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在第5個字的詩句
雷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 出自唐·盧肇·競渡詩 / 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 “高江急峽雷霆斗 翠木蒼藤日月昏。”譯文及賞析 -- 出自··
- 揚波噴云雷。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三
- 天作云與雷,霈然德澤開。 -- 出自唐·李白·放後遇恩不沾
- 高江急峽雷霆斗,翠木蒼藤日月昏。 -- 出自唐·杜甫·白帝
- 何得空里雷,殷殷尋地脈。 -- 出自唐·杜甫·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
- 昨宵殷其雷,風過齊萬弩。 -- 出自唐·杜甫·雷
- 咫尺但愁雷雨至,蒼茫不曉神靈意。 -- 出自唐·杜甫·渼陂行
- 上蒼久無雷,無乃號令乖。 -- 出自唐·杜甫·夏日嘆
- 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漢水東流
- 常記早秋雷雨霽,柁師指點說流求。 -- 出自宋·陸游·感昔
- 濤頭洶洶雷山傾,江流卻作鏡面平。 -- 出自宋·陸游·觀潮
- 踏車聲如雷,力盡真何為! -- 出自宋·陸游·閔雨
- 舂碓聲如雷,私債逾官倉。 -- 出自宋·陸游·稽山行
- 欲雨未雨雷車奔,欲睡不睡人思昏。 -- 出自宋·陸游·暑雨
- 壯聲每挾雷雨橫,巨勢潛借黿鼉驕。 -- 出自宋·陸游·夜聞浣花江聲甚壯
- 一夜四出雷雨起,滿林無數長龍孫。 -- 出自宋·陸游·癸亥正月十日夜夢三山竹林中筍出甚盛欣然大
- 茶發蜀岡雷殷殷,水通隋苑月溶溶。 -- 出自宋·陸游·寄題揚州九曲池
- 羽林東下雷霆怒,楚甲南來組練明。 -- 出自唐·杜牧·東兵長句十韻
- 城頭晚鼓雷霆后,橋上游人笑語多。 -- 出自唐·杜牧·懷鐘陵舊游四首
-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 出自唐·劉禹錫·競渡曲
- 鼻息吼春雷,蹄聲裂寒瓦。 -- 出自唐·元稹·八駿圖詩
- 逢逢布鼓雷門敲,水犀軍向皋蘭鏖,三千組練揮銀刀,四川崖壁齊動搖。 -- 出自清·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 乙酉甲申雷雨驚,乘除卻賀芒種晴。 -- 出自宋·范成大·梅雨五絕
- 幽蟄夜驚雷奮地,小窗朝爽日篩簾。 -- 出自宋·范成大·驚蟄家人子輩為易疏簾
- 四股澗松雷斧碎,十圍巖桂燒痕枯。 -- 出自宋·范成大·贈舉書記歸云丘
- 明年一聲雷,幽蟄起平楚。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知府王仲行尚書鹿鳴燕古風
- 蟄蟲欲作雷奮地,萬籟方寂風行山。 -- 出自宋·范成大·送子文雜言
- 風師避路雷車鳴,石破天驚檐溜傾。 -- 出自宋·范成大·知郡檢計齋醮禱雨,登時感通,輒賦古風,以
- 夏云奔走雷闐闐,恐成霹靂飛上天。 -- 出自唐·韋應物·古劍行
- 燕子不藏雷不蟄,燭煙昏霧暗騰騰。 -- 出自唐·李紳·憶漢月
- 隱隱聚若雷,噆膚不知足。 -- 出自唐·皮日休·蚊子
- 吐處百里雷,瀉時千丈壑。 -- 出自唐·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詠·酒龍
- 東君未試雷霆手。 -- 出自宋·黃庭堅·木蘭花令
- 掘獄無張雷,劍氣在牛斗。 -- 出自宋·黃庭堅·晚泊長沙示秦處度范元實用寄明略和父韻五首
- 臥龍偃蹇雷不驚,公與此君俱忘形。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黃斌老所畫橫竹
- 新春一聲雷未聞,何得龍蛇已驚蟄。 -- 出自宋·黃庭堅·李君貺借示其祖西臺學士草圣并書帖一編二軸
- 龍蛇起陸雷破注,自喜奇觀繞繩床。 -- 出自宋·黃庭堅·戲答趙伯充勸莫學書及為席子澤解嘲
- 前日發大雷,真成料虎頭。 -- 出自宋·黃庭堅·丙申泊東流縣
- 嵐光雙雙雷隱隱,愁為衣裳恨為鬢。 -- 出自唐·羅隱·巫山高
- 半夜發春雷,中天轉車轂。 -- 出自宋·蘇轍·立冬聞雷
- 出當乘風雷,歸當臥泉石。 -- 出自宋·蘇轍·賦豐城劍
- 后地生虛雷,天驚漏秋雨。 -- 出自元·王冕·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八
- 昨夜忽驚雷破山,北來暴雨如飛湍。 -- 出自元·王冕·悲苦行
- 昨夜忽驚雷破山,比來暴雨如飛湍。 -- 出自元·王冕·悲苦行
- 窮谷結時雷已動,荒臺看處雪猶埋。 -- 出自宋·曾鞏·雹
- 飛符到處雷神集,役劍長驅癘鬼窮。 -- 出自明·朱元璋·題神樂道士
- 黃鐘聲如雷,豈病無知音。 -- 出自宋·司馬光·送冷金箋與興宗
- 淮海地,云雷夕。 -- 出自元·元好問·滿江紅 關希顏之官徐州
- 開卷長疑雷電驚,揮毫只怕龍蛇走。 -- 出自唐·韋莊·乞彩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