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裳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膩玉圓搓素頸,藕絲嫩、新織仙裳。 -- 出自宋·蘇軾·滿庭芳·香叆雕盤
- 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 出自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 答云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 -- 出自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 冬雪飄搖錦袍暖,春風蕩漾霓裳翻。 -- 出自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
-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 出自先秦·屈原·離騷
- 還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長望舜裳衣。 -- 出自宋·王安石·望夫石
- 萬境何如一丘壑,幾時定解冠裳縛。 -- 出自宋·范成大·胡宗偉罷官改秩,舉將不及格,往謁金陵丹陽
- 臨窗展卷聊自適,盤礴豈復冠裳羈。 -- 出自宋·蘇轍·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三首
- 今年舟楫委平地,去年蓑笠為裳衣。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吳中田婦嘆
- 來歲醉,鵲樓勝處,紅圍舞袖歌裳。 -- 出自宋·吳文英·漢宮春·懷得銀符
- 我感此情重嘆吁,不覺淚下沾裳裾。 -- 出自元·王冕·悲苦行
- 聞之徐起就盥櫛,顛倒不復憂裳衣。 -- 出自宋·司馬光·朝雞王樂道
- 玉蟬金雀,寶髻花簇鳴□,繡花裳。 -- 出自唐·韋莊·河傳·錦里
- 心既遠,味偏長,須知粗布勝無裳。 -- 出自宋·李之儀·鷓鴣天·收盡微風不見江
- 王母親將金粉傅,麻姑齊借霓裳來。 -- 出自宋·王禹偁·和張校書吳縣廳前冬日雙開牡丹歌
- 始知在人不在天,譬之蚤虱生裳衣。 -- 出自宋·王令·原蝗
- 長冠峨峨偉笏佩,斗以玄白為裳衣。 -- 出自宋·王令·寄題韓丞相定州閱古堂
- 帝旁鮮鮮舞萬女,寶綃雅冶吹裳衣。 -- 出自宋·王令·甲午雪
- 鳳蓋分陰騰九色,蜿蜒共戲云裳側。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迎圣像中路獲金龍送還茅山
- 吹洞簫,飛羽觴,鳴玉琴,舞《霓裳》,陰風颯颯左右至,耳熱不受秋山涼。 -- 出自明·李東陽·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 長安城中一掌地,顛倒鞭鞚隨裳衣。 -- 出自明·李東陽·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
- 于以試兮允哉驗,殆將補兮舜裳。 -- 出自宋·曾豐·祀蠶先
- 撲粉更添香體滑,解衣唯見下裳紅。 -- 出自唐·韓偓·晝寢
- 座上非時荔子紅,空中當晝霓裳白。 -- 出自明·王叔承·東海游仙歌簡王學士元馭王中丞元美
- 嬋娟一種風流,如雪如冰衣霓裳。 -- 出自宋·劉幾·梅花曲
- 梨園妙處世不知,為君彈徹霓裳遍。 -- 出自宋·吳則禮·聽梁圣民家琵琶
- 簾外報言天色好,水沈已染羅裳。 -- 出自宋·鄧肅·臨江仙·夜飲不知更漏永
- 趁取蕊珠密綴,與收花霧著宮裳。 -- 出自宋·曹勛·勝勝慢/聲聲慢
- 看壽筵高啟,龍香低轉,聲入霓裳,檀槽新撥。 -- 出自宋·曹勛·一寸金·霜落鴛鴦
- 要當躡履攜枯藤,躋攀石磴褰裳行。 -- 出自宋·蔡戡·和楊廷秀游蒲澗之什
- 九十三年神馭邈,架椸猶是舊裳衣。 -- 出自宋·魏了翁·八月七日被命上會稽沿途所歷拙於省記為韻語
- 應是瓊斧修成,鉛霜搗就,舞霓裳曲遍。 -- 出自宋·張樞·壺中天/念奴嬌
- 儀籥不唯丹穴鳥,稱觴半是越裳人。 -- 出自宋·歐陽詹·元日陪早朝
- 堪憐田家姊妹,黯憔悴、長伴蓉裳。 -- 出自元·袁易·滿庭芳 余家園有蘭花,花開時未著葉,粲然
- 世人有情多不達,明明禍水寨裳涉。 -- 出自近代·樊增祥·后彩云曲
- 昔日魯侯思往棠,高情反被軒裳縛。 -- 出自宋·陳宓·初到漁滄溪
- 布葉敷條翠作圍,自生芒刺護裳衣。 -- 出自宋·陳松龍·酴醾
- 佳境自多平爽處,笑渠索隱厲裳衣。 -- 出自宋·金履祥·游下靈洞水深叵入書二十八言
- 魄死澤困與爾言,夜游倚聲妮裳護。 -- 出自宋·馬俌·水月亭
- 使君朝天騎霜啼,朔風獵獵吹裳衣。 -- 出自宋·彭龜年·送趙使君老父吟
- 驪粲粲蟾枝香,紫煙華綬黃霓裳。 -- 出自宋·四錫·贈宋小著
- 清新不比落梅曲,飄瑤乍象霓裳翻。 -- 出自宋·四錫·李暮吹笛歌
- 睹姮娥之縱體兮,揚輕袿之繡裳。 -- 出自明·葛高行文·侍月愁
- 朱鳥每從東海獲,白禽還自越裳來。 -- 出自明·顧彧·無題(二首)
- 雊鵒難為鳳凰舞,衣深空灑霓裳雨。 -- 出自明·沈一貫·楚宮詞
- 佐邑無功自劾歸,尚疑趨府倒裳衣。 -- 出自明·施漸·歸田自述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