生作業情況評分。從學生的作業中考查該生:(一)能否對一年所獲得實踐經驗與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教育的思考;(二)能否對教育理論作明智和批判性的評價;(三)能否把教育理論與教學原理和方法聯系起來;(四)能否把教育的法律背景和當代文化及其對教學實踐、學校及更大社會的含義聯系起來。
對書面考試的作業要求是:(一)交6000-10000字的論文一篇,文章須涉及“課程學習研究”,重點放在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它也可以是幾篇小論文組成的作業形式,也可采取4000字的項目設計;(二)6000-10000字作業,涉及“專業研究”。除此之外,考官也可以對師范生進行單獨口試。
考試的時間是這樣安排的,學生一般在秋季入學,第二年1月就開始考試,對學習中學PGCE和繼續教育學院PGCE課程的學生,教學實習的考試通常安排在第二學期(春季);學習小學PGCE課程的師范生,其教學實習考試常安排在第三學期(夏季)舉行。
(三)聯合學院課程(Integrated Degree Course)。
這一課程也是面向中學畢業生開設,學制四年,主要為中學培養師資。這是英國近20多年來出現的一種較為吸引人的培養模式。它是在總結了BED課程和PGCE課程的優缺點以后,取二者之長處而產生出來的。PGCE課程有很強的學術基礎,但師范性方面較為欠缺,畢竟只有一年的時間進行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學習。BED課程既有強的學術基礎也有強的師范性,但不足之處是學生進入BED課程之前就必須決定把教師作為終身職業。Integrated Degree 課程保留了BED、PGCE的優點而拋棄了它們的缺點。這一課程內容與教育課程內容差不多,但它又具有自己的組織特點。下面以英國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ill)教育系所提供的Integrated Degree課程情況來說明這一點。
赫爾大學教育系有五個四年制的專業:生物、化學、地理、數學、心理學。同一個專業的學生,不管是否注冊了Integrated Degree課程,在大學四年的前兩年是在一起上課的,學的都是專業學術性的課程以及一些公共課程。從第三年開始,注冊了Integrated Degree課程的教師被分流出來單獨開課,所學課程既有專業學術方面的課程,更主要地是融進了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的課程。一個學生注冊Integrated Degree課程,意味著他將選擇中學教師這項職業作為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涯。但是這種選擇并不是一經選定就不允許變化。直到第二學年結束,都允許學生重新考慮自己的選擇。如果你認為教師職業不適合你,你可以提出申請改變注冊,經批準以后,完全轉入到同一專業的學術課程方面去學習,畢業時可得該專業的學士學位證書。同樣的,沒有注冊Integrated Degree 課程的學生直到第二學年結束,如果覺得自己適合教書,也可以提出申請,經批準后,轉入到Integrated Degree課程。畢業時與Integrated Degree課程學生一樣可同時得到該專業的學士學位證書和教師資格證書。就是進入第三年的學習以后,如果注冊Integrated Degree課程的學生通過一段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以后,覺得自己不適應教書,那么仍然可以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可轉入同一專業的學術課程方面去學習。這種允許改變注冊,直到第三年結束才最終仃止辦理。對沒有注冊Integrated Degree課程的學生允許改變注冊只到第二學年結束為止,其后就不再允許了。以上做法的好處在于,確保了所培養教師的質量:一方面是你必須完整地學習教育理論與實踐,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讓那些真正想當中學教師的人接受培養。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安心學習,畢業以后才會安于中學教育工作。
二、在職教師培訓課程(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Course)
在英國,在職教師培訓課程主要包括教育學士榮譽學位課程、教育文憑課程和短期課程。
(一)教育學士榮譽學位課程(BED Honors Degree Course)
這是一種面向中小學合格教師的課程。該課程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的活動有:課程學習、教育參觀、每周專題研討會與考試。課程學習的內容包括:教育與教學原理,教育的內容、組織與資源。第一階段的課程講座與研究會都在每周二、四晚上舉行。課程的設計是為期一年的夜間學習(Evening Study),還為全日制學生提供講座和研討會,目的是使學習者對教育問題形成成熟和深刻的理解。第一階段的考試是兩篇論文外加3篇作業。
第二階段主要學習由單元組成的課程模塊(modules)。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選課,這些課程模塊有:兒童發展,普通比較教育,比較教育中的區域研究,關于課程的內容、設計和編制,教育經濟,人權與教育,教育社會學,課程研究和教學,高等和繼續教育,數學教育,音樂教育,宗教教育,自然,科學教育,英語的學與教等。這一階段為兩學年的部分時間制學習(如果脫產學習,只需一學年),學業考試是5篇論文,它的目的是向在職教師提供專業研究領域或課程領域的專業化機會。
如果考試通過,獲得規定的學分,便可授與該學位。該課程學位的授予根據學習者考試成績而分為一級榮譽、二級榮譽、三級榮譽和合格這四個級別。獲得該學位后,教師便有資格申請注冊攻讀碩士學位課程。
(二)教育文憑課程(Diploma Course in Education)
教育文憑課程介于職前培訓證書課程和教育碩士學位課程之間,代表著學習者完成了所要求的、高級教育專業培訓,它作為高級研究的特殊課程被教育部所認可。這類課程的期限有全日制一年或部分時間制兩年,對于學習某些特殊領域的課程可以延長到四年以上。教育文憑課程包括教育高級文憑課程(Advanced Diploma in Education Course),高級專業研究文憑課程(Advanced Diploma in Professional Studies Course )和特殊領域文憑課程(Specialist Diploma Course).
教育高級文憑課程比職前培訓證書課程要求嚴格,更具理論性,是為一般化的教育文憑課程。獲得該文憑者被認為可承擔更高級的教育與研究活動,主要針對PGCE持有者或倫敦大學教育證書獲得者開設。高級教育文憑課程和高級專業研究課程的內容設置與PGCE課程相同,它包括兒童發展、比較教育、教育經濟、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課程研究等。
特殊領域的教育文憑課程承擔特殊領域的高級研究,是專業化的教育文憑課程,它針對工作能力和在相關課程領域有豐富實踐經驗者開設。該類課程涵蓋的內容有:就業教育和指導,兒童發展,輔導和人際交往,經濟和商業教育,對外英語教學,高等教育教學和課程發展,人權和教育,初等保健教育,小學閱讀發展和評價,宗教教育,特殊需要者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等。
與以上內容相對應,每部分內容相應的設一種高級文憑,如就業教育和指導高級文憑,兒童發展高級文憑等。
這些高級文憑課程都是面向具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中小學在職教師,學習采用單元學分累積制,部分時間制的學員每年學習兩個單元,每個單元結束時交一篇論文作為考核。如果學員修滿該課程所規定的120個學分,且通過4次論文考試,便可獲得高級文憑。所有的高級文憑課程都指向相應的碩士學位課程。
(三)短期課程(Short Course)
短期課程是指短期在職教師進修課程(Short INSET Course)。它主要由在職教師進修系(INSET Department)來組織,為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目的是更新知識,使他們的職業發展跟上時代。有時特定領域的課程被專門設計以適合教師和學校的需要。該類課程可作為深入學習以達到碩士學位水平的起點。
前述的高級教育文憑課程、高級專業研究文憑課程和特殊領域文憑課程都可作為短期課程的學習單元。短期課程中的特殊領域短期課程(Specialist Short Course)主要是為國際與比較系的外國留學生開設,包括課程規劃高級課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短期課程、關于教材和其他學習材料的高級課程、關于當前教師教育中的傾向和實踐的高級課程等。短期課程的另一部分是國家優先考慮領域的課程(Course in National Prority Areas),受教育和培訓基金(GEST)的資助。這部分課程內容有:普通學校中的特殊教育、課程協調和課堂教師基本科學教育、國家課程的教學與管理等。
三、高級學位課程(Higher Degree Course)
高級學位課程也是為在職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開設,目的是為他們提供進一步研修的機會,提高其科研水平并促進教學。以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為例,可以在教育學院注冊的有:哲學博士、哲學碩士、文學碩士、理學碩士和教育學碩士。
(一)教學碩士學位課程(Teaching Master’s Course)
教學碩士學位課程由文學碩士(MA)與理學碩士(MSC)組成,全日制學制為12個月,部分時間制為24個月。學員以在職教師為主體。課程也是采取單元學分累積制,要求修滿120個學分;其考試形式除作業論文外,還須交一篇學位論文。MA課程開設的課程內容包括:成人和繼續教育,工藝和設計教育,商業教育,兒童發展,兒童發展和早期教育,比較教育,課程研究,教育經濟,課程規劃,遠距離教育,教育規劃,教育管理,教師教育,城市多元文化教育,教育行政與管理,教育心理學,教育統計學,評價和評估,教育生態學,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教育史,教育信息技術,語言文學教育,媒體教育和研究,音樂教育,教育政策研究,特殊教育,宗教教育,婦女教育和研究等。在教育類學科中還為對數學、統計和計算機感興趣者開設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即數學、統計和計算機教育。
下面,我們以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系1992-1993學年度為例來具體說明修習比較教育文碩士的入學要求與學習內容。
修習此學位的入學要求是學士學位獲得者。倘若學生想大學本科畢業即攻讀碩士課程,那他首先得先讀一年屬于大學本科后層次的文憑(diploma)課程或教育研究生證書(PGCE)課程,爾后進入碩士階段。但對于一個本科畢業后工作若干年的入學者則無此要求。修習此類課程者必須修滿120分的課程,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兩大類。1992-1993學年度,比較教育專業的課程內容,
(二)教育專業的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課程(The Degree Courses of Master of Philosophy and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ducation)
這類學位課程屬研究型學位課程(Research Degree Courses)。學生在開始學習這類課程之前必須證明其有能力在教育領域從事研究工作且達到所要求的標準。研究型研究生的修業年限一般為三年。全日制博士生參加研究類課程不得少于2學年,而部分時間制博士生則至少為3年。攻讀研究生學位的學生在研究方面參與以下四個方面的活動:
(1)協助導師做一些助教工作或助研工作。
(2)參加系科組織的研討會、課程討論(包括教育碩士學位的部分內容)或專題討論會。
(3)研習系科提供的選修課。
(4)參加一日專題討論會并出席學院為所有研究生組織的演講會。
注釋:
(1)括號內為選擇該課程的師范教育機構數目,下同。
(2)英國的學校實行一學年三學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