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舉國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 出自唐·李白·感遇其一
- 誰云秦軍眾,摧卻魯連舌。 -- 出自唐·李白·別魯頌
- 胡為設方丈,養此膚寸舌。 -- 出自宋·蘇軾·到官病倦未嘗會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 流傳后世人,談笑資口舌。 -- 出自宋·蘇軾·游杭州山
- 楚些難招去干魂,正令舌在向誰論? -- 出自宋·陸游·書感
- 春鳥雖儳言,春盡能齰舌,秋蚓與寒螿,亦各知時節。 -- 出自宋·陸游·聞百舌
- 哀哉堂堂七尺身,正坐舌端成業境。 -- 出自宋·陸游·坐客有談狄魚眼眶之美者感嘆而作
- 豈無策議獻人主,扼持舌在口已膠。 -- 出自宋·歐陽修·送子野
- 區區自其下,顧肯掛牙舌。 -- 出自唐·韓愈·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后二首
- 混融庵中的的意,笑我舌本空崔巍。 -- 出自宋·范成大·游仰山謁小釋迦塔,訪孚惠二王遺跡,贈長老
- 誰謂黃鐘管,化為君子舌。 -- 出自唐·孟郊·投所知
-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 出自宋·文天祥·正氣歌
- 屠龍真強言,奔馬不及舌。 -- 出自宋·黃庭堅·再和答為之
- 君思揚雄吒,何似張儀舌。 -- 出自宋·黃庭堅·再和答為之
- 文章寄呻吟,講授費頰舌。 -- 出自宋·黃庭堅·林為之送筆戲贈
- 滿甌泛春風,詩味生牙舌。 -- 出自宋·黃庭堅·碾建溪第一奉邀徐天隱奉議并效建除體
- 清凈耳觀絕弦琴,廣長舌相無生曲。 -- 出自宋·白玉蟾·景德觀枕流
- 這般情與味,啞子咬破舌。 -- 出自宋·白玉蟾·鍊丹不成
- 喧嘩不入耳,讒佞不掛舌。 -- 出自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
- 水鳥歌婦女,衣襟便佞舌。 -- 出自唐·陸龜蒙·句
- 盡醉兩忘言,誰能作天舌?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酒中十詠·酒尊
- 副本能傳幸一觀,口誦舌搖徒囁囁。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奉和永叔謝王尚書惠牡丹
- 一冬常噤默,乘春何多舌。 -- 出自宋·梅堯臣·百舌
- 我無喜可報,煩爾弄觜舌。 -- 出自宋·梅堯臣·直宿廣文舍下
- 食此無珍言,哀哉口與舌。 -- 出自宋·邵雍·秋懷三十六首
- 正{左女右欶}簧為舌,初新金作衣。 -- 出自宋·邵雍·流鶯吟
- 唇亡欲誰語,竟死猶結舌。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閻秀才漢臣食兔
- 忠臣鋸解頭,文士刀抉舌。 -- 出自宋·陳著·次韻觀弟避難
- 我兒在山南,百書饒苦舌。 -- 出自宋·陳著·次韻瀹留避地有憶欲歸因用前韻示之
- 關張不終身,儀秦亦無舌。 -- 出自宋·陳著·代范景山和弟觀韻
- 中懷著而必見兮,卷蘭舌而交信。 -- 出自宋·張耒·惠別
- 宜乎今古惑昧者,搖擺舌吻歸之仙。 -- 出自宋·王令·八檜圖
- 每聽浮競言,喉中似無舌。 -- 出自唐·曹鄴·成名后獻恩門
- 一鳥豈無年,百計但有舌。 -- 出自宋·毛滂·送徐天隱判官
- 至道不在言,至言不在舌。 -- 出自宋·魏野·別同州陳太保
- 簿領裝懷筆擁塵,經年舌強不論文。 -- 出自宋·韓元吉·曾豐惠文編
- 英雄桎足歸羅網,辯士舌端空來往。 -- 出自明·袁宏道·淮陰侯祠(淮陰云:“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萬言萬當不如默,視吾舌存政須訥。 -- 出自宋·方岳·題訥齋
- 師今何方去,更吐廣長舌。 -- 出自宋·方岳·夢有餉予寶器一奩者曰僧某甲入寂奉以別也一
- 看盡此夕風光,空勞筆舌,妙景如何說。 -- 出自元·尹志平·無俗念 大安山棲云觀中秋賞月
- 流傳後世人,談笑資口舌。 -- 出自宋·并敘·和子瞻自凈土步至功臣寺
- 趙州無佛性,豐干太饒舌。 -- 出自宋·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
- 那知胸次重風鑒,不放舌端輕月評。 -- 出自宋·曾豐·贈相士曾邵
- 自謂取功名,焉能由筆舌。 -- 出自宋·文同·俠客行
- 哀哉半菽氓,罪歲同一舌。 -- 出自宋·洪邁·春社齋禁連雨不止賦呈夢得
- 曉突無青煙,饑唇閟殭舌。 -- 出自宋·強至·京華對雪
- 久而見交心,中不容間舌。 -- 出自宋·強至·寄純甫
- 端知脊梁只似鐵,想見舌本長如雷。 -- 出自宋·吳則禮·懷子蒼
- 治具有罅漏,詎容惜捫舌。 -- 出自宋·陳造·次韻袁憲閱兵許浦
- 僧居本靜閒,群鳥爭囀舌。 -- 出自宋·陳瓘·廬山詩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