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在第1個字的詩句
登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 出自唐·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 出自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
-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 出自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登車宿遷北,萬頃鋪瓊田。 -- 出自宋··宿遷道中遇雪
-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登龍有直道,倚玉阻芳筵。 -- 出自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登艫望遠(yuǎn)水,忽見滄浪枻。 -- 出自唐·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權(quán)顧二侯
- 登崖獨立望九州,陽春欲奏誰相和。 -- 出自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 登高望四海。 -- 出自唐·李白·古風(fēng)其三十九
- 登高丘,望遠(yuǎn)海。 -- 出自唐·李白·登高丘而望遠(yuǎn)
- 登高丘而望遠(yuǎn)海,六鰲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 出自唐·李白·登高丘而望遠(yuǎn)
- 登高望戎虜。 -- 出自唐·李白·古風(fēng)其十四
- 登鸞車,侍軒轅,遨游青天中,其樂不可言。 -- 出自唐·李白·飛龍引
-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 出自唐·李白·游敬亭寄崔侍御 (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
- 登高覽萬古,思與廣成鄰。 -- 出自唐·李白·送岑徵君歸鳴皋山
- 登高望山海,滿目悲古昔。 -- 出自唐·李白·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
- 登高望遠(yuǎn)海,召客得英才。 -- 出自唐·李白·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
- 登艫美清夜,掛席移輕舟。 -- 出自唐·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 登樓送遠(yuǎn)目,伏檻觀群峰。 -- 出自唐·李白·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
- 登眺餐惠風(fēng),新花期啟發(fā)。 -- 出自唐·李白·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岳僧方外
- 登朝若有言,為訪南遷賈。 -- 出自唐·李白·贈常侍御
- 登舟既虎嘯,激水方龍戰(zhàn)。 -- 出自唐·李白·觀佽飛斬蛟龍圖贊
- 登岳眺百川,杳然萬恨長。 -- 出自唐·李白·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 登臺坐水閣,吐論多英音。 -- 出自唐·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
- 登華不注峰。 -- 出自唐·李白·古風(fēng)其二十
- 登高望浮云,仿佛如舊丘。 -- 出自唐·李白·贈崔郎中宗之 時謫官金陵
-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登臨不用怨斜暉。 -- 出自宋·蘇軾·定風(fēng)波·與客攜壺上翠微
- 登高忽惆悵,千載意有偶。 -- 出自宋·蘇軾·峴山
-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勝。 -- 出自宋·蘇軾·真興寺閣
- 登山刻石頌功烈,后者無繼前無偶。 -- 出自宋·蘇軾·石鼓
- 登樓一長嘯,使君安在哉。 -- 出自宋·蘇軾·送鄭戶曹
- 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 -- 出自宋·蘇軾·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
- 登臨不得要,萬象各偃蹇。 -- 出自宋·蘇軾·僧清順新作垂云亭
- 登城望麰麥,綠浪風(fēng)│舞。 -- 出自宋·蘇軾·答郡中同僚賀雨11111111
-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見烏帽出復(fù)沒。 -- 出自宋·蘇軾·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于鄭州西門之外
- 登山作重九,蠻菊秋未花。 -- 出自宋·蘇軾·丙子重九二首
- 登皰更作器,何以免屠刲。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登庖更作器,何以免屠刲。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登臨得佳句,江白照湖淥。 -- 出自宋·蘇軾·袁公濟(jì)和劉景文登介亭詩復(fù)次韻答之
- 登高望云海,醉覺三山傾。 -- 出自宋·蘇軾·和陶九日閑居
- 登城望麰麥,綠浪風(fēng)掀舞。 -- 出自宋·蘇軾·答郡中同僚賀雨
- 登嶺勢巍巍,蓮峰太華齊。 -- 出自宋·蘇軾·半山亭
- 登臨偶自寫,激越蕩乾坤。 -- 出自宋·蘇軾·阮籍嘯臺?在尉氏?
- 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 -- 出自唐·杜甫·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 登壇名絕假,報主爾何遲。 -- 出自唐·杜甫·有感五首
- 登臨多物色,陶冶賴詩篇。 -- 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 登陸將首途,筆札枉所申。 -- 出自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 登階捧玉冊,峨冕耿金鐘。 -- 出自唐·杜甫·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