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在第8個字的詩句
豆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出自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 年邁狐裝帽,時新豆搗團。 -- 出自宋·陸游·即事
- 桑枝空後醅初熟,豆莢成時兔正肥。 -- 出自宋·陸游·秋思
- 更憑語與劉文叔,豆鬻從來味最長。 -- 出自宋·陸游·舟中作
- 蓬蓽蕭條如旅店,豆蔬淡薄學僧齋。 -- 出自宋·陸游·題齋壁
- 舂簸蕎供餌,蒸炊豆作團。 -- 出自宋·陸游·秋冬之交雜賦
- 雨漬丁香結,春生豆蔻梢。 -- 出自宋·陸游·園中作
- 但令有米送官倉,豆飯藜羹甘似蜜。 -- 出自宋·陸游·望霽
- 土釜暖湯先濯足,豆秸吹火旋烘衣。 -- 出自宋·陸游·宿野人家
- 荷浦未疏魚正美,豆畦欲暗雉初肥。 -- 出自宋·陸游·自詠閑適
- 蕎花漫漫連山路,豆莢離離映版扉。 -- 出自宋·陸游·九月初郊行
-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 出自唐·杜牧·贈別二首
- 娉娉褭褭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 出自唐·杜牧·贈別二首
- 蝸壁斕斑蘚,銀筵豆蔻泥。 -- 出自唐·杜牧·朱坡
- 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 -- 出自唐·杜牧·贈別二首之一
- 我曾為牛馬,見草豆歡喜。 -- 出自宋·王安石·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 旱禾秀發埋牛尻,豆死更蘇肥莢毛。 -- 出自宋·王安石·元豐行示德逢
- 谽呀鉅壑頗黎盆,豆登五山瀛四尊。 -- 出自唐·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
- 斫地燒畬旋旋開,豆花麻莢更菘栽。 -- 出自宋·楊萬里·發孔鎮晨炊漆橋道中紀行十首
- 薤本新痕割復齊,豆苗初葉合仍離。 -- 出自宋·楊萬里·行圃
- 黃葉沒鞋人不到,豆籬花發浸溪紅。 -- 出自明·唐寅·題畫三首
- 月凈鴛鴦水,春生豆蔻枝。 -- 出自唐·韓翃·送客游江南
- 不學楊郎,南山種豆,十一徵微利。 -- 出自宋·姜夔·永遇樂 次韻辛克清先生
- 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 -- 出自宋·范成大·祭灶詞
- 琵琶弦上語無憑,豆蔻梢頭春有信。 -- 出自宋·晏幾道·玉樓春
- 楊柳陰濃水鳥啼,豆花初放麥苗齊。 -- 出自明·于謙·平陽道中
- 屋頭撲棗爛盈(左豆右斗),嬉戲歡爭挽衣裳。 -- 出自宋·黃庭堅·臨河道中
- 村村擊鼓如鳴鼉,豆田見角谷成螺。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無咎閻子常攜琴八村
- 雨晴秋稼如云屯,豆沒雞兔禾沒人。 -- 出自宋·蘇轍·秋旅
- 天門枸杞與黃精,豆杏姜椒白茯苓。 -- 出自宋·白玉蟾·萬法歸一歌
- 羅襦換罷下西樓,豆蔻香溫語不休。 -- 出自近代·蘇曼殊·東居 三
- 常思劍浦越清塵,豆蔻花紅十二春。 -- 出自唐·陳陶·寄兵部任畹郎中
- 鴛鴦水畔回頭羨,豆蔻圖前舉眼驚。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
- 秋風忽來鳴蟪蛄,豆葉半黃陂水枯。 -- 出自宋·梅堯臣·續永叔歸田樂秋冬二首
- 各愿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 -- 出自宋·王禹偁·畬田詞
- 南風霏霏麥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 -- 出自宋·張耒·有感三首
- 如掌列塊兮盤羅豆罇,黃流中貫兮發源昆侖。 -- 出自宋·張耒·登高
- 自敘烏闌,遍征紅豆,替傳哀怨譜《離騷》。 -- 出自近代·秋瑾·翠樓怨
- 山風藤子落,溪雨豆花肥。 -- 出自唐·許渾·題韋隱居西齋
- 昔擁雙旌在{左豆右斗}城,今朝孤館語同名。 -- 出自宋·寇準·經郴州永興驛
- 寂寞小橋和夢過,豆花深處草蟲鳴。 -- 出自宋·魏野·曉
- 危然正論中法義,豆籩羅列陣象犠。 -- 出自宋·韓維·答曼叔見謝潁橋相過之什
- 驅儺爆竹,軟餳酥豆,通宵不睡。 -- 出自宋·孫惟信·水龍吟·小童教寫桃符
- 何年又賦高軒過,豆粥猶能辦咄嗟。 -- 出自宋·方岳·次韻鄭總干
- 折俎在籩,賁羹在豆。 -- 出自隋·佚名·熙寧祀皇地祗十二首
- 爰潔牲犧,載登俎豆。 -- 出自隋·佚名·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 載潔牲牷,爰登俎豆。 -- 出自隋··郊廟歌辭·五郊樂章·雍和
- 掌禮陳彝,司筵執豆。 -- 出自隋··郊廟歌辭·五郊樂章·黑郊迎神
- 醴溢犧象,羞陳俎豆。 -- 出自隋··郊廟歌辭·享孔子廟樂章·送神
- 日炙桐陰晚,煙蒸豆穗繁。 -- 出自宋·劉克莊·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