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虎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紋金鞞靫。 -- 出自唐·李白·北風(fēng)行
- 天馬來出月支窟,背為虎文龍翼骨。 -- 出自唐·李白·天馬歌
- 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 -- 出自唐·李白·箜篌謠
- 高墳五六墩,崒兀棲猛虎。 -- 出自唐·李白·游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
- 節(jié)制非桓文,軍師擁熊虎。 -- 出自唐·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
- 三軍論事多引納,階前虎士羅干將。 -- 出自唐·李白·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 獵客張兔罝,不能掛龍虎。 -- 出自唐·李白·送韓準(zhǔn)、裴政、孔巢父還山
-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出自宋·蘇軾·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獵
- 潛鱗有饑蛟,掉尾取渴虎。 -- 出自宋·蘇軾·白水山佛跡巖(羅浮之東麓也,在惠州東北二
- 瑟瑟寒松露骨,眈眈病虎垂頭。 -- 出自宋·蘇軾·仆所至未嘗出游過長蘆聞復(fù)禪師病甚不可不一
- )龍困嘗魚服,羊儇或虎蒙。 -- 出自宋·蘇軾·哭王子立次兒子迨韻三首
- 或云近官竹園往往有虎。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渡河不入境,豈若無蝗虎。 -- 出自宋·蘇軾·答郡中同僚賀雨11111111
- 吾道其非耶,野處豈兕虎。 -- 出自宋·蘇軾·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輒次其韻余昔在館中同
- 拍浮似鵝鴨,登岸劇虓虎。 -- 出自宋·蘇軾·予來儋耳得吠狗曰烏觜甚猛而馴隨予遷合浦過
- 太守王規(guī)父嘗云:不謁虎丘,即謁閭丘。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忠玉游虎丘絕句三首
- 世人只數(shù)曹將軍,誰知虎頭非癡人。 -- 出自宋·蘇軾·贈李道士
- 渡河不入境,未若無蝗虎。 -- 出自宋·蘇軾·答郡中同僚賀雨
- 元豐元年春旱,或云置虎頭潭中可以致雷雨,用其說,作《起伏龍行》一首。 -- 出自宋·蘇軾·起伏龍行(并敘)
- 更值棠棣[8]連陰,虎符熊軾,夾河分守。 -- 出自宋·李清照·長壽樂·微寒應(yīng)候[2]
- 腥至焦長蛇,聲吼纏猛虎。 -- 出自唐·杜甫·火
- 上天鑠金石,群盜亂豺虎。 -- 出自唐·杜甫·雷
- 更議居遠(yuǎn)村,避喧甘猛虎。 -- 出自唐·杜甫·貽阮隱居
- 舒姑化為泉,牛哀病作虎。 -- 出自唐·白居易·達(dá)理二首
- 府中從事杜與李,麟角虎翅相過摩。 -- 出自唐·李商隱·安平公詩
- 自掃松陰寄醉眠,龍吟虎嘯滿霜天。 -- 出自宋·陸游·松下縱筆
- 身居憂患中,殆若墮阱虎;又如住敗屋,岌岌日撐拄,中夜風(fēng)雨至,摧壓固其所。 -- 出自宋·陸游·作野飲詩後一日復(fù)作此篇反之
- 嗟君與斯遠(yuǎn),文中真二虎。 -- 出自宋·陸游·寄趙昌甫并簡徐斯遠(yuǎn)
- 山中大雪二尺強,道邊虎跡如碗大;衰翁畏虎復(fù)畏寒,招喚不來公勿怪。 -- 出自宋·陸游·陶山遇雪覺林遷庵主見招不果往
- 野性縱壑魚,官身墜阱虎。 -- 出自宋·陸游·與高安劉丞游大愚觀壁間兩蘇先生詩
- 太和八九年,訓(xùn)注極虓虎。 -- 出自唐·杜牧·李甘詩
- 火烏日暗崩騰云,秦皇虎視蒼生群。 -- 出自唐·李賀·白虎行
- 忽然乘興登名山,龍咆虎嘯松風(fēng)寒。 -- 出自宋·歐陽修·太白戲圣俞
- 怪柏鎖蛟虬,丑石斗貙虎。 -- 出自宋·范仲淹·絳州園池
- 杜家碧山銀魚詩,黃家虎臥龍?zhí)帧? -- 出自宋·楊萬里·題眉山程侅所藏山谷寫杜詩帖
- 笳度《烏啼》曲,旗參虎落圖。 -- 出自明·唐寅·出塞·烽火照玄菟
- 班行入鵷鷺,榜貼綴龍虎。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知府王仲行尚書鹿鳴燕古風(fēng)
- 澗下草香疑可餌,林間虎伏試教呼。 -- 出自宋·范成大·孫真人庵
- 舍鞍解甲疾如風(fēng),人忽虎蹲獸人立。 -- 出自唐·盧綸·臘日觀咸寧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 萬里投諫書,石交化豺虎。 -- 出自宋·黃庭堅·和邢惇夫秋懷十首
- 白牯貍奴心即佛,銅睛虎眼主中賓。 -- 出自宋·黃庭堅·寄清新二禪師頌
- 投之以世故豺虎,而豺虎無所措其爪角。 -- 出自宋·黃庭堅·寫真自贊五首
- 從軍補掾百僚底,九關(guān)虎豹何由攀。 -- 出自宋·黃庭堅·再次韻呈廖明略
- 蟬嫣世有人,風(fēng)壑嘯兩虎。 -- 出自宋·黃庭堅·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
- 太史禱衡丘,佐王用貔虎。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正仲三丈自衡山返命舍驛過外舅師厚贈答
- 張侯猶思在戎行,橫山虎北開漢疆。 -- 出自宋·黃庭堅·和曹子方雜言
- 滄江鷗鷺野心性,陰壑虎豹雄牙須。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子瞻以紅帶寄王宣義
- 風(fēng)枝雨葉瘠土竹,龍蹲虎踞蒼蘚石。 -- 出自宋·黃庭堅·題子瞻畫竹石
- 欲問源從來,大雄山有虎。 -- 出自宋·黃庭堅·癸酉八月同百丈中禪師溫湯作小詩呈九仙舜公
- 念公坐臞禪,守心如縛虎。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寄晁以道
“虎”同音字
- 豰
- 惚
- 怘
- 抇
- 搰
- 瓠
- 鵠
- 鵠
- 汻
- 隺
- ?
- 鍙
- 乎
- 乕
- 互
- 俿
- 冱
- 匢
- 匫
- 呼
- 唬
- 唿
- 喖
- 嗀
- 嘑
- 嘝
- 嚛
- 囫
- 垀
- 壺
- 壷
- 壺
- 婟
- 媩
- 嫭
- 嫮
- 寣
- 岵
- 帍
- 幠
- 弖
- 弧
- 忽
- 怙
- 恗
- 戶
- 戶
- 戸
- 戽
- 扈
- 護
- 摢
- 斛
- 昈
- 昒
- 曶
- 枑
- 楜
- 槲
- 槴
- 歑
- 沍
- 滬
- 泘
- 滸
- 淴
- 湖
- 滬
- 滸
- 滹
- 瀫
- 烀
- 焀
- 煳
- 熩
- 狐
- 猢
- 琥
- 瑚
- 瓳
- 祜
- 笏
- 箶
- 簄
- 粐
- 糊
- 絗
- 綔
- 縠
- 胡
- 膴
- 芐
- 苸
- 萀
- 葫
- 蔛
- 蔰
- 虍
- 虎
- 虖
- 虝
- 蝴
- 螜
- 衚
- 觳
- 謼
- 護
- 軤
- 轷
- 鄠
- 醐
- 錿
- 鍸
- 雐
- 雽
- 頀
- 頶
- 餬
- 鬍
- 魱
- 鰗
- 鱯
- 鳠
- 鳸
- 鶘
- 鶦
- 鸌
- 鶘
- 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𠦪
- 𡜂
- 𢑢
- 𣓗
- 𤌍
- 𦊍
- 𧦝
- 𧹲
- 𨝘
- 𩱍
- 𪏻
- 𪕮
- 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