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在第4個字的詩句
牒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安用隨牒東復西,獻諛耐辱希階梯;初無公論判涇渭,徒使新貴矜云泥。 -- 出自宋·陸游·放歌行
- 少隨官牒嗟無策,晚脫朝衫喜自由。 -- 出自宋·陸游·林間書意
- 浪名隨牒吏,實似打包僧。 -- 出自宋·陸游·五鼓
- 玉函怪牒鎖靈篆,紫洞香風吹碧桃。 -- 出自唐·杜牧·贈李處士長句四韻
- 手持官牒出神皋,迎客遙知賀酒醪。 -- 出自宋·王安石·送郊社朱兄除郎東歸
- 詳觀記牒。 -- 出自南北·謝靈運·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詩
- 一昨隨牒來,六月阻歸省。 -- 出自元·元好問·出京
- 彌年賓牒嘆離居,始得還家奉板輿。 -- 出自宋·宋祁·奉檄漢上和兄長廷評喜于邂逅
- 三年宦牒托東侯,旌蕩危心斛貯愁。 -- 出自宋·宋祁·三年
- {氵公}牒懵浮賤。 -- 出自南北·江淹·雜體詩 顏特進延之侍宴
- 匡衡沿牒朝廷遠,王粲從軍幕府閒。 -- 出自宋·韓維·長安留別七弟兼簡劉郎
- 八日發牒之后,俄而開霽,雨畫夜畢。 -- 出自元·尹志平·江城子 西山之通仙觀,卜以重陽作醮。前數
- 昨聞府牒下,今見里胥來。 -- 出自清·曾國藩·里胥
- 挈家隨牒一陽初,視險如夷舟當車。 -- 出自宋·曾豐·赴瓊州次大蓼灘風雨交作寒未艾也其勢欲雪
- 打包隨牒跡,豈料適相逢。 -- 出自宋·曾豐·再游南華臨出門書記妙瑩獻絕句索留題賦兩篇
- 只今隨牒廣之南,彼大庾山吾畫笥。 -- 出自宋·曾豐·曾德禮墨梅竹篆隸皆精歲在己未示似墨梅酬價
- 轉蓬隨牒入番愚,中土交游愈見疏。 -- 出自宋·曾豐·自廣歸至南康與蔡承之黎夏卿劉成叟相見
- 互隨宦牒往來次,俱在梅頭南北間。 -- 出自宋·曾豐·贈郭雄李
- 名符瑞牒,色應金方。 -- 出自隋·佚名·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
- 山鬼投牒何敬恭,天女問法尤豐茸。 -- 出自宋·劉克莊·題龍眠十八尊者
- 自憐隨牒東南奔,假道因得登龍門。 -- 出自宋·劉子翚·法石見李漢老參政
- 珍圖瑞牒。 -- 出自宋·趙彥端·瑞鶴仙·氣佳哉壽域
- 聞說度牒朝夕到,并除頷下髭髯。 -- 出自宋·鄒浩·臨江仙·有個頭陀修苦行
- 半生宦牒絆閑身,老惜跳丸過眼頻。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和韓知剛見始之什
- 推移隨牒紅塵里,試問幾時肩息。 -- 出自宋·京鏜·水龍吟·推移隨牒紅塵里
- 赤圖綠牒文字古,空桑孤竹音調希。 -- 出自宋·汪莘·群玉堂即事
- 自隨官牒卻居間,樵叟漁童慣往還。 -- 出自宋·程公許·季夏郊墅即事
- 吾宗譜牒祖通義,蟬聊到公十五世。 -- 出自宋·程公許·壽延邁叔祖
- 百年史牒記金匱,木腳東廊果何地。 -- 出自宋·岳珂·徽宗皇帝讀閣支降御筆贊
- 矧預瑤牒,登玉階,而寄宗國之懷者耶。 -- 出自宋·岳珂·趙德麟召還詩帖贊
- 半生隨牒落州縣,莫年結綬來神皋。 -- 出自宋·王炎·九日登寶叔塔同游者楊大著李校書馮正字曾著
- 冒榮初牒無三最,寧是朝家予告人。 -- 出自宋·宋庠·小疾請告
- 中天秘牒河龍負,上路鳴鐃笮馬馳。 -- 出自宋·宋庠·送龍圖燕待制出守梓潼
- 亦賞隨牒作小史,亦賞建纛稱元戎。 -- 出自宋·項安世·高風臺歌
- 無煩移牒水仙王,徑寫新篇就印章。 -- 出自宋·張镃·太平印歌
- 國貧僧牒賤,邊病檄書忙。 -- 出自宋·樂雷發·時事
- 我初受牒頗激昂,匹馬朝朝踏殘月。 -- 出自宋·孔武仲·廣津倉檢視斛斗
- 凌晨訟牒如山積,呵手移時為破除。 -- 出自宋·陳宓·延平得雪
- 試將圖牒為考訂,山中記載皆班班。 -- 出自宋·傅烈·浮碇岡
- 王孫隨牒遠,婺女隱云深。 -- 出自宋·何耕·自合江亭過渡觀趙穆仲園亭
- 漢廷玉牒先多士,數盡慈恩只一人。 -- 出自宋·林亦之·趙路分挽詞三首
- 朅來隨牒官秋浦,城郭奔馳厭塵土。 -- 出自宋·石應孫·游黃山
- 今日吳牒拜遺墨,只堪衰怨不堪歌。 -- 出自宋·宋無·書趙集賢詩翰后
- 遠方隨牒應難久,同好彈冠即有期。 -- 出自宋·蘇頌·次韻次中寄莘老學士
- 橐衣隨牒何曾卜,餌藥銜杯稍信醫。 -- 出自宋·蘇籀·參云亭納涼小集二首
- 庸修家牒,克俾無訛。 -- 出自宋·趙由濟·譜樂歌
- 十年隨牒訪三高,不覺星星上鬢毛。 -- 出自宋·鄭霖·淳佑己酉月正人日春雨堂宴三學同舍即事
- 試披瑞牒占休應,看取皇家萬葉榮。 -- 出自宋·周麟之·太廟觀之草
- 昔年隨牒佐邊侯,愁望長安向戍樓。 -- 出自宋·莊綽·題長洲張氏舍壁
- 紛紛投牒者,群然赴儀曹。 -- 出自明·吳寬·送楊君謙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