甍在第2個(gè)字的詩(shī)句
甍在第二個(gè)字的詩(shī)句
- 朱甍半光炯,戶牖粲可數(shù)。 -- 出自唐·杜甫·法鏡寺
- 飛甍鱗次兮在下。 -- 出自唐·王維·登樓歌
- 飛甍映宮樹。 -- 出自唐·王維·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lè)賢詩(shī)應(yīng)制
- 飛甍臨萬(wàn)井,伏檻出垂楊。 -- 出自宋·歐陽(yáng)修·雙桂樓
- 朱甍碧瓦何從得,疑有陰兵夜助成。 -- 出自宋·秦觀·和書天慶觀賀秘監(jiān)堂三首
- 連甍豈一拱,眾干如千尋。 -- 出自唐·李世民·初春登樓即目觀作述懷
- 軒甍飾通逵。 -- 出自南北·謝靈運(yùn)·君子有所思行
- 攢甍斗拱無(wú)斤跡,根癭聯(lián)懸同素壁。 -- 出自唐·盧綸·蕭常侍癭柏亭歌
- 飛甍斤斧聲未絕,翠柏栽培影初遍。 -- 出自宋·蘇轍·游城西集慶園
- 繡甍結(jié)飛霞。 -- 出自南北·鮑照·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
- 朱甍碧樹鶯聲曉。 -- 出自宋·賀鑄·菩薩蠻·朱甍碧樹鶯聲曉
- 雕甍揭長(zhǎng)簾,下容十客筵。 -- 出自宋·賀鑄·寄題栗亭縣名嘉亭
- 飛甍出萬(wàn)屋,地絕無(wú)纖塵。 -- 出自宋·曾鞏·聞喜亭
- 云甍鳥跂。 -- 出自南北·謝朓·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yīng)詔詩(shī) 七
- 飛甍夾馳道。 -- 出自南北·謝朓·隋王鼓吹曲 入朝曲
- 云甍蔽層嶠。 -- 出自南北·謝朓·和蕭中庶直石頭詩(shī)
- 雕甍鵬翅張。 -- 出自南北·庾信·登州中新閣詩(shī)
- 云甍出萬(wàn)家,臥覽皆已遍。 -- 出自唐·宋之問(wèn)·郡宅中齋
- 甍甍勿久恃,會(huì)有東方白。 -- 出自宋·梅堯臣·聚蚊
- 高甍巨桷壓城闉,平視如將七澤吞。 -- 出自宋·張耒·竟陵夢(mèng)野亭在子城西南角一目而盡云夢(mèng)之野最
- 朱甍碧瓦照孤城,杖屨翛然野色清。 -- 出自宋·楊時(shí)·和席季成游金鑾寺
- 朱甍碧瓦市廛遠(yuǎn),繞舍泉啼山復(fù)橫。 -- 出自宋·葛立方·胡樞橫山堂
- 朱甍突兀倚云寒,潮打孤城寂寞還。 -- 出自宋·汪元量·浙江亭和徐雪江
- 高甍通散騎,復(fù)道駕蓬萊。 -- 出自唐·楊師道·中書寓直詠雨簡(jiǎn)褚起居上官學(xué)士
- 飛甍夾御溝,曲臺(tái)臨上路。 -- 出自唐·袁朗·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 雕甍刻桷出煙霞,萬(wàn)瓦參差鵬翼截。 -- 出自宋·滕宗諒·白云樓
- 丹甍煜孤飛,靈景邈四周。 -- 出自宋·石延年·寄題上虞蘇簿凝虛館
- 雕甍畫棟對(duì)群山,遠(yuǎn)目增明盡日看。 -- 出自宋·阮閱·郴江百詠并序·真仙亭
- 雕甍華棟照晴空,更憶檐前十八公。 -- 出自宋·林季仲·又用前韻二首
- 飛甍立嶕峣,才去天尺五。 -- 出自宋·鄭清之·江漢亭百韻
- 飛甍納余輝,丹雘粲以繁。 -- 出自宋·呂同老·龍泉寺納涼
- 云甍澄顥氣,綺井激回光。 -- 出自宋·劉筠·宣曲二十二韻
- 瑤甍軒鳳羽,云島壓鰲顛。 -- 出自宋·宋庠·庚午春觀新進(jìn)士錫宴瓊林苑因書所見
- 緣甍方盼轉(zhuǎn),入幌忽縈盈。 -- 出自宋·張镃·對(duì)雪
- 朱甍昔峨峨,碧草今曼曼。 -- 出自宋·林景熙·陳子植草廬成求予賦
- 朱甍碧瓦粉墻圍,花舫回光洞戶輝。 -- 出自宋·陳巖·新城精舍
- 飛甍明落日,巨棟掛斜虹。 -- 出自宋·傅察·清微亭分韻得空字
- 飛甍枕榛臺(tái),繚繞寒蕪城。 -- 出自宋·關(guān)景仁·鳧鹥亭
- 危甍連綺百千株,人去鶯飛半朵無(wú)。 -- 出自宋·李龍高·綠珠樓
- 飛甍面面枕冰霜,云抵輕紗月抵窗。 -- 出自宋·李龍高·梅亭
- 連甍珠閣迷仙閬,幾處星樓接絳河。 -- 出自宋·宋咸·上元
- 民甍函鼓舞,禁堞強(qiáng)崩離。 -- 出自宋·蘇舜元·地動(dòng)聊句
- 朱甍倚霄漢,倒影魚龍?bào)@。 -- 出自宋·唐文若·登金山
- 連甍集紫煙,開窗俯洪濤。 -- 出自宋·王阮·洞庭題詠十一首·廣福上真宮
- 飛甍郁崢嶸,萬(wàn)井交錯(cuò)綜。 -- 出自宋·鄭伯熊·黃巖縣樓
- 高甍垂新草,凋楊拂古丘。 -- 出自明·蔡汝楠·荊州雜詩(shī)七首
- 飛甍遙望如平樂(lè),曲巷相逢似狹斜。 -- 出自明·劉繪·元夕同雜賓里中觀放煙火
- 飛甍承寶蓋,列牖轉(zhuǎn)瑤環(huán)。 -- 出自明·馬汝驥·承光殿
- 朱甍螢影度,璧月綺疏流。 -- 出自明·湯儒·玉階怨
- 飛甍凌褵出,紺字橫林奐。 -- 出自明·王璲·和韻虎丘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