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在第11個字的詩句
穴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昔司馬子長登會稽,探禹穴,不遠千里;而李太白亦以七澤之觀至荊州。 -- 出自宋·蘇軾·鳳翔八觀(并敘)
- 鵬礙九天須卻避,兔藏三穴莫深憂。 -- 出自唐·杜甫·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羅者久取
- 漢苑風煙吹客夢,云臺洞穴接郊扉。 -- 出自唐·李商隱·令狐八拾遺見招送裴十四歸華州
- 圣朝好生貸孥戮,還爾舊穴遼天東。 -- 出自宋·陸游·醉歌
- 苔蝕秦碑亡舊刻,龍歸禹穴護遺書。 -- 出自宋·陸游·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
- 急呼五百具畚鍤,欲掀窟穴窮腥臊。 -- 出自宋·陸游·齋中夜坐有感
- 秦篆舊碑荒草棘,禹書遺穴慘風煙。 -- 出自宋·陸游·天涼時往來湖山間有作
- 北渡長淮霜入屨,南窺禹穴塵生袂。 -- 出自宋·秦觀·夜坐懷莘老司諫
- 草隱月崖垂風尾,風生陰穴帶龍腥。 -- 出自宋·秦觀·和孫莘老游龍洞寄孫傅師
- 有鳥有鳥名為鸮,深藏孔穴難動搖。 -- 出自唐·元稹·有鳥二十章
- 求之時代不可知,千痕萬穴如星離。 -- 出自唐·韋應物·寇季膺古刀歌
- 頹然遠嶺垂澗壑,豁然洞穴通煙霞。 -- 出自宋·蘇轍·方筑西軒穿地得怪石
- 不駕使車開漢關,不棲巖穴煉金丹。 -- 出自宋·司馬光·和張伯常賀遷資政
- 有龍接之自巃嵸,恐是鞏穴王鮪公,皮骨始蛻形猶蒙。 -- 出自明·劉基·題群龍圖
- 乍聽絲聲似竹聲,又疑丹穴九雛驚。 -- 出自唐·權德輿·雜興五首
- 天地蝸牛蠻觸待,功名蟻穴槐安相。 -- 出自宋·無名氏·滿江紅·買得青山
- 未浮洞庭沅湘去,還探禹穴希馬遷。 -- 出自宋·梅堯臣·送閻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 物敗誰可必,鈍老而狡夭,穴蟻不囓人,其命常自保。 -- 出自宋·梅堯臣·捫虱得蚤
- 一朝車輪翅墮地,狐鼠入穴梟黨烹。 -- 出自宋·梅堯臣·擬韓吏部射訓狐
- 五色五蛇時往來,野鼠不穴墳上土。 -- 出自宋·梅堯臣·贈陳孝子庸
- 千里歸大梁,玉笙聞{上穴下叫}窕。 -- 出自宋·梅堯臣·汴堤鶯
- 楓葉紫斕斒,蓼花紅{上穴去點下彔}{上四下欶}。 -- 出自宋·王禹偁·送朱九齡
- 熊虎可避蝱可驅,覆巢熏穴意何如。 -- 出自宋·陳師道·送杜侍御純陜西轉運
- 吳蟹沈波秋稻富,海魚藏穴夜潮平。 -- 出自宋·宋祁·送貴溪尉周懿文先輩
- 腥鱗頑鬣兮更披猖,城居穴處兮亂厥常。 -- 出自宋·張耒·逐蛇:
- 豈惟俘斬復境土,誓剖巢穴窮卵胎。 -- 出自宋·張耒·送畢公叔奉詔赴陜西
- 非唯喧呼亂人耳,漸恐巢穴妨人居。 -- 出自宋·王令·春風
- 功在龍津看雨施,風行金穴見錢流。 -- 出自宋·韓元吉·故提點判院魏公挽詞
- 緣源散討不知極,但見洞穴爭嵚嵌。 -- 出自宋·韓維·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
- 變化靈蹤亦可疑,玲瓏數穴似仇池。 -- 出自宋·方信孺·龍窟
- 賊平身歸竊兒去,夜宿陶穴如生墳。 -- 出自明·李東陽·花將軍歌
- 魚躍滄波風裊裊,鳳飛丹穴月沉沉。 -- 出自宋·陳普·鼓瑟
- 輕云卷盡天日明,容光竅穴無潛形。 -- 出自宋·楊時·贈別蔡武子被誣得釋赴泉州錄參
- 卻笑商顏園與綺,苦矜巖穴事高皇。 -- 出自宋·胡銓·次李參政吏隱堂韻為昌化守陳仲平題
- 雖有廟堂能格帝,更求巖穴與談天。 -- 出自宋·晁說之·再和
- 更慈幃、喜見鳳將雛,添丹穴。 -- 出自宋·劉克莊·滿江紅·江左惟公
- 一事可紓存沒恨,即今丹穴有雙雛。 -- 出自宋·劉克莊·挽鄭令人二首
- 近習星文兼賣卜,每尋洞穴不赍糧。 -- 出自宋·劉克莊·道士
- 二客穿傍垂漢史,三良臨穴見秦詩。 -- 出自宋·劉克莊·和方時父
- 風浪送帆時一快,魚龍潛穴不須驅。 -- 出自宋·周必大·陳宰有詩來迎次韻
- 五岳煙霞連不斷,三山洞穴去應通。 -- 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 曾是先朝受恩者,因探禹穴涕漣如。 -- 出自宋·楊億·宣召赴龍圖閣觀太宗御書應製
- 暫住梁園慵獻賦,因經禹穴便探書。 -- 出自宋·楊億·諸暨簿張慈
- 去年一炬燒維揚,丹鳳徒穴仍南翔。 -- 出自宋·劉子翚·胡兒莫窺江
- 云山悵望一回首,虎豹出穴哀猿號。 -- 出自宋·劉子翚·同翁士特李似表謁巽伯少卿因作醉歌
- 指點長柯向東去,不知銀穴又非真。 -- 出自宋·王之道·游毛公洞六首
- 三椎之下穴一雙,二豎據穴名膏肓。 -- 出自元·楊維楨·艾師行,贈黃中子
- 過盡頑疆亂石堆,繡山一穴忽天開。 -- 出自清·查慎行·繡山巖
- 日日思量到此間,先知巽穴下南山。 -- 出自唐·李夔·題墓石
- 愿得貔貅十萬兵,犬戎巢穴一時平。 -- 出自宋·李師中·韓魏公席上為官妓賈愛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