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在第13個字的詩句
鼎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 -- 出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 兒童龜手握輕明,斬碾槍旗入鼎烹。 -- 出自宋·蘇軾·雪詩八首
- 蠹魚自曬閑箱篋,科斗長收古鼎鐘。 -- 出自宋·蘇軾·和歐陽少師會老堂次韻
- 文章千古進謨誥,勛業三朝鏤鼎鍾。 -- 出自宋·蘇軾·寄汝陰少師
- 齊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 出自·毛澤東·七言詩·戲改李白梁父吟
- 春殘枕藉落花眠,正是周家定鼎年。 -- 出自宋·陸游·夢海山壁間詩不能盡記以其意追補
- 茅檐一杯淡藜粥,有底工夫希鼎餗? -- 出自宋·陸游·午枕
- 寄奴談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晉鼎遷。 -- 出自宋·陸游·書陶靖節桃源詩後
- 可憐竇武陳蕃輩,欲與天爭漢鼎歸。 -- 出自宋·王安石·讀後漢書
- 英姿爽氣歸圖畫,茂德元勛在鼎彝。 -- 出自宋·王安石·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 人生此事尚難必,況欲功名書鼎彝。 -- 出自宋·歐陽修·四月九日幽谷見緋桃盛開
- 月華猶帶玉堂色,風味曾分金鼎馀。 -- 出自宋·文天祥·題陳正獻公六梅亭
- 雖為天上三辰次,未免人間五鼎烹。 -- 出自宋·黃庭堅·秋冬之間鄂渚絕市無蟹今日偶得數枚吐沫相濡
- 請天還我讀書眼,愿載軒轅訖鼎湖。 -- 出自宋·黃庭堅·子瞻以子夏丘明見戲聊復戲答
- 山川悠遠莫浪許,富貴崢嶸今鼎來。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子瞻武昌西山
- 無多產業殘花藥,幾許功名舊鼎彝。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玉盤盂二首
- 木杪**石冢,見人閑幾度,夕鼎朝*。 -- 出自元·元好問·八聲甘州 同張古人觀許由冢,古人名潛,字
- 只將鉛汞入真土,煉出金花滿鼎紅。 -- 出自宋·白玉蟾·華陽吟三十首
- 或操陳子之刀鑷,或負伊公之鼎俎。 -- 出自明·劉基·贈杜安道
- 時人未識遼東鶴,吾祖曾傳寶鼎書。 -- 出自唐·陳陶·豫章江樓望西山有懷
- 江南春旱魚無澤,歲晏未曾腥鼎鬲。 -- 出自唐·陸龜蒙·五歌·食魚
- 幽人病久渾成渴,愁見龍書一鼎干。 -- 出自唐·陸龜蒙·病中曉思
- 推闡家人一卦,迤邐齊家治國,鼎鼐得姬姜。 -- 出自宋·無名氏·水調歌頭·人道孰為大
- 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輔,紹興臣鼎,平地神仙。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袞繡堂前
- 正當世祖投戈際,遠邁元和沸鼎中。 -- 出自宋·無名氏·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 漬以咸鹵久且醭,時賣都市參鼎餗。 -- 出自宋·梅堯臣·賣鹿角魚
- 朝為布衣暮衣卿,昨日鼎食今鼎烹。 -- 出自宋·邵雍·戰國吟
- 周行櫛比未應充,薦廟方求古鼎鐘。 -- 出自宋·晁補之·鎖試呈同舍三首
- 起居因書問晨夕,宜為蒼生調鼎食。 -- 出自宋·朱翌·寄張子公
- 守城野戰知兇吉,增得靈砂滿鼎紅。 -- 出自宋·張伯端·絕句六十四首
- 妙理玄玄,玉爐中、龍蟠虎踞,金鼎內、煉成至寶。 -- 出自宋·張伯端·解佩令·修行之士
- 兩獸相逢戰一場,波浪奔騰如鼎沸。 -- 出自宋·張伯端·贈白龍洞劉道人歌
- 事難言處只長吁,沸海烹煎一鼎如。 -- 出自宋·陳著·次韻董伯和二首
- 魂依鳳輦排閶闔,血灑龍髯泣鼎湖。 -- 出自近代·柳亞子·四月二十五日
- 人才之難萬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輕。 -- 出自宋·張耒·送杜君章守齊州
- 紛紛自獻知何有,終遣斯人了鼎分。 -- 出自宋·張耒·題榮子邕陋居二首
- 思量可惜當年死,卻是西來問鼎師。 -- 出自宋·王令·題天長縣蘇太尉廟
- 長平瓦震武安初,趙卒俄成戲鼎魚。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長平
- 輕幡裊裊思悠悠,夢破依然到鼎州。 -- 出自宋·蘇泂·送裕師骨
- 誠齋配以彭生臠,豈不冤哉五鼎烹。 -- 出自宋·方岳·謝人致蟹
- 田頭科斗古文字,石上臼洼山鼎彝。 -- 出自宋·方岳·田頭
- 君不見華元分羹奇禍作,糜身鼎烹竟無補。 -- 出自宋·方岳·諸公賦翠毛筆因次韻為羊毛筆嘆
- 蚌何知識三緘口,蟹坐風騷五鼎烹。 -- 出自宋·方岳·效演雅
- 詩成客見書墻和,藥熟僧來就鼎分。 -- 出自唐·姚合·酬薛奉禮見贈之作
- 廣收白雪與黃芽,鍛煉神丹烹鼎沸。 -- 出自元·馬鈺·玉樓春·清中悟徹祥中瑞
- 但憂拙工不知變,欲就郊衢施鼎曈。 -- 出自明·宋濂·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 愿將斯硯傳萬世,什襲不下古鼎鐘。 -- 出自明·宋濂·灘哥石硯歌(有序)
- 樹猶如此垂垂老,歲不待人鼎鼎來。 -- 出自·顧隨·鷓鴣天 贈屏兄
- 分為三國魏蜀吳,鷸蚌相持真鼎峙。 -- 出自宋·陳普·歷代傳授歌
- 兩三傳間至懷憫,群胡云擾如鼎沸。 -- 出自宋·陳普·歷代傳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