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在第5個字的詩句
董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憶昔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 -- 出自唐·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 佳人不見董嬌饒。 -- 出自宋·蘇軾·臨江仙 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
- 更討衡陽董煉師,南浮早鼓瀟湘柁。 -- 出自唐·杜甫·憶昔行
- 守吏能然董卓臍,饑烏來覘桓玄目。 -- 出自唐·劉禹錫·城西行
- 芝庭過晁董,金鐀續春秋。 -- 出自宋·楊萬里·李仁甫侍講閣學挽詩二首
- 父子雙晁董,中興只一家。 -- 出自宋·楊萬里·蕭照鄰參政大資挽詩二首
- 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鏗戈甲聲勞嘈。 -- 出自唐·元稹·相和歌辭·董逃行
- 哀笳慢指董家本,姜生得之妙思忖。 -- 出自唐·元稹·小胡笳引
- 筆力望晁董,頗遺俗眼白。 -- 出自宋·黃庭堅·送張沙河游齊魯諸邦
- 得微往從董父餐,寧當罪系葛陂淵。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子瞻與舒堯文禱雪霧豬泉唱和
- 文章逾晁董,學擅卿云,高揭聲猷縉紳列。 -- 出自宋·無名氏·洞仙歌·桂風高處
-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傳修成乙夜開。 -- 出自宋·王禹偁·寄贊寧上人
- 只消憐取董嬌饒。 -- 出自宋·晁補之·臨江仙·離別尋常今白首
- 危言切晁董,秘思屬鄒枚。 -- 出自宋·宋祁·鹿鳴筵餞諸秀才赴舉
- 顧謂侍女董雙成,酒闌可奏云和笙。 -- 出自唐·李頎·王母歌
- 吾何曾識董一之,於此略已心相知。 -- 出自宋·方岳·題董一之花木杪
- 愿隨仙女董雙成,王母前頭作伴行。 -- 出自唐·項斯·送宮人入道
- 同侗稽首,董公道偉。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寄馬行街董公書
- 金匱石室董狐筆,戎功駿烈燕然銘。 -- 出自明·宋濂·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 何物曾奴董太師,原陵青草正萋萋。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審配陳宮
- 進賡圣制董弦曲,退伴君聯石鼎吟。 -- 出自宋·劉克莊·喜大淵至二首
- 激處翻嫌董生緩,新來卻笑退之陳。 -- 出自宋·劉克莊·題永嘉黃仲炎文卷二首
-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 出自元·楊維楨·慈母愛
- 舞衣香冷董嬌嬈。 -- 出自元·張翥·臨江仙 次韻山村先生賦柳
- 會夫之兄董鳳求賊生其母,亦哀泣請死。 -- 出自明·王叔承·董節婦
- 云娥酷似董嬌饒,每到春來恨未銷。 -- 出自明·張紅橋·子羽定情詩
- 琳宮愿監董,鈴閣厭拘牽。 -- 出自宋·強至·送陳郎中泗州得替
- 勸君攜取董妖嬈,拱得醉翁香滿袖。 -- 出自宋·莫將·木蘭花/玉樓春
- 眼明初識董雙成。 -- 出自宋·王灼·浣溪沙
- 耆舊王與董,骨朽神不僵。 -- 出自宋·王灼·效東坡送顧子敦體送趙子功令資陽
- 主人從得董雙成。 -- 出自宋·侯置·西江月·豆蔻梢頭年紀
- 射策今晁董,摛詞昔左班。 -- 出自宋·趙蕃·送劉通判二首
- 端如策晁董,不比召嚴徐。 -- 出自宋·趙蕃·賀吳仲權召試館職
- 臨軒初度董晁策,搞對專尋濂洛盟,臚句一傳暗萬馬,祥云五色捧魁星。 -- 出自宋·王邁·送黃殿講成父赴廣東漕四首
- 發藻多師董,思經敢笑邊。 -- 出自宋·姚勉·和葛德遠
- 應繼瓊林董,卻勝燕山竇。 -- 出自宋·翁溪園·洞仙歌·幾番梅雨
- 文章推晁董,學擅卿云,高揭聲猷縉紳里。 -- 出自宋·李商英·洞仙歌·臘殘寒峭
- 王充閱市,董生下帷。 -- 出自唐·李瀚·蒙求
- 郭巨將坑,董永自賣。 -- 出自唐·李瀚·蒙求
- 既而可行董浚筑之役,竣事,復八賡公韻,公亦和之,愈出而愈奇,有本者如是夫。 -- 出自元·馬熙·摸魚子 并序 中執法安陽公初度之辰, 熙賦
- 史家高秉董狐筆,諸子低吟魯迅詩。 -- 出自近代·劉振美·無題
- 壽州屬縣董生里,小卻去偃邊城鞞。 -- 出自宋·項安世·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
- 千載有南董,何啻今視古。 -- 出自宋·陳傅良·張冠卿以前詩懷哉各努力人物古來少句為十詩
- 出師無定董郭薦,此老妙處心默傳。 -- 出自宋·張镃·呈尤侍郎陸禮部
- 丹青自比董北苑,書法兼工王右軍。 -- 出自明·張羽·趙魏公竹枝歌
- 公孫希世董生逐,子貢結駟原憲貧。 -- 出自宋·陳舜俞·贈通慧大師凈務
- 亦為膠西董,反慰及物心。 -- 出自宋·陳鑒之·送鄭嚴州四首
- 正學邁賈董,彤庭親選掄。 -- 出自宋·陳宓·送鄒給事
- 赤松正與董雙成,坐駕云軿窮碧落。 -- 出自宋·陳延齡·恩波橋
- 至用儒流董厥役,借此進賢培邦基。 -- 出自宋·方回·送鄧善之提調寫金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