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在第11個字的詩句
萼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郁郁蒼髯真道友,絲絲紅萼是鄉人。 -- 出自宋·蘇軾·三月二十日開園三首
- 風動翠條腰裊娜,露垂紅萼淚闌干。 -- 出自唐·白居易·戲題盧秘書新移薔薇
- 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 -- 出自唐·白居易·戲問山石榴
- 風雨無情,又顛倒、綠苔紅萼。 -- 出自宋·陸游·解連環·淚淹妝薄
- 醉倒欄邊君勿笑,明朝紅萼綴空枝。 -- 出自宋·陸游·山亭觀梅
- 劉侯羽翰秋欲擊,吳侯葩萼春爭披。 -- 出自宋·王安石·和劉貢甫燕集之作
- 翠芽紅粒迸修出,纖趺嫩萼如剪裁。 -- 出自宋·歐陽修·歸鴈亭
- 試藉落英聊共醉,為憐殘萼更攀枝。 -- 出自宋·歐陽修·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陪飲上林院後亭見櫻桃
- 草上紅多枝上稀,芳條綠萼憶來時。 -- 出自宋·歐陽修·和江鄰幾學士桃花
- 霜風棱棱萬木枯,梅花破萼猶含須。 -- 出自宋·秦觀·馬上口占二首
- 江城嘉號木芙蓉,金蕊瓊萼綻蓼風。 -- 出自宋·晏殊·句
- 碧玉熏爐天半立,青蓮花萼霧中開。 -- 出自宋·楊萬里·小箬嶺望見靈山
- 水驛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 出自宋·周邦彥·解連環·怨懷無托
- 欺酒壺冰將送臘,照溪梅萼定先春。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相送使胡
- 香醪溜白蟻,?會縷填花萼。 -- 出自宋·蘇轍·明日復賦
- 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 -- 出自宋·吳文英·解連環·暮檐涼薄
- 且趁禁煙百七,醉殘英余萼。 -- 出自宋·朱敦儒·好事近·春去尚堪尋
- 釵上花開海燕飛,紅繒翦萼蠟粘枝。 -- 出自宋·司馬光·春貼子詞·皇太后閣六首
- 共愛芳菲此樹中,千跗萬萼裹枝紅。 -- 出自唐·司空曙·詠古寺花
- 是時門前大桐樹,爛漫紫萼啼流鶯。 -- 出自宋·梅堯臣·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 此去吾鄉二千里,不看素萼兩三年。 -- 出自宋·梅堯臣·京師逢賣梅花五首
- 酒行守吏摘花至,素艷紫萼繁於裝。 -- 出自宋·梅堯臣·資政王侍郎命賦梅花用芳字
- 誰見小園深雪里,破春一萼更驚人。 -- 出自宋·晁補之·謝王立之送蠟梅五首
- 黃抹柳梢初遍后,紫粘花萼未開前。 -- 出自宋·宋祁·閏正月二十五日送客尋春集裴氏園
- 城中萬枝木芍藥,姚黃一萼得春多。 -- 出自宋·張耒·春日懷淮陽六首
- 昨日梅花猶可攀,今朝殘萼便斕班。 -- 出自宋·陳與義·二十一日風甚明日梅花無在者獨紅萼留枝間甚
- 收拾方橋與蘭漿,待看紅萼慢流中。 -- 出自明·袁宏道·柳浪初正(有僧寄山子)
- 曾見芳春二月時,弱枝繁萼動輝輝。 -- 出自宋·韓維·奉同中道鎖宿南宮思寶奎殿前花樹子
- 新自涇州趁雨移,便開繁萼擁芳枝。 -- 出自宋·文同·和子山種花
- 春隨鬢影,映參差、柳絲梅萼。 -- 出自宋·康與之·漢宮春·云海沈沈
- 一夜春寒夢寐清,柳梢梅萼頗關情。 -- 出自宋·王之道·春雪
- 昨夜小春十月微陽回,綠萼梅蕊早傍南枝開。 -- 出自明·楊慎·詠梅九言(元僧高峰有此作)
- 源水叢花無數開,丹跗紅萼間青梅。 -- 出自唐·徐彥伯·雜曲歌辭·桃花行
- 金華省郎惜佳辰,只持棣萼照青春。 -- 出自唐·獨孤及·同岑郎中屯田韋員外花樹歌
- 火自海門朝帝坐,水從蓮萼佐丁公。 -- 出自宋·陳樸·望江南/憶江南
- 溪北溪南梅樹枝,斬新華萼出疏籬。 -- 出自宋·吳則禮·書事
- 早早歸休,漸過了芳條華萼。 -- 出自宋·方千里·解連環·素封誰托
- 春透交枝才照座,風搖斷萼已飄村。 -- 出自宋·李彌遜·再用粹中韻各賦牡丹梅花二首
- 料天臺不比,人間日月,桃萼紅英暈。 -- 出自宋·楊無咎·探春令·東風初到
- 旋暖薰爐,更自炷、龍津雙萼。 -- 出自宋·楊無咎·解連環·素書誰托
- 花亦念予情不淺,更留殘萼索題詩。 -- 出自宋·吳芾·歸來到紅梅下有感
- 兩兩脊令聽自好,重重華萼見長新。 -- 出自宋·仲并·四老堂詩
- 為覓梢頭一點酸,縹枝紅萼謾闌干。 -- 出自宋·曾協·春至無梅追用前韻一首
- 樓下玉人凝笑,散萬英千萼。 -- 出自宋·洪適·好事近·縹酒頌青春
- 到處葛藤無用處,試尋梅萼亞疏籬。 -- 出自宋·李洪·題羅源驛用馬駒甫韻
- 安石榴開夏已深,動人絳萼綠成陰。 -- 出自宋·李洪·和叔賜對榴花
- 滿路梅花,為誰開遍春風萼。 -- 出自宋·呂勝己·點絳唇·滿路梅花
- 驚初見、小桃枝上,盛開紅萼。 -- 出自宋·趙師俠·滿江紅·露冷天高
- 剪蠟霜前色太深,何如萬萼占春陰。 -- 出自宋·李壁·賦黃香梅絕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時筑樓居將就
- 卷舒萬柄搖蒼煙,香苞芳萼錦綺毓。 -- 出自宋·劉學箕·賓從集藕花堂分韻得園字二十韻
“萼”同音字
- 堨
- 戹
- 砨
- 阨
- 阸
- 匎
- 俄
- 偔
- 僫
- 卾
- 厄
- 吪
- 呃
- 呝
- 咢
- 咹
- 噁
- 噩
- 囮
- 堊
- 堊
- 堮
- 妸
- 妿
- 姶
- 娥
- 娿
- 婀
- 屙
- 岋
- 峉
- 峨
- 峩
- 崿
- 廅
- 惡
- 悪
- 惡
- 愕
- 扼
- 搤
- 搹
- 擜
- 旕
- 枙
- 櫮
- 歞
- 涐
- 湂
- 珴
- 琧
- 皒
- 睋
- 砈
- 砐
- 硆
- 磀
- 礘
- 腭
- 苊
- 莪
- 萼
- 蕚
- 蚅
- 蛾
- 蝁
- 襨
- 覨
- 訛
- 誐
- 諤
- 譌
- 讍
- 訛
- 諤
- 豟
- 軛
- 軶
- 軛
- 迗
- 遌
- 遏
- 遻
- 鄂
- 鈋
- 鈪
- 鋨
- 鍔
- 鑩
- 鋨
- 鍔
- 閼
- 閼
- 頋
- 頞
- 頟
- 額
- 顎
- 顎
- 額
- 餓
- 餩
- 餓
- 騀
- 魤
- 鰐
- 鰪
- 鱷
- 鱷
- 鵈
- 鵝
- 鵞
- 鶚
- 鵝
- 鶚
- 齃
- 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𠱫
- 𤸱
- 𧊜
- 𧒎
- 𨵌
- 𩋊
- 𩚬
- 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