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在第14個字的詩句
遮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日永如年愁難度。高城回首,暮云遮盡,目斷人何處? -- 出自宋·惠洪·青玉案·絲槐煙柳長亭路
- 相思一夜窗前夢,奈個人、水隔天遮。 -- 出自宋·王沂孫·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 出自宋·李覯·鄉思
- 風回焰卷毛尾熱,欲出已被蒼鷹遮。 -- 出自宋·蘇軾·司竹監燒葦園因召都巡檢柴貽勖左藏以其徒會
- 千年枸杞常夜吠,無數草棘工藏遮。 -- 出自宋·蘇軾·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 小徑升堂舊不斜,五株桃樹亦從遮。 -- 出自唐·杜甫·題桃樹
- 行穿窈窕,時歷小崎嶇,斜帶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 -- 出自宋·辛棄疾·驀山溪·小橋流水
- 故鄉可望應添淚,莫恨云山萬疊遮。 -- 出自宋·陸游·晚登橫溪閣
- 收得平生釣竿手,長安西日更須遮。 -- 出自宋·陸游·自嗟
- (飛來山一作: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 出自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 一片蒼苔涅盤石,至今繚遶白云遮。 -- 出自宋·王安石·山居雜言
- 輕盈裊娜占年華,舞榭妝樓處處遮。 -- 出自唐·劉禹錫·楊柳枝
- 山人驚載烏紗出,溪女笑隈紅杏遮。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酬章推官見贈
- 間窺魚尾赤,暗辨蜂腰細,樹影密遮林,籐梢狂罥袂。 -- 出自宋·晏殊·和王校勘中夏東園
- 東風來吹不解顏,蒼茫夜氣生相遮。 -- 出自唐·韓愈·李花二首
- 景與詩爭酣未退,興如水涌云難遮。 -- 出自宋·楊萬里·次主簿叔晚霞
- 舉頭海國星辰近,回顧梅山草樹遮。 -- 出自宋·楊萬里·題南雄驛外計堂
- 香鬟半醉斜枝重,病眼全昏瘴霧遮。 -- 出自宋·范成大·清明日試新火作牡丹會
- 閑門冷落靜無嘩,小閣簾幃密自遮。 -- 出自宋·范成大·翻襪庵夜坐聞雨
- 駝褐寒侵,正憐初日,輕陰抵死須遮。 -- 出自宋·周邦彥·西平樂·稚柳蘇晴
- 高樓不隔東南望,苦霧游云莫謾遮。 -- 出自宋·周邦彥·謾書
- 柳弓葦箭覷不見,高紅遠綠勞相遮。 -- 出自唐·孟郊·濟源寒食
- 倉卒只從山半住,頹垣上有白云遮。 -- 出自宋·文天祥·至揚州
- 映日低風整復斜,綠玉眉心黃袖遮。 -- 出自宋·黃庭堅·效王仲至少監詠姚花用其韻四首
- 可惜團團新月面,故教零亂黑云遮。 -- 出自宋·黃庭堅·書扇
- 老聃厭世入流沙,飄蕩如云不可遮。 -- 出自宋·蘇轍·樓觀
- 謀食旋遭芳餌誤,求安仍值積薪遮。 -- 出自宋·蘇轍·車浮
- 又恐好枝為雪壓,或生幽處被云遮。 -- 出自宋·戴復古·寄尋梅
- 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墻頭缺,竹籬茅舍。 -- 出自元·馬致遠·雙調·夜行船
- 茫茫月色如溪沙,萬里不有纖云遮。 -- 出自宋·曾鞏·丁亥三月十五日
- 照返煙溪樹影斜,千山含翠暮云遮。 -- 出自明·王微·昌化道中
- 采樵或恐通來徑,更寫高山一片遮。 -- 出自清·鄭燮·蘭
- 老松壓石巖爭聳,青蘿拽樹牽云遮。 -- 出自宋·白玉蟾·仙巖金仙閣
- 朔風吹冷裂窗紗,重把羅幃繡幕遮。 -- 出自宋·白玉蟾·雪中三首
- 金鞍結束果下馬,低枝不礙無闌遮。 -- 出自宋·梅堯臣·揀花
- 言語丁寧有情味,后生無笑太周遮。 -- 出自宋·邵雍·林下五吟
- 百年光景留難住,十日芳菲去莫遮。 -- 出自宋·邵雍·對花飲
- 須防冷眼入觀覷,傀儡都無帳幕遮。 -- 出自宋·邵雍·緣飾吟
- 若與青山長作固,汀洲肯恨柳絲遮。 -- 出自唐·朱慶馀·吳興新堤
- 君不見魯中群兒歌跋遮,跋遮跋遮何語耶。 -- 出自宋·晁補之·跋遮曲
- 如來妙體遍河沙,萬象森羅無障遮。 -- 出自宋·張伯端·性地頌
- 南風漫把初心鼓,西日難將只手遮。 -- 出自宋·陳著·因閒坐偶成韻謝黃虛谷
- 拗境日增多活愧,囂塵天與一貧遮。 -- 出自宋·陳著·丙戌五月朔閒坐偶成
- 雪壓咸平處士家,凍云鎖暝苦相遮。 -- 出自宋·鄭思肖·逋仙探梅圖
- 縱吟宜把紅牋襞,留賞惟張翠幄遮。 -- 出自宋·寇準·奉圣旨賦牡丹花
- 高槐左右覆朱梐,綠陰翠氣相蒙遮。 -- 出自宋·韓維·奉同原甫槐陰行
- 萬年松徑,一帶舊峰巒,深掩覆,密遮藏,三昧光無礙。 -- 出自宋·向子諲·驀山溪·瑤田銀海
- 堪嗟浮世,誰能省悟,人人俗景迷遮。 -- 出自元·譚處端·望海潮·堪嗟浮世
- 注漿流沈泄憤懣,未許褲褶來籠遮。 -- 出自明·宋濂·次劉經歷韻
- 村童無衣墻半掩,霜田覆石草微遮;周秦文物今何在? -- 出自·老舍·過烏紗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