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在第2個字的詩句
霓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濟。 -- 出自唐·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
- 虹霓就掌握,舒卷隨人輕。 -- 出自唐·杜甫·揚旗
- 虹霓橫水檻,羽蓋偃巖松。 -- 出自宋·陸游·閑居
- 虹霓不隔郊原雨,蜩蚻爭催巷陌秋。 -- 出自宋·陸游·秋稼漸登識喜
- 斷霓天帔垂,狂燒漢旗怒。 -- 出自唐·杜牧·題池州弄水亭
- 青霓扣額呼宮神,鴻龍玉狗開天門。 -- 出自唐·李賀·綠章封事〈為吳道士夜醮作〉
- 吐霓翳日,腥浮云。 -- 出自唐·柳宗元·樂府雜曲·鼓吹鐃歌·奔鯨沛
- 翻霓紛偃蹇,塞野澒坱圠。 -- 出自唐·韓愈·征蜀聯句
- 白霓先啟途,從以萬玉妃。 -- 出自唐·韓愈·辛卯年雪
- 紫霓橫天度,銀盤涌水來。 -- 出自宋·楊萬里·薌林五十詠·駕月橋
- 云霓黑旗展,林木萬弩彀。 -- 出自宋·蘇轍·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雪
- 任霓裳學舞,梅妝作面,終不似、天裁翦。 -- 出自宋·朱敦儒·水龍吟·曉來極目同云
- 玄霓臨日谷。 -- 出自南北·庾信·奉和趙王喜雨詩
- 虹霓為旆云為幡,飄然乘風上昆侖。 -- 出自明·劉基·王子喬
- 虹霓可駕雷可車,胡為役鬼來肩輿? -- 出自明·劉基·題鐘馗役鬼移家圖
- 紅霓蘸影,近瑤池、鶴戲芝田。 -- 出自宋·無名氏·金殿樂慢
- 擁霓旌月節,羽蓋芝*。 -- 出自元·姬翼·婆羅門引·洞天物外
- 正霓裳曳。 -- 出自宋·李冠·六州歌頭·凄涼繡嶺
- 紅霓侵棧道,風雨雜江聲。 -- 出自唐·馬戴·送人游蜀
- 白霓放作軍中練,紅袖行為帳下旗。 -- 出自宋·魏野·上知府石太尉二首
- 云霓三弄,廣寒宮殿長笛。 -- 出自宋·張孝祥·念奴嬌·海云四斂
- 雌霓橫溪遮雨斷,雄風吹雨作塵飛。 -- 出自宋·方岳·夏日簡王尉
- 虹霓萬道沖云腳。 -- 出自元·譚處端·菩薩蠻·慧刀揮處人頭落
- 虹霓舒旆云搖旌,萬龍夭矯宿崢嶸。 -- 出自宋·晁說之·比日風雨甚異山下人云此六月龍會時也中頂有
- 卷霓旌。 -- 出自宋·葉夢得·江城子·銀濤無際卷蓬瀛
- 漸霓裳欲遍,翠斂春山。 -- 出自金·段克己·望月婆羅門引
- 虹霓屈曲垂三梁,蛟龍盤拏抱雙闕。 -- 出自明·何景明·玄明宮行
- 虹霓渴雨欲下澗,魍魎避人還入山。 -- 出自宋·鄭獬·野步
- 白霓分羽衛,青女亂簪珈。 -- 出自宋·李彌遜·春雪
- 青霓叩閽帝下游,挹頭攀箕薦瓊醴。 -- 出自宋·李彌遜·黃山在歙郡之北雄麗杰出可與嵩少爭衡世傳黃
- 白霓行處玉妃從,明月光中寶璐垂。 -- 出自宋·李彌遜·席上分韻賦梅花得知字
- 素霓橫臥作雷吼,日射細鱗銀雪光。 -- 出自宋·樓鑰·它山
- 想霓裳。 -- 出自宋·盧炳·水調歌頭·風馭過姑射
- 有霓旌絳節,西極金母。 -- 出自宋·郭應祥·萬年歡
- 素霓深抱赤城霞,斬獨半染于闐玉。 -- 出自宋·高似孫·丹砂歌謝胡史君惠砂床
- 望霓得月良非急,且原西風送雨休。 -- 出自宋·岳珂·中秋夜宿旌德觀無月
- 望霓旌緩引,寶扇徐開。 -- 出自元·趙孟*·萬年歡 中呂宮元日朝會
- 虹霓氣冠登萊市,蝙蝠群飛顧陸林。 -- 出自元·王逢·西廈時洪武丙寅沿海筑城
- 天霓清福。 -- 出自元·侯善淵·益壽美金花
- 佩霓裳縹渺,飛瓊羽蓋,瑤池宴,賞佳麗。 -- 出自元·長筌子·水龍吟·故鄉何處棲遲
- 雌霓掛檐供彩筆,雄風拂面快金甌。 -- 出自宋·蔡向·題洪景伯分繡閣
- 虹霓無故見,靈怪有時遭。 -- 出自宋·戴栩·龍湫瀑
- 云霓天外起層層,華月相隨徹夜橫。 -- 出自宋·黃榦·喜雨用前韻
- 青霓叩額通綠章,鴻龍開門宮中香。 -- 出自宋·李復·樂章五曲
- 虹霓截空崖險平,一級一級煙云生。 -- 出自宋·錢公輔·蓬萊行
- 云霓不族訟風伯,雷電慚勞驅畢方。 -- 出自宋·蘇籀·苦熱二首
- 青霓絳節嚴中夜,綠蓋丹與會九天。 -- 出自宋·張仲威·設醮靈仙觀
- 《霓裳》催按新聲遍,鳳詔需承曲宴多。 -- 出自元·柳貫·次韻伯庸待制上京寓直書事因以為寄
- 陰霓走白日,黑蜧噓長川。 -- 出自明·丘民·周玄初祈晴詩
- 云霓黑旗展,林木萬弩彀。 -- 出自宋·蘇轍·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