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在第7個字的詩句
萼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 出自·陳亮·梅花·疏枝橫玉瘦
-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 出自唐·韋應物·夏花明
- 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 出自元·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 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 -- 出自唐·王勃·落花落
- 溪橋曉溜浮梅萼,知君系馬巖花落。 -- 出自宋·蘇軾·往富陽新城李節推先行三日留風水洞見待
- 寒梅與凍杏,嫩萼初似麥。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
- 驪山絕望幸,花萼罷登臨。 -- 出自唐·杜甫·驪山
- 云天猶錯莫,花萼尚蕭疏。 -- 出自唐·杜甫·遠懷舍弟穎、觀等
- 殘冰坼玉片,新萼排紅顆。 -- 出自唐·白居易·立春后五日
- ]榮傳錦帳花聯萼,彩動綾袍雁趁行。 -- 出自唐·白居易·聞行簡恩賜章服喜成長句寄之
- 花貪結子無遺萼,燕接飛蟲正哺雛。 -- 出自宋·陸游·初夏閑居
- 殘花滿地無余萼,新筍掀泥已露尖。 -- 出自宋·陸游·春日雜賦
- 凍云傍水封梅萼,嫩日烘窗釋硯冰。 -- 出自宋·陸游·冬晚山房書事
- 望賢余故老,花萼舊池塘。 -- 出自唐·杜牧·華清宮三十韻
- 朝摘桃花紅破萼,莫摘李花繁滿枝,客心浩蕩東風急,把酒看花能幾時。 -- 出自宋·王安石·李花
- 諫院過時榮棣萼,謝庭歸去踏芝蘭。 -- 出自唐·劉禹錫·送國子令狐博士赴興元覲省
- 蒲根抽九節,蓮萼捧重臺。 -- 出自唐·劉禹錫·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齋即事招賓
- 一枝誰不折,棣萼獨相輝。 -- 出自唐·岑參·送薛彥偉擢第東歸
- 新陽力微初破萼,客陰用壯猶相薄。 -- 出自宋·歐陽修·雪
- 逐處間勻高下萼,幾番分破淺深紅。 -- 出自宋·晏殊·海棠
- 梨園明月夜,花萼艷陽晨。 -- 出自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
- 孔懷欣共寢,棣萼幾含芳。 -- 出自唐·李嶠·被
- 有官梅幾許,紅萼未宜簪。 -- 出自宋·姜夔·一萼紅·丙午人日
- 夜涼輕撼薔薇萼。 -- 出自宋·周邦彥·醉落魄/一斛珠
-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 出自唐·李紳·重別西湖
- 稍見燕脂開杏萼,已聞香雪爛梅枝。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清虛同訪李園
- 芳心竟未已,新萼綴枯槎。 -- 出自宋·蘇轍·賦園中所有十首
- 強將絳蠟封紅萼,惟悴無言損玉膚。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玉盤盂二首
-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鳥漸嚶鳴。 -- 出自宋·蘇轍·踏青
- 強將絳蠟封紅萼,憔悴無言損玉膚。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玉盤盂二首〈東武蘇莒公家園中千葉白
- 朱唇淺破桃花萼。 -- 出自宋·張先·醉落魄/一斛珠
- 嫩苞勻點綴,綠萼輕裁剪。 -- 出自宋·李之儀·早梅芳/喜遷鶯
- 桂枝嘗遍折,棣萼更相鮮。 -- 出自唐·權德輿·奉和史館張閣老,以許、陳二閣長愛弟俱為尚
- 綠叢猶覆雪,紅萼已凋風。 -- 出自唐·李端·早春會王逵主人得蓬字
- 雪中尋不見,青萼辨奇才。 -- 出自宋·無名氏·臨江仙·隴首云收天色暮
- 下無一片是花萼。 -- 出自宋·無名氏·鳳凰閣
- 鏤玉香苞酥點萼。 -- 出自宋·無名氏·二色宮桃
- 沙泉流復凍,煙萼坼還韜。 -- 出自宋·梅堯臣·十五日雪三首
- 重來踰七旬,枯萼無復妍。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原甫陪永叔景仁圣徒飲余家題庭中枯菊
- 先春喊山掐白萼,亦異鳥觜蜀客夸。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再拜
- 萱芽開翠穎,杏萼破煙姿。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烏程子著作四首其三早春游南園
- 五王不見留華萼,華萼壞來碑缺落。 -- 出自宋·梅堯臣·感李花
- 大葉與勁干,簇萼密自宜。 -- 出自宋·梅堯臣·和王仲儀楸花十二韻
- 風花不戀枝,脫萼亂翻飛。 -- 出自宋·梅堯臣·十七日和原甫風花偶書
- 壓枝唯恐折,簇萼似難勝。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正仲重臺梅花
- 春物況不晚,杏萼已半紅。 -- 出自宋·梅堯臣·春鳩
- 杏花朱欲綻,梅萼雪將稱。 -- 出自宋·梅堯臣·未晴
- 韡鞾棣開無并萼,邕邕雁去破初行。 -- 出自宋·邵雍·傷二舍弟無疾而化二首
- 芳春調、紅英翠萼,重變新妍。 -- 出自宋·晁補之·綠頭鴨/多麗
- 楊梢青猶未,桃萼紅尚可。 -- 出自宋·晁補之·栽花招泗州叔父
“萼”同音字
- 堨
- 戹
- 砨
- 阨
- 阸
- 匎
- 俄
- 偔
- 僫
- 卾
- 厄
- 吪
- 呃
- 呝
- 咢
- 咹
- 噁
- 噩
- 囮
- 堊
- 堊
- 堮
- 妸
- 妿
- 姶
- 娥
- 娿
- 婀
- 屙
- 岋
- 峉
- 峨
- 峩
- 崿
- 廅
- 惡
- 悪
- 惡
- 愕
- 扼
- 搤
- 搹
- 擜
- 旕
- 枙
- 櫮
- 歞
- 涐
- 湂
- 珴
- 琧
- 皒
- 睋
- 砈
- 砐
- 硆
- 磀
- 礘
- 腭
- 苊
- 莪
- 萼
- 蕚
- 蚅
- 蛾
- 蝁
- 襨
- 覨
- 訛
- 誐
- 諤
- 譌
- 讍
- 訛
- 諤
- 豟
- 軛
- 軶
- 軛
- 迗
- 遌
- 遏
- 遻
- 鄂
- 鈋
- 鈪
- 鋨
- 鍔
- 鑩
- 鋨
- 鍔
- 閼
- 閼
- 頋
- 頞
- 頟
- 額
- 顎
- 顎
- 額
- 餓
- 餩
- 餓
- 騀
- 魤
- 鰐
- 鰪
- 鱷
- 鱷
- 鵈
- 鵝
- 鵞
- 鶚
- 鵝
- 鶚
- 齃
- 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𠱫
- 𤸱
- 𧊜
- 𧒎
- 𨵌
- 𩋊
- 𩚬
- 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