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在第7個字的詩句
跨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誰拈白接?,令跨金騕褭。 -- 出自宋·蘇軾·人日獵城南會者十人以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 頓兵岐梁下,卻跨沙漠裔。 -- 出自唐·杜甫·樊二十三寺御赴漢中判官
- 我聞大梵天,擎跨雞孔雀。 -- 出自宋·王安石·贈李士云
- 子聰作參軍,常跨跛虎韉。 -- 出自宋·歐陽修·書懷感事寄梅圣俞
- 開端要驚人,雄跨吾厭矣。 -- 出自唐·韓愈·嘲魯連子
- 隨身無長物,止跨一只鶴。 -- 出自宋·楊萬里·筠庵
- 昔與霞上人,同跨雙飛翰。 -- 出自宋·范成大·秋日雜興
- 誰言姓琴氏,獨跨角生魚。 -- 出自唐·賈島·寄李輈侍郎
- 草色新宮綬,還跨紫陌驕驄。 -- 出自宋·吳文英·塞翁吟·草色新宮綬
- 尚億傳家,行將跨灶,豈但侯藩與外臺。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天遣東皇
- 前欲往城東,始跨人立侔。 -- 出自宋·梅堯臣·哀馬
- 簾開白羽扇,橋跨半輪霓。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韓持國京師雪
- 舃令驂鳧,瑤仙跨鳳,喜聚家人醵。 -- 出自宋·陳著·念奴嬌·翠云弄曉
- 疇昔搬家牛自跨,有時見客鶴先飛。 -- 出自宋·陳著·次韻弟觀到蔡峰莊
- 奼女乘龍,金公跨虎,片晌之間結大還。 -- 出自宋·葛長庚·沁園春·要做神仙
- 金童詔,便攜云跨鳳,得赴蓬瀛。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姜師兄
- 神光燦,上九霄,跨云歸去。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寧海顏先生
- 大丹熟,指蓬瀛,跨朵云歸。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姜王二先生
- 自然化生兒現,跨青鸞、得赴蓬莊。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嚴公
- 期此郎甲科郎,跨王父曾王父。 -- 出自宋·劉克莊·勉千里侄秋試六言四首
- 便乘天廄馬,莫跨霸橋驢。 -- 出自宋·劉克莊·送方寔孫
- 方培豐水芑,忽跨鼎湖龍。 -- 出自宋·洪咨夔·寧宗皇帝挽詩二首
- 莫笑因緣,見景跨春空,榮稱亭榭。 -- 出自宋·黃裳·宴瓊林·紅紫趁春闌
- 齊邸歌魚,揚州跨鶴,風味淺深君自知。 -- 出自宋·陳人杰·沁園春·世路如秋
- 看酒醒、鳳鸞誰跨。 -- 出自宋·趙彥端·茶瓶兒·澹月華燈春夜
- 猶記青鸞和月跨,三生。 -- 出自元·張翥·南鄉子 秋日湖上,賞水芙蓉
- 別有經行所,迥跨重巒側。 -- 出自唐·李祎·石橋
- 一釣滄海空,遂跨六鰲頭。 -- 出自宋·鄭獬·對雪寄一二舊友呈張仲巽宗益運判
- 勿逐籬下雛,自跨鳳凰翼。 -- 出自宋·鄭獬·勉陳石二生
- 方壺入眼鯨堪跨,璧月依人桂易攀。 -- 出自宋·陳造·正覺寺
- 浮山讀書處,定跨玉蜍仙。 -- 出自宋·吳泳·挽貴平大夫
- 如泛銀河,天上跨長鯨。 -- 出自宋·王庭珪·江城子·渡頭猶唱棹歌聲
- 宴罷瑤池,御風跨皓鶴。 -- 出自宋·袁綯·傳言玉女·眉黛輕分
- 來往十洲三島,跨一輪新月。 -- 出自宋·王以寧·好事近·白石讀書房
- 巨木架長虹,橫跨驚湍上。 -- 出自宋·馮時行·雙飛橋
- 形勢在東南,橫跨此其樞。 -- 出自宋·胡寅·登南紀樓
- 至今山仙翁,已跨紫霄鶴。 -- 出自宋·李石·山圖
- 仙翁未老,云中跨鳳,臺上吹簫。 -- 出自宋·侯置·朝中措·風簾交翠篆香飄
- 小池面、危橋一跨。 -- 出自宋·丘崈·錦帳春·翠竹如屏
- 破匣菱花飛動,跨海清光無際,草露滴明璣。 -- 出自宋·劉褒·水調歌頭·天淡四垂幕
- 有山服而取,雄跨虎頭勢。 -- 出自宋·崔與之·柴秘書分符章貢同舍餞別用蔡君謨世閑萬事皆
- 縛虎正須人手,跨鶴緩酬鳳志,行矣勿因循。 -- 出自·張祥·水調歌頭·為愛龍山勝
- 劂維天葩,源宋跨唐。 -- 出自宋·岳珂·仁宗皇帝二詩御漢體書贊
- 師尋湖胸懷闊跨,道滿乾坤耳目寬。 -- 出自宋·陽枋·贄鄂帥張仕簡
- 筆下戲群鴻,尤跨虞薛輩。 -- 出自宋·衛宗武·贈白湛囦
- 安得山中人,共跨山頭鶴。 -- 出自宋·陳允平·山中吟
- 看看破曉耕龍,跨海騎鯨,千年依舊廟臉。 -- 出自宋·趙文·鶯啼序
- 尚隔浦、風煙不跨。 -- 出自宋·曹稆孫·賀新郎·極目天如畫
- 再安爐,重立鼎,跨虎乘龍離凡境。 -- 出自唐·呂巖·敲爻歌
- 三清客,駕瓊輿,跨鳳騰霄入太虛。 -- 出自唐·呂巖·敲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