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在第6個字的詩句
霜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 出自·張栻·立春偶成
-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 出自唐·杜甫·宿贊公房
- 星稀河影轉,霜重月華孤。 -- 出自宋·張孝祥·臨江仙·試問梅花何處好
- 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 -- 出自宋·葉夢得·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 戎衣不脫隨霜雪,汗馬驂單長被鐵。 -- 出自唐·李昂·從軍行
-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 出自唐·賈島·劍客 / 述劍
-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 出自唐··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 綠葉翠莖,冒霜停雪。 -- 出自魏晉·左思·三都賦
-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出自唐·杜甫·登高
- 月華收,云淡霜天曙。 -- 出自·柳永·采蓮令
-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 出自·白居易·秋雨夜眠
-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雨后碧苔院,霜來紅葉樓。”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近來數夜飛霜重,只畏娑婆樹葉凋”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一川紅樹迎霜老,數曲青溪繞寺深”全詩鑒賞 -- 出自··
- “度臘都無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風光。”全詩鑒賞 -- 出自··
- 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 出自··
- 懷余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崢嶸。 -- 出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 持斧冠三軍,霜清天北門。 -- 出自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
-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峽猿。 -- 出自唐·李白·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 月皎昭陽殿,霜清長信宮。 -- 出自唐·李白·長信宮
-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黃。 -- 出自唐·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遠客。 -- 出自唐·李白·擬古其一
- 月銜天門曉,霜落牛渚清。 -- 出自唐·李白·獻從叔當涂宰陽冰
- 漢水舊如練,霜江夜清澄。 -- 出自唐·李白·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脁
- 鄒衍慟哭,燕霜颯來,微誠不感。 -- 出自唐·李白·上崔相百憂章(時在潯陽獄)
- 尊前呵手鑷霜須。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 -- 出自宋·蘇軾·縱筆
- 樂天雙鬢如霜菅,始知謝遣素與蠻。 -- 出自宋·蘇軾·再用前韻
- 重樓翠阜出霜曉,異事驚倒百歲翁。 -- 出自宋·蘇軾·登州海市
- 月明穿破裘,霜氣澀孤劍。 -- 出自宋·蘇軾·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人稀野店休安
- 至今顱骨帶霜牙,尚作四海毛蟲祖。 -- 出自宋·蘇軾·起伏龍行
- 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煙鬟。 -- 出自宋·蘇軾·南都妙峰亭
- 長松怪石宜霜鬢,不用金丹苦駐顏。 -- 出自宋·蘇軾·洞霄宮
-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 -- 出自宋·蘇軾·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 東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 -- 出自宋·蘇軾·寄怪石石斛與魯元翰
- 眼花錯莫鬢霜勻,病馬羸騶只自塵。 -- 出自宋·蘇軾·再和〔二首〕
- 春冰無真堅,霜葉失故綠。 -- 出自宋·蘇軾·軾欲以石易畫晉卿難之穆父欲兼取二物穎叔欲
- 秋蠅已無聲,霜蟹初有味。 -- 出自宋·蘇軾·與頓起孫勉泛舟探韻得未字
- 稚竹真可人,霜節已專車。 -- 出自宋·蘇軾·谷林堂詩
- 惜哉不可致,霜根絡云岑。 -- 出自宋·蘇軾·王仲至侍郎見惠稚栝種之禮曹北垣下今百余日
- 揚鞭一蹙破霜蹄,萬騎如風不能及。 -- 出自宋·蘇軾·申王畫馬圖?或謂為蔡肇作?
- 纖纖素手如霜雪。 -- 出自宋·蘇軾·勸金船 和元素韻自撰腔命名
- 月明穿破裘,霜雪澀孤劍。 -- 出自宋·蘇軾·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
- 四朝耆舊冰霜后,兩郡風流水石間。 -- 出自宋·蘇軾·送穆越州
- 秋草上垣墻,霜葉鳴階墀。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
- 坐看驚鳥投霜葉,知有老蛟蟠石甕。 -- 出自宋·蘇軾·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
- 數朝閉閣臥,霜發秋蓬亂。 -- 出自宋·蘇軾·除夜病中贈段屯田
- 我舟何時發,霜露日已寒。 -- 出自宋·蘇軾·送曹輔赴閩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