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在第10個(gè)字的詩句
苓在第一十個(gè)字的詩句
- 千金得奇藥,開視皆豨苓。 -- 出自宋·蘇軾·次韻黃魯直見贈(zèng)古風(fēng)二首
- 寄語楊員外,山寒少茯苓。 -- 出自唐·杜甫·路逢襄揚(yáng)楊少府入城,戲呈楊四員外綰
- 煙浦收菰菜,秋山斸茯苓。 -- 出自宋·陸游·臥病雜題
- 將軍散發(fā)去,短劍斸茯苓。 -- 出自宋·陸游·趙將軍
- 寄語山中友,因人送茯苓。 -- 出自宋·陸游·道室夜意
- 悍夫命雄喙,仁將資參苓。 -- 出自宋·文天祥·彭通伯衛(wèi)和堂
- 上有百尺絲,下有千歲苓。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古詩二首上蘇子瞻
- 早晚相隨去,松根有茯苓。 -- 出自宋·黃庭堅(jiān)·戲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
- 法當(dāng)老山林,松根斷茯苓。 -- 出自宋·戴復(fù)古·和山谷上東坡古風(fēng)二首見一朝今取一篇
- 酌此石上泉,餌彼松下苓。 -- 出自宋·賀鑄·曉度黃葉嶺東谷懷寄金陵王居士閑叟
- 每慚公府粟,卻憶故山苓。 -- 出自唐·竇庠·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zèng)(時(shí)予權(quán)知岳州事)
- 下結(jié)九秋霰,流膏為茯苓。 -- 出自唐·李益·罷秩后入華山采茯苓逢道者
- 祖業(yè)存圭竇,年支有伏苓。 -- 出自宋·魏野·和宗人見寄
- 退之亦有云,其猶進(jìn)狶苓。 -- 出自宋·韓維·奉和象之夜飲之什
- 斸石逢云母,栽松長(zhǎng)茯苓。 -- 出自宋·徐照·陳待制五月十四日生朝
- 且與古梅為友,未論茯苓可仙。 -- 出自宋·劉克莊·溪庵種蓻六言八首
- 碧峰委合沓,香蔓垂蓂苓。 -- 出自唐·皎然·和楊明府早秋游法華寺
- 醉里傾荷葉,饑來煮茯苓。 -- 出自明·楊基·雨
- 混石猜良玉,尋苗得茯苓。 -- 出自唐·薛能·華岳
- 蔽山充野,牡丹紅外茯苓甘。 -- 出自宋·王質(zhì)·泛蘭舟·蕭蕭烏帽黃衫
- 松根有至藥,琥珀與茯苓。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
- 千歲已枯死,流膏生茯苓。 -- 出自宋·王之望·上李丈尚書
- 仟圓起瀕死,乃欲進(jìn)豨苓。 -- 出自宋·李流謙·用山谷上東坡韻與馮黎州
- 林屋連蒼弁,松恨長(zhǎng)茯苓。 -- 出自宋·李洪·東嘉倦雨遣興有懷浙右兄弟二十韻
- 臭味略相似,長(zhǎng)松與茯苓。 -- 出自宋·汪莘·訪湯粹
- 石罅移菖歜,松根斸茯苓。 -- 出自宋·陳允平·送中上人游天臺(tái)
- 時(shí)分吾席坐兮,采樵負(fù)苓。 -- 出自宋·何夢(mèng)桂·昨日王德父何昭德回后曝背于庵后大山上甚樂
- 欲引萬古脈,賴君辨豨苓。 -- 出自宋·蒲壽宬·和博古直五首
- 君不見丹溪牧羊兒,服苓餐松入金華。 -- 出自宋·柴元彪·擊壤歌
- 嘉陵雨色青,澹別酌參苓。 -- 出自唐·李洞·將之蜀別友人
- 槿樹成籬落,松脂化茯苓。 -- 出自元·陶宗儀·南村雜賦(六首)
- 為公植桃李,報(bào)國(guó)蓄參苓。 -- 出自明·張以寧·賀禮部王尚書本中二十韻
- 石上生苔蘚,巖阿長(zhǎng)茯苓。 -- 出自宋·石介·游靈泉山寺
- 一徑寒松老,因來采茯苓。 -- 出自宋·劉黻·西際
- 他時(shí)化鶴歸,要斲千年苓。 -- 出自宋·羅公升·送歸使絕句七首
- 黃塵不飛兮白日間,芝苓森森兮風(fēng)露漫漫。 -- 出自宋·連文鳳·招隱吟
- 口甘秦人炙,莫采首陽苓。 -- 出自宋·晁公溯·次韻劉安收惠詩二首
- 雨暖催科斗,云深長(zhǎng)茯苓。 -- 出自宋·戴表元·趙君理約同途不至
- 平皋播馨蘭,廣隰蔭芳苓。 -- 出自宋·高斯得·贈(zèng)道士劉友鶴
- 層波赤鯉不易得,縱有苓箵何所用。 -- 出自宋·林光朝·同張明府游國(guó)清湖
- 青冥不折桂,澗阿甘采苓。 -- 出自宋·劉應(yīng)時(shí)·投魏先輩二首
- 寒緝沼中荷,饑斸松下苓。 -- 出自宋·釋文珦·山居答客問
- 只有樵人識(shí),曾因采茯苓。 -- 出自宋·宋無·南峰宴坐僧
- 藝植便應(yīng)彌九畹,孰知苓藿與詹糖。 -- 出自宋·蘇籀·蒔蘭一首
- 虬龍?jiān)齐H頂,龜鳥土中苓。 -- 出自宋·薛嵎·山中古松
- 喬松數(shù)十丈,下有千歲苓。 -- 出自宋·曾季貍·靈谷山
- 政似月中桂,不比首陽苓。 -- 出自宋·張九成·魯直上東坡古風(fēng)坡和之因次其韻
- 愛竹留新筍,看松養(yǎng)茯苓。 -- 出自明·朱權(quán)·紹熙辛亥歲遷居星洲述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