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在第13個字的詩句
瓢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安得夢隨霹靂駕,馬上傾倒天瓢翻。 -- 出自宋·蘇軾·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
- 拂帽村簾夸酒好,為君聊解一瓢嘗。 -- 出自宋·黃庭堅·同孫不愚過昆陽
- 城中黑潦,村中黃嘹,人都道天瓢翻了。 -- 出自宋·無名氏·鵲橋仙 大雨 以上二首見靜齊至正直記卷三,
- 便令剝錦煮荊玉,甘脆不道簞瓢空。 -- 出自宋·梅堯臣·韓持國再遺洛中斑竹筍
- 須記長傳一經訓,雖貧莫改飲瓢歡。 -- 出自宋·梅堯臣·送弟赴和州幕
- 終藉精忱起靈蟄,鶴驂帶得夜瓢還。 -- 出自宋·陳著·次韻盧致遠祈雨喜應
- 白發飄蕭一病翁,暮年身世藥瓢中。 -- 出自宋·陳與義·芙蓉
- 客少不嫌三徑濕,年豐休漢一瓢清。 -- 出自唐·朱長文·次韻俞子文南軒雨后
- 草深門巷,故人車馬蕭條,等閑瓢棄樽無綠。 -- 出自元·白樸·石州慢 丙寅九日,期揚翔卿不至,書懷用少
- 欲呼明月海上來,照把長生一瓢酒。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陽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 樵子獻花簪帽重,山靈供水入瓢清。 -- 出自宋·劉克莊·與客登壺山絕頂
- 分無玉甌囊古錦,病渴文園只瓢飲。 -- 出自宋·葛立方·瓢飲亭
- 東海水,枯沃焦,神工無處尋天瓢。 -- 出自元·楊維楨·送鄧煉師祁雨歌
- 鐘鼎無心時節異,山林有味簞瓢足。 -- 出自宋·李洪·滿江紅·梅雨成霖
- 江夏仙人有仙骨,卓爾拔俗甘瓢簞。 -- 出自宋·樓鑰·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
- 不是賢侯任吾恥,未容陋巷樂瓢簞。 -- 出自宋·趙蕃·呈潘潭州十首
- 富方煉炭貧牛衣,上下升沈總瓢忽。 -- 出自宋·岳珂·浩歌行
- 暑際直當磐石坐,渴來自引懸瓢掬。 -- 出自宋·劉子寰·滿江紅·云壑飛泉
- 古甃澄泓照膽清,畫龍壁上掛瓢輕。 -- 出自宋·董嗣杲·杯泉
- 脫去朝衣出禁天,武陵山色識瓢仙。 -- 出自宋·張埴·辛未寇萊公祠
- 潔蠲牢醴薦芬馨,愿借英靈一瓢水。 -- 出自宋·劉宰·賽龍謠寄陳倅校書兼呈黃堂
- 畎畝孤心老未衰,一籬瘦菊一瓢詩。 -- 出自宋·林景熙·答唐玉潛
- 誰與馮夷作戲劇,貝闕驅入神瓢翻。 -- 出自宋·林景熙·荷珠
- 能作春霆啟幽蟄,終身我亦巷瓢顏。 -- 出自宋·方回·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
- 黃金易求此樂少,野人何計簞瓢空。 -- 出自宋·潘從大·疏齋用前韻記響山之游依韻奉答
- 秋暮如京歲暮還,春來更墮藥瓢間。 -- 出自宋·錢時·登蜀阜二首
- 老我躋攀興不淺,醉吟拍拍詩瓢滿。 -- 出自宋·史彌寧·六亭
- 蘇秦嘗佩六國印,許由還厭一瓢風。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陋巷顏回獨屢空,生涯惟在一瓢中。 -- 出自宋·宋沆·食米倉
- 梧桐一葉炎官老,雷車轆轆天瓢倒。 -- 出自元·汪克寬·秋后雨
- 下民方憂涸轍鮒,上帝許借天瓢漿。 -- 出自明·九皋聲公·龍掛
- 鼓聲冬冬未徹鳴,紙錢灰濕天瓢傾。 -- 出自明·張璨·社廟觀巫師降神
- 白波翻空海水立,銀河落地天瓢傾。 -- 出自明·朱友諒·周玄初禱雨詩
- 此松畫本得何處,元是公家掛瓢樹。 -- 出自明·莊昶·蒼松為許志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