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在第1個字的詩句
翠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翠微高處,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陽。 -- 出自·吳文英·惜黃花慢·菊
- 翠娥執手送臨歧,軋軋開朱戶。 -- 出自宋·柳永·采蓮令·月華收
- 翠蛾輕斂意沉吟,沾襟,無人知此心。 -- 出自五代·孫光憲·河傳·花落
- 翠鈿曉寒輕,獨倚秋千無力。 -- 出自宋·楊冠卿·如夢令·滿院落花春寂
-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 出自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 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 -- 出自宋·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 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曲闌斜轉小池亭。 -- 出自宋·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 -- 出自宋·晏殊·踏莎行·小徑紅稀
- 翠葉吹涼,玉容消酒,更灑菇蒲雨。 -- 出自宋·姜夔·念奴嬌·鬧紅一舸
-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 出自·李白·慈姥竹
-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 -- 出自唐·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 翠袖倚風縈柳絮,絳唇得酒爛櫻珠。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翠鬟聊著小詩纏。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翠鬟斜幔云垂耳。 -- 出自宋·蘇軾·菩薩蠻·翠鬟斜幔云垂耳
- 翠颭紅輕。 -- 出自宋·蘇軾·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
- 翠壁下無路,何年雷雨穿。 -- 出自宋·蘇軾·潭
- 翠葉紛下垂,婆娑綠鳳尾。 -- 出自宋·蘇軾·巫山
- 翠蛾羞黛怯人看。 -- 出自宋·蘇軾·江神子/江城子 孤山竹閣送述古
- 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韓婦。 -- 出自宋·蘇軾·古纏頭曲
- 翠筒初裹棟,薌黍復纏菰。 -- 出自宋·蘇軾·皇太后閣六首
- 翠管銀罌傳故事,金花彩勝作新年。 -- 出自宋·蘇軾·皇太后閣六首
- 翠輿黃繖何時幸,畫鷁飛鳧盡日橫。 -- 出自宋·蘇軾·皇太后閣六首
- 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搖落。 -- 出自宋·蘇軾·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獨酌
- 翠華一去掩方床。 -- 出自宋·蘇軾·華清引·平時十月幸蘭湯
- 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 -- 出自宋·蘇軾·次韻奉和錢穆父蔣潁叔王仲至詩四首
- 翠栝東南美,近生神岳陰。 -- 出自宋·蘇軾·王仲至侍郎見惠稚栝種之禮曹北垣下今百余日
- 翠浪舞翻紅罷亞,白云穿破碧玲瓏。 -- 出自宋·蘇軾·登玲瓏山
- 翠袖爭浮大白,皂羅半插斜紅。 -- 出自宋·蘇軾·西江月 坐客見和復次韻
- 翠鳳舊依山硉兀,清泉長與世窮通。 -- 出自宋·蘇軾·周公廟廟在岐山西北八九里廟后百許步有泉依
- 翠色冷光何所似,墻東鬒發墮寒鴉。 -- 出自宋·蘇軾·謝宋漢杰惠李承晏墨
- 翠石如鸚鵡,何年別海堧。 -- 出自宋·蘇軾·中隱堂詩(SS〗并敘)
-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 -- 出自宋·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 翠簾垂。 -- 出自宋·李清照·訴衷情·夜來沈醉卸妝遲
-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 出自唐·杜甫·解悶十二首
- 翠華擁英岳,螭虎啖豺狼。 -- 出自唐·杜甫·壯游
- 翠柏深留景,紅梨迥得霜。 -- 出自唐·杜甫·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
- 翠虛捎魍魎,丹極上鹍鵬。 -- 出自唐·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 翠柏苦猶食,晨霞高可餐。 -- 出自唐·杜甫·空囊
- 翠石俄雙表,寒松竟后凋。 -- 出自唐·杜甫·哭王彭州掄
- 翠華卷飛雪,熊虎亙阡陌。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 翠眉縈度曲,云鬢儼分行。 -- 出自唐·杜甫·數陪李梓州泛江,有女樂在諸舫,戲為艷曲二
- 翠牙穿裛槳,碧節上寒蒲。 -- 出自唐·杜甫·過南岳入洞庭湖
- 翠深開斷壁,紅遠結飛樓。 -- 出自唐·杜甫·曉望白帝城鹽山
- 翠旗澹偃蹇,云車紛少留。 -- 出自唐·杜甫·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驪山溫湯之東有龍湫
- 翠干危棧竹,紅膩小湖蓮。 -- 出自唐·杜甫·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 翠屏宜晚對,白谷會深游。 -- 出自唐·杜甫·白帝城樓
- 翠華森遠矣,白首颯凄其。 -- 出自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
- 翠衿渾短盡,紅觜漫多知。 -- 出自唐·杜甫·鸚鵡(一作翦羽)
- 翠竹千尋上薜蘿。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翠竹千尋上薜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