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在第10個字的詩句
霜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出自唐·李白·靜夜思
-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 出自唐·杜甫·閣夜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 出自·李商隱·霜月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 出自·李商隱·霜月
- 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 -- 出自唐·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 出自唐·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 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 -- 出自宋·周紫芝·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 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 -- 出自宋·張玉娘·從軍行
-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 出自唐·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 出自唐·溫庭筠·商山早行
-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 -- 出自宋·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 嘶馬搖鞭何處去?曉禽霜滿樹。 -- 出自五代·牛希濟·謁金門·秋已暮
- 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 -- 出自唐·賈島·送天臺僧
- 木葉紛紛下,東南日煙霜。 -- 出自唐·劉昚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出自·李白·靜夜思
-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 出自·溫庭筠·商山早行
-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翻譯賞析 -- 出自··
- “楊柳風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飛。”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別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葉向人飛”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 -- 出自唐·李白·短歌行
-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 出自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 畫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 出自唐·李白·出自薊北門行
- 城門何肅穆,五月飛秋霜。 -- 出自唐·李白·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 出自唐·李白·北上行
- 勸爾一杯酒,拂爾裘上霜。 -- 出自唐·李白·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 醉客滿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 -- 出自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凜冽天地間,聞名若懷霜。 -- 出自唐·李白·游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
- 水客弄歸棹,云帆卷輕霜。 -- 出自唐·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
- 遙夜一美人,羅衣沾秋霜。 -- 出自唐·李白·擬古其二
- 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 -- 出自唐·李白·懼讒
- 運速天地閉,胡風結飛霜。 -- 出自唐·李白·擬古其六
- 千門閉秋景,萬姓危朝霜。 -- 出自唐·李白·獄中上崔相渙
- 十年罷西笑,覽鏡如秋霜。 -- 出自唐·李白·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 龍笛吟寒水,天河落曉霜。 -- 出自唐·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
- 吐言貴珠玉,落筆回風霜。 -- 出自唐·李白·贈劉都使
- 覺罷攬明鏡,鬢毛颯已霜。 -- 出自唐·李白·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
-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 -- 出自唐·李白·白鷺鷥
- 一雙金齒屐,兩足白如霜。 -- 出自唐·李白·浣紗石上女
- 西望白鷺洲,蘆花似朝霜。 -- 出自唐·李白·洗腳亭
- 黃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鬢無由玄。 -- 出自宋·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 病馬空嘶櫪,枯葵已泫霜。 -- 出自宋·蘇軾·神宗皇帝挽詞三首
-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 出自宋·蘇軾·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獵
- 蠔浦既黏山,暑路亦飛霜。 -- 出自宋·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
-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 出自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 花開時節雨連風,卻向霜余染爛紅。 -- 出自宋·蘇軾·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
- 誰信詩能回造化,直教霜卉放春妍。 -- 出自宋·蘇軾·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
-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飛霜。 -- 出自宋·蘇軾·戲作種松
- 自知醉耳愛松風,會揀霜林結茅舍。 -- 出自宋·蘇軾·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 試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黃金。 -- 出自宋·蘇軾·九日尋臻阇梨遂泛小舟至勤師院二首
- 裊裊春風送渡關,娟娟霜月照生還。 -- 出自宋·蘇軾·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