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在第14個字的詩句
霄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掃除茅舍滌塵囂,一炷清香拜九霄。 -- 出自·戴復古·除夜
-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 出自唐·杜甫·兵車行
-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出自·劉禹錫·秋詞二首(其一)
-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莫笑華顛飄彩勝,幾人黃壤隔青霄。 -- 出自宋·蘇軾·再和
- 誰惜異材蒙徑寸,自慚枯枿借凌霄。 -- 出自宋·蘇軾·再和
- 共喜鵷鸞歸禁篽,心知日月在重霄。 -- 出自宋·蘇軾·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
- 鏤銀錯落翻斜月,剪彩繽紛舞慶霄。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劉貢父春日賜幡勝
- 共喜鹓鸞歸禁御,心知日月在重霄。 -- 出自宋·蘇軾·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
- 野闊牛羊同雁鶩,天長草樹接云霄。 -- 出自宋·蘇軾·題寶雞縣斯飛閣
- 露凝殘點見紅日,星曳余光橫碧霄。 -- 出自宋·蘇軾·虛飄飄
- 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 出自唐·杜甫·兵車行
-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 出自唐·杜甫·臘日
- 天馬長鳴待駕馭,秋鷹整翮當云霄。 -- 出自唐·杜甫·醉歌行,贈公安顏少府請顧八題壁
- 千古仙居物象饒,道成丹熟晝升霄。 -- 出自唐·白居易·西巖山
- 去蠹區區慚啄木,附高燁燁鄙凌霄。 -- 出自宋·陸游·自詠
- 今年一戰馘余子,風送六翮凌青霄。 -- 出自宋·陸游·臨別成都帳飲萬里橋贈譚德稱
- 怪藤十圍蔽白日,老木千尺干青霄。 -- 出自宋·陸游·宿杜氏莊晨起遇雨
- 孫支得君愈雋發,貴名突兀凌煙霄。 -- 出自宋·陸游·簡蘇邵叟
- 三畝空園喧啄木,十尋高樹絡凌霄。 -- 出自宋·陸游·信步近村
- 聯翩入賀知君意,咫尺威顏不隔霄。 -- 出自宋·王安石·和蔡樞密孟夏旦日西府書事
- 欲見道人非一朝,杖藜無路到青霄。 -- 出自宋·王安石·和平父寄道光法師
- 秋雨漫漫夜朝復,可嗟蔀屋望重霄。 -- 出自宋·王安石·寄道光大師
- 四邊無阻音響調,背負元氣掀重霄。 -- 出自唐·劉禹錫·踏潮歌
- 雨中漚點沒流水,風里彩云鋪遠霄。 -- 出自宋·秦觀·和虛飄飄
- 每憶纖鱗游尺澤,翻愁弱羽上丹霄。 -- 出自唐·柳宗元·詔追赴都回寄零陵親故
- 豈關名利分榮路,自有才華作慶霄。 -- 出自唐·溫庭筠·寄河南杜少尹
- 好樂當年開口笑,此心無事愧重霄。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酬益利鈐轄馬端左藏
- 直節羨君如指佞,孤根憐我異凌霄。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酬府判龐醇之見寄
- 瀑泉界天瀉云屈,長松拔地挽煙霄。 -- 出自宋·楊萬里·林景思寄贈五言,以長句謝之
- 客心也欲將歸去,小為故人留一霄。 -- 出自宋·楊萬里·和侯彥周知縣招飲
- 聲在疏檐與黃葉,夢聽禁漏近丹霄。 -- 出自宋·楊萬里·和馬公弼夜雨
- 家書希到恐緣遙,豈有全無鴈掃霄? -- 出自宋·楊萬里·再和錯綜其韻
- 猿鳴雪岫來三峽,鶴唳晴空聞九霄。 -- 出自唐·元稹·琵琶歌
- 龍媒薄地天池遠,何事牽牛在碧霄。 -- 出自唐·元稹·哀病驄呈致用
- 西風鸞背彩旗搖,王母乘秋下九霄。 -- 出自明·唐寅·王母贈壽圖
- 拔嶂懸泉隔世囂,層樓曲閣倚云霄。 -- 出自明·唐寅·題畫十首
- 愧奉登高搖彩翰,欣逢御氣上丹霄。 -- 出自唐·李嶠·人日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
- 蟹籪魚梁從此去,他年書札墮煙霄。 -- 出自宋·范成大·次黃必先主簿同年贈別韻
- 著鞭往矣功名會,麟閣丹青上九霄。 -- 出自宋·范成大·送洪景盧內翰使虜
- 卻憶徑山龍井水,一杯洗眼洞層霄。 -- 出自宋·范成大·固城
- 三峨參橫大峨高,奔崖側勢倚半霄。 -- 出自宋·范成大·小峨眉
- 親觀文物蒙雨露,見我昔年侍丹霄。 -- 出自唐·韋應物·白沙亭逢吳叟歌
- 低鬟曳袖回春雪,聚黛一聲愁碧霄。 -- 出自唐·韋應物·橫吹曲辭·長安道
- 斗疑斑虎歸三島,散作游龍上九霄。 -- 出自唐·李紳·新樓詩二十首·東武亭
- 白榆星底開紅甲,珠樹宮中長紫霄。 -- 出自唐·李紳·新昌宅書堂前有藥樹一株,今已盈拱,前長慶
- 蜃樓百尺聳滄海,雁字一行書絳霄。 -- 出自宋·黃庭堅·虛飄飄
- 正憂末派淪滄海,忽見高枝拂絳霄。 -- 出自唐·羅隱·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一本前三首題作感德敘
- 龍媒落地天池遠,何事牽牛在碧霄? -- 出自唐·羅隱·病驄馬
- 遺矢如冰去已遙,明日神兵下赤霄。 -- 出自宋·蘇轍·湖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