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在第12個字的詩句
葬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后魏帝孫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陽。 -- 出自唐·白居易·元相公挽歌詞三首
- 羲和趁日沉西海,鬼伯驅人葬北邙。 -- 出自唐·白居易·二月五日花下作
- 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 -- 出自唐·李商隱·景陽井
- 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 -- 出自清·納蘭性德·浣溪沙
-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 出自清·納蘭性德·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韞家
-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 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 羽衛煌煌一百里,曉出都門葬天子。 -- 出自唐·韓愈·豐陵行
- 北望詎令隨塞雁,南遷才免葬江魚。 -- 出自唐·韓愈·從潮州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
- 雙臉胭脂開北地,五更風雨葬西施。 -- 出自明·唐寅·落花圖詠
- 秋草宮人斜里墓,宮人誰送葬來時。 -- 出自唐·張籍·宿山祠
- 煙凄玉笥封云篆,月慘琪花葬羽衣。 -- 出自唐·皮日休·傷開元觀顧道士
- 遼東舊事今千古,卻向人間葬令威。 -- 出自唐·皮日休·悼鶴
- 君言諸佛無相,山鬼窟里安葬。 -- 出自宋·黃庭堅·為茭橋居士作念念即佛頌
- 提攜禪客扶衰杖,斷當姻家葬骨山。 -- 出自宋·黃庭堅·李宗古出示謝李道人苕帚杖從蔣彥回乞葬地二
- 厭世乘云人不見,空墳聊復葬衣冠。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濠州七絕其三逍遙堂
- 何日冥鴻蹤跡遂,美人經卷葬年華。 -- 出自清·龔自珍·逆旅題壁,次周伯恬原韻
- 年年認得酣歌處,猶恐招魂葬故山。 -- 出自唐·司空圖·歌者十二首
- 淮王去后無雞犬,煬帝歸來葬綺羅。 -- 出自唐·韋莊·過揚州
- 巫子峰晴返景開,傳聞秦女葬山隈。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九
- 因嫁單于怨在邉,蛾眉萬古葬胡天。 -- 出自唐·常建·塞下曲四首
- 交朋來哭我來歌,喜傍山家葬荔蘿。 -- 出自唐·杜荀鶴·哭貝韜
- 曾說山棲欲去尋,豈知霜骨葬寒林。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傷史拱山人
- 寧可飛鳥隨四皓,未能魚腹葬三閭。 -- 出自宋·王禹偁·放言
- 金甲珠襦鎖繡扃,杜城殘月葬娥英。 -- 出自宋·寇準·無題
- 老人凋喪悲宗黨,寒月凄涼葬舊林。 -- 出自宋·蘇洵·従叔母楊氏挽詞
- 復似驪山墜石余,數百書生葬坑谷。 -- 出自明·李東陽·悼竹
- 過華踰河勢北傾,何人來此葬荊卿。 -- 出自宋·晁說之·過荊軻冢四絕句
- 龜趺但見碑訛缺,馬鬣安知葬舊新。 -- 出自宋·劉克莊·古墓
- 便合身隨笙鶴去,底須冠劍葬空塋。 -- 出自宋·洪咨夔·白羊同行五六登無盡墓入義方傳慶寺讀鍾離公
- 折釵伴妾埋青冢,半鏡隨郎葬杜郵。 -- 出自唐·韓偓·代小玉家為蕃騎所虜后寄故集賢裴公相國
- 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 -- 出自唐·韓偓·哭花
- 蕭蕭煙雨九原上,白楊青松葬者誰。 -- 出自唐·皎然·短歌行
- 香魂玉骨歸何處,不及貞娘葬虎丘。 -- 出自元·楊維楨·蘇臺竹枝詞 一十首
- 霎爾黃腸溲赑屃,俄然白骨葬鯨鯢。 -- 出自明·徐渭·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起燒竹照之八
- 澤國聞師泥日后,蜀王全禮葬馀灰。 -- 出自唐·齊己·荊門寄題禪月大師影堂
- 白雞黃犬不將去,寂寞空馀葬時路。 -- 出自唐·楊衡·哭李象
- 天祿校書多分薄,子云那得葬鄉城。 -- 出自宋·王珪·挽霸州文安縣主簿蘇明允
- 見說韋平有家學,莫將文字葬墳中。 -- 出自宋·王珪·贈太慰呂惠穆公挽詞
- 古劍沈來不可尋,白沙堆下葬黃金。 -- 出自宋·鄭獬·哭重伋兼穰令
- 風愁雨悲春色死,生長何言葬於此。 -- 出自宋·馮時行·常君挽詞
- 恢復未酬人奄忽,佳城那忍葬滕公。 -- 出自宋·蔡戡·錢大受挽詩
- 美人今歸在何處,簫哀鼓悲葬前岡。 -- 出自宋·葉適·王木叔秘監挽詞
- 布囊惟有焦琴在,乞與秋風葬闔閭。 -- 出自宋·周弼·送人還姑蘇
- 青鳥傳書渡海遲,亂山衰草葬蛾眉。 -- 出自宋·周弼·真娘墓
- 閉門三月芳事退,馬嵬春泥葬香佩。 -- 出自宋·趙崇嶓·畫花歌與曾舜賢
- 莫教老圃翻鋤盡,留我他年葬骨山。 -- 出自宋·趙汝騰·因遣鄉書贈姜山嗣師
- 后庭玉樹今誰主,猶得臺城葬麗華。 -- 出自宋·何夢桂·吊維楊玉花
- 千年永宅歸元亮,百尺豐碑葬魯山。 -- 出自宋·何夢桂·和宋英叟先塋建亭作
- 刀兵劫海苦漫漫,原野遺骸葬若干。 -- 出自宋·張浚·贊喻彌陀掩遺骸
- 精爽乘鸞云外去,空留玉骨葬青山。 -- 出自宋·王炎·念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