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詩句
牒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牒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譜牒推關右,風流出靖恭。 -- 出自宋·蘇軾·送楊奉禮
- 披牒秦朝遠,遺壇漢祀存。 -- 出自宋·辛棄疾·仙跡巖
- 判牒不妨閑作草,坐衙聊得細哦詩。 -- 出自宋·陸游·焚香作墨瀋決訟吏皆退立一丈外戲作此詩
- 隨牒人間鬢欲疏,歸耕且復補東隅。 -- 出自宋·陸游·歸耕
- 隨牒人間不自憐,衢州孤驛更蕭然。 -- 出自宋·陸游·寓館晚興
- 隨牒牽黃綬,離群會墨卿。 -- 出自唐·孟浩然·送袁太祝蔚豫章
- 隨牒江湖四十年,寄名臺閣兩三番。 -- 出自宋·楊萬里·四月二十八日祠祿秩滿,喜罷感恩,進退格
- 圖牒復摩滅,碑版誰聞傳? -- 出自南北·謝靈運·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五言
- 慶牒蟬聯今幾代,云孫庠繼游方外。 -- 出自宋·賀鑄·送武庠歸隱終南
- 隨牒忽離南北巷,解巾都吏有清風。 -- 出自唐·權德輿·春送十四叔赴任渝州錄事絕句
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成玉牒、日觀歸功。 -- 出自宋·無名氏·六州
- 且遺牒訴還,使用吏民愛。 -- 出自宋·梅堯臣·河南受代前一日希深示詩
- 慚無牒訴煩敲撲,喜有林泉數往還。 -- 出自唐·朱長文·疊嶂樓有懷吳門
- 關西牒發我,遠來東土,恣意貪求。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遇姜四翁所惠團襖
- 關西牒發山東客。 -- 出自元·馬鈺·蓬萊客 借張修祖殿試韻
- 白玉牒中曾有草,碧紗籠里本無名。 -- 出自宋·劉克莊·憶昔二首
- 抽身牒拆時舒眼,領客杖藜聊解顏。 -- 出自唐·張諤·靜樂軒喜成
- 民投牒訟千狙詐,吏抱文書百雁行。 -- 出自宋·強至·送河北提刑王詹叔郎中被詔充開封府判官
- 日分牒訴費齒舌,口吻鎮燥喉無漿。 -- 出自宋·強至·謝通判國博惠建茶
- 中憐牒訟汩華年,賴有神交肯惠然。 -- 出自宋·胡寅·和邢子友
牒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 安用隨牒東復西,獻諛耐辱希階梯;初無公論判涇渭,徒使新貴矜云泥。 -- 出自宋·陸游·放歌行
- 少隨官牒嗟無策,晚脫朝衫喜自由。 -- 出自宋·陸游·林間書意
- 浪名隨牒吏,實似打包僧。 -- 出自宋·陸游·五鼓
- 玉函怪牒鎖靈篆,紫洞香風吹碧桃。 -- 出自唐·杜牧·贈李處士長句四韻
- 手持官牒出神皋,迎客遙知賀酒醪。 -- 出自宋·王安石·送郊社朱兄除郎東歸
- 詳觀記牒。 -- 出自南北·謝靈運·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詩
- 一昨隨牒來,六月阻歸省。 -- 出自元·元好問·出京
- 彌年賓牒嘆離居,始得還家奉板輿。 -- 出自宋·宋祁·奉檄漢上和兄長廷評喜于邂逅
- 三年宦牒托東侯,旌蕩危心斛貯愁。 -- 出自宋·宋祁·三年
- {氵公}牒懵浮賤。 -- 出自南北·江淹·雜體詩 顏特進延之侍宴
牒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 阿戎修玉牒,未憚筆削煩。 -- 出自宋·蘇軾·用王鞏韻送其侄震知蔡州
- 雨衙少辭牒,四境稀書疏。 -- 出自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 收績開史牒,翰飛逐溟鵬。 -- 出自唐·韓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
- 遣戍征周牒,恢邊重漢功。 -- 出自唐·賀知章·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 多申請假牒,只送賀官書。 -- 出自唐·張籍·早春病中
- 唯持青玉牒,獨立碧雞峰。 -- 出自唐·張籍·送徐先生歸蜀
- 到官紛訟牒,應憶此時情。 -- 出自宋·蘇轍·九日三首
- 透香煤、重牒誤隱。 -- 出自宋·吳文英·水龍吟·夜分溪館漁燈
- 筤管刊瓊牒。 -- 出自宋·吳文英·一寸金·秋入中山
- 德輝靄家牒,侯籍推時功。 -- 出自唐·權德輿·奉酬從兄南仲見示十九韻
牒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
- 奇瑞屢書圖牒上,太平長在詠歌中。 -- 出自宋·陸游·天申節致語口號
- 誰將牌印子,牒過草廬來。 -- 出自宋·楊萬里·詩酒懷趙德莊
- 鈴索聲閑按牒稀,怯寒肌骨望春暉。 -- 出自宋·張先·冬日郡齋書事
- 一道香煙隨牒去,五更風雨入詩來。 -- 出自宋·方岳·次韻劉簿禱雨西峰
- 閩浙江淮隨牒去,豈無一二石佳處,終之難得聲色具。 -- 出自宋·曾豐·乙巳正月過英州買得石山
- 已將牌印子,牒過竹溪邊。 -- 出自宋·劉克莊·讀竹溪詩一首
- 遠地民淳無牒訴,縣齊終日好清談。 -- 出自宋·楊億·表弟李宗元知桂州陽朔縣
- 膠州判官玉牒賢,憶昔同醉瓊林筵。 -- 出自元·楊維楨·紅酒歌謝同年智同知作
- 簡書循吏檢,牒訴盡愚衷。 -- 出自宋·強至·上知府少卿
- 失腳墜塵網,牒訴裝吾懷。 -- 出自宋·尤袤·凝思堂
牒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
- 自笑年年隨宦牒,不如處處得閑行。 -- 出自宋·陸游·將之榮州取道青城
- 晚途有奇事,隨牒得補處。 -- 出自宋·陸游·夜讀岑嘉州詩集
- 晚賜綠衣隨宦牒,始操丹筆事戎旃。 -- 出自宋·王安石·送潘景純
- 壯志異時開史牒,妙齡終日對書龕。 -- 出自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 石圖分帝宇,銀牒洞靈宮。 -- 出自唐·王勃·秋日仙游觀贈道士(一作駱賓王詩)
-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萬里盡傳名。 -- 出自唐·張籍·喜王起侍郎放牒
- 歸去唯將新誥牒,后來爭取舊衣裳。 -- 出自唐·張籍·送李馀及第后歸蜀
- 君來踵其跡,詞牒日清簡。 -- 出自宋·司馬光·齊山詩呈王學士
- 去秋隨相車,沿牒來東方。 -- 出自宋·司馬光·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
- 月來佐酒如隨牒,花自從詩各寄名。 -- 出自宋·白玉蟾·幽居雜興三首
牒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
- 回首從游闊,裝懷牒訴嘩。 -- 出自宋·司馬光·送堯夫知河中府二首
- 稅版誅求急,詞曹牒訴忙。 -- 出自宋·司馬光·送史館唐祠部江南西路轉運使
- 正用茲良化,居無牒訴紛。 -- 出自宋·司馬光·送入為閩宰
- 東村西舍喧呼遍,牒書走報州與縣。 -- 出自明·李東陽·風雨嘆(吳江舟中作)
- 克相盛禮,光昭玉牒。 -- 出自隋·佚名·紹興十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
- 侵尋日以劇,謁告牒屢投。 -- 出自宋·強至·予初春被病中夏少間勉入省局偶成二十二韻
- 舶商輻湊眾貨贏,牒訴簡省官曹清。 -- 出自宋·樓鑰·送袁和叔尉江陰
- 陰嶺芽未吐,使者牒已頻。 -- 出自唐·袁高·茶山詩
- 尚喜衫仍綠,仍憐牒是黃。 -- 出自宋·張尚·補和州助教自況
牒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
- 公移猥甚業生筍,訟牒紛如蜜分窠。 -- 出自宋·黃庭堅·寄袁守廖獻卿
- 吾心況物未應然,隨牒官身聊爾耳。 -- 出自宋·賀鑄·晚出江城聞角
- 此行歷涉佳山水,隨牒不妨行樂耳。 -- 出自宋·賀鑄·贈僧孚
- 他時洛社過從輩,圖牒中添又一鄰。 -- 出自宋·邵雍·十六日依韻酬福昌令有寄
- 衡山洞庭忽在眼,禹牒黃車有遺跡。 -- 出自宋·韓元吉·送蘇季真赴湖北憲司屬官
- 堇荼變味承馀潤,圖牒騰芳煥大猷。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
- 他年翠蓋東巡狩,玉牒終須受大封。 -- 出自宋·夏竦·赤城
- 禪書罷閱成端坐,訟牒希投得晏眠。 -- 出自宋·韓維·次韻奉答君俞
- 白頭忽有印累累,符牒如山退食遲。 -- 出自宋·劉克莊·兼諸司二首
- 是宗藩帝子,天潢寶牒,當神武、侍明廷。 -- 出自宋·曹勛·水龍吟·傍階紅藥
牒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
- 是時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 出自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
- 我生無它營,半世隨宦牒。 -- 出自宋·陸游·讀書示子遹
- 揚雄有前言,韋曜存往牒。 -- 出自宋·王安石·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 妄言屐齒折,吾欲刊史牒。 -- 出自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
- 褰裳告我去,祿仕當隨牒。 -- 出自宋·王安石·再用前韻寄蔡天啟
- 流水抽奇弄,崩云灑芳牒。 -- 出自唐·王勃·春日宴樂游園賦韻得接字
- 把湖山牌印,鶯花權柄,牒過清風朗月。 -- 出自宋·葛長庚·瑞鶴仙·賦情多懶率
- 身閑意枕簟,慮靜厭圖牒。 -- 出自宋·文同·清閣
- 江漢炳靈載英,摭之前牒如丹青。 -- 出自宋·程公許·岷峨嘆
- 府史以為師,僅能署吏牒。 -- 出自宋·方回·送劉都事五十韻
牒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保甲連村團未遍,方田訟牒紛如雨。 -- 出自宋·蘇軾·寄劉孝叔
- 昨日里胥方到門,手持敕牒榜鄉村。 -- 出自唐·白居易·杜陵叟
- 行省當年駐隴頭,腐儒隨牒亦西游。 -- 出自宋·陸游·縱筆
- 退之道此尤俊偉,當鏤玉牒東燔柴。 -- 出自宋·王安石·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
- 有一人兮升紫霞,書名玉牒兮萼綠華。 -- 出自唐·韋應物·萼綠華歌
- 轉輸昨日又移文,小甿訴牒何紛紜。 -- 出自宋·王禹偁·賦得南山行送馮中允之辛谷冶按獄
- 先圣子孫多異稟,累朝圖牒有高名。 -- 出自宋·晁補之·敘舊感懷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 壁立無堪佐子貧,漫修簡牒效殷懃。 -- 出自宋·陳師道·和黃預感懷
- 素領潘郎滯進階,東南沿牒得卿材。 -- 出自宋·宋祁·章判官詵赴吳興幕
- 縣官糴米三萬斛,度僧給牒能商量。 -- 出自宋·韓元吉·永豐行
牒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牒在第一十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牒在第二十個字的詩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