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在第13個(gè)字的詩(shī)句
董在第一十三個(gè)字的詩(shī)句
- 詩(shī)成讀罷仍無用,聊滿山家骨董囊。 -- 出自宋·陸游·歲暮書懷
- 春秋三傅貯胸臆,買紙待傅晁董策。 -- 出自宋·楊萬里·送吉州解魁左人杰詣太常
- 合和二物歸藜糝,新法儂家骨董羹。 -- 出自宋·范成大·素羹
- 只煩終惠蘇殘喘,官爵從渠奉董秦。 -- 出自宋·范成大·占星者謂命宮月孛,獨(dú)行無害,但去年復(fù)照作
- 成王敗寇漫相呼,直筆何人繼董狐? -- 出自近代·柳亞子·題太平天國(guó)戰(zhàn)史
- 晴沙照影支離晚,寒研磨煙骨董秋。 -- 出自宋·毛滂·奉送徑山無畏考勤人謁吳興蔣使君無畏能作詩(shī)
- 夜缸酒熟誰堪喚,共啜人間骨董羹。 -- 出自宋·方岳·遣興
- 鋪陳治道本群經(jīng),無愧更生與董不生。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匡衡
- 帝王自擊南山豕,慚愧端非聽董生。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武帝
- 經(jīng)書上卿白劉子,史稱三老為董公。 -- 出自宋·劉克莊·七十九吟十首
- 漢廷急士將親策,想見諸儒避董晁。 -- 出自宋·劉克莊·送方郎唐卿漕試
- 古來詩(shī)律推曹氏,不數(shù)河梁與董逃。 -- 出自宋·劉克莊·曹路分贈(zèng)詩(shī)次韻一首
- 漢廷儒術(shù)多通顯,不說公孫說董生。 -- 出自宋·劉克莊·送赴省諸友·鄭耕道
- 遙知鈴閣無歌管,一點(diǎn)青燈照董帷。 -- 出自宋·劉克莊·即事三首
- 定知千載蟆陵路,尚有行人酹董生。 -- 出自宋·劉克莊·壬辰春上冢五首·中{左山右尋}
- 入門偶藉移韓馥,健者何曾抗董公。 -- 出自宋·陳造·袁本初二首
- 著書雖可自覆醬,志怪猶為鬼董狐。 -- 出自宋·李廌·趙令畤德麟作襄陽(yáng)從事丁丑季冬出行南山三邑
- 泮宮先生自超特,鼎甲聲稱低董賈。 -- 出自宋·李流謙·寄送梁子輔赴召
- 洗杯用薦逡巡酒,下箸如餐谷董羹。 -- 出自宋·樓鑰·謝雷季仲樞密惠社餅
- 漢家燮調(diào)豈無術(shù),陰陽(yáng)縱閉歸董生。 -- 出自宋·鄭清之·客有誦袁蒙齋得雨酬倡之什輒賡元韻志喜也呈
- 百年小楷照乘珠,為問汗青誰董狐。 -- 出自宋·岳珂·銀青制劄帖贊
- 相逢故舊無多語,解說邊壚骨董羹。 -- 出自明·汪廣洋·嶺南雜錄(十首)
- 門閭世表曾顏德,榜帖人登晃董科。 -- 出自宋·李建中·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 故將能鑒煩司馬,不使春秋欠董狐。 -- 出自宋·呂人龍·上融堂
- 仙家種此應(yīng)知味,試問廬山姓董人。 -- 出自宋·沈繼祖·杏花村
- 三神杳眇人何在,留取丹心付董狐。 -- 出自宋·唐涇·江南四忠節(jié)國(guó)之紀(jì)也歌以哀之
- 行吟便是江南史,它日真堪付董狐。 -- 出自宋·蕭壎·題汪水云詩(shī)卷
- 善畫無根樹,能抽朦{左月或董}山。 -- 出自宋·翟耆年·題米元暉山水
- 后來更有無窮事,付與蘭臺(tái)鬼董狐。 -- 出自宋·趙汝淳·讀夷堅(jiān)志
- 尚書襟懷絕瀟灑,揮毫往往凌董馬。 -- 出自明·蘇伯衡·周伯寧春晴江岫圖為呂仲善題
- 傷哉此道日凋喪,事跡何繇付董狐? -- 出自明·湯胤勣·義婦行(有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