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在第14個字的詩句
濡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白頭身世嘆羈孤,一念兒時淚已濡。 -- 出自宋·陸游·戊申元日
- 死生契闊十年余,欲話交情涕已濡。 -- 出自宋·陸游·夢與劉韶美夜飲樂甚
- 傾崖倒澗聊一戲,頃刻萬物皆涵濡。 -- 出自宋·歐陽修·百子坑賽龍
- 激水要令風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龔養正病中見寄
- 投身固已陷泥滓,獨立未免遭沾濡。 -- 出自宋·蘇轍·送劉道原學士歸南康
- 新柯荏苒舊柯壯,霧露膏沐光如濡。 -- 出自明·劉基·枯樹圖歌
- 才比陶潛無用處,紗巾時任酒沾濡。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秋夜對月
- 天意分明應魯雩,高壇晨拜紫袍濡。 -- 出自唐·朱長文·知府司封見和喜雨詩次韻陳謝
- 晴原漫漫望不盡,山色照野光如濡。 -- 出自宋·蘇洵·丙申歲余在京師鄉人陳景回自南來棄其官得太
- 道逢泗轍一窮魚,氣息如絲沫尚濡。 -- 出自宋·陳普·路中救小魚
- 灘流斗落惟璠玙,雕欄照水光如濡。 -- 出自宋·楊時·與將樂令會飲揖仙亭
- 乃翁自是里名儒,箴史遺言幼染濡。 -- 出自宋·劉克莊·挽鄭令人二首
- 病夫疇昔曾同幕,西望關山涕自濡。 -- 出自宋·劉克莊·聞何立可李茂欽訃二首
- 鉗鐵冶人心不忍,秉牢盆筆涕先濡。 -- 出自宋·劉克莊·挽禮侍中舍朔齋劉公三首
- 葦折鷺藏身不得,萍乾魚以沫相濡。 -- 出自宋·劉克莊·擷陽塘
- 金花卻薦何人步,枉遣凌波襪縷濡。 -- 出自宋·楊億·再賦七言
- 掀巾之陂莽吞受,沃焦之冊初不濡。 -- 出自宋·李呂·題焦山寺
- 愛我議論有可采,攜草就我夸染濡。 -- 出自宋·鄭獬·通州雨夜寄孫中叔
- 河朔飲杯空酩酊,臨淄汗雨自沾濡。 -- 出自宋·強至·苦熱
- 天仙著我白玉壺,應笑袖手毫不濡。 -- 出自宋·陳造·歸自淮南雪行呈張鹽袁憲
- 觸石有云時點綴,隨風無雨自沾濡。 -- 出自宋·吳芾·池上近作假山引水穿石撒珠其上亦有可觀因成
- 清時俊材定用,看捧詔春郊,月露濡鞍。 -- 出自宋·侯置·鳳皇臺上憶吹簫/鳳凰臺上憶吹簫
- 冠巾三肅傅頭顱,絺绤輕利體不濡。 -- 出自宋·姜特立·秋來喜雨
- 未聞霶霈潤龜拆,且使萬物聊沾濡。 -- 出自宋·樓鑰·奉口遇雨
- 旱接夏秋才得此,一身寧敢嘆沾濡。 -- 出自宋·趙蕃·與李衢州嶧四首
- 硯水長枯肺仍渴,可茲涓滴所能濡。 -- 出自宋·趙蕃·以酒錢送明叔二絕代簡
- 梅菊滿懷憂歲晚,松楸關念怯春濡。 -- 出自宋·曹彥約·送趙安卿召除考功
- 坐令雁澤得復集,豈但魚沫聊相濡。 -- 出自宋·姚勉·次楊監簿上陳守賑災韻
- 支消體化膏露明,湛然無色茵席濡。 -- 出自唐·皇甫湜·出世篇
- 沙痕蕝石記千古,堯水滔天才一濡。 -- 出自宋·蔡肇·和翟忠惠游焦山
- 吾守教本數一國,學成洙泗相涵濡。 -- 出自宋·何郯·益州州學對訓堂
- 去年廣墊得子居,論心豈但相煦濡。 -- 出自宋·錢時·留仲謙
- 老子胸中十萬讀,莫年相喣復相濡。 -- 出自宋·釋寶曇·和魏公洗硯
- 煙染草芒三徑暗,雪晞麥腳一鉏濡。 -- 出自宋·釋正覺·訪楊才叔不遇留偈齋舍
- 清波出游正容與,潭底傳沫煦以濡。 -- 出自宋·蘇頌·陳和叔內翰得莊生觀魚圖於濠梁出以相示且邀
- 年年汲井井欲枯,赤日炙背田不濡。 -- 出自宋·王士元·龍子祠農人享神
- 道士清晨喜告余,昨朝膏露降濡濡。 -- 出自宋·楊簡·奉檄往哭象山復會葬及歸自金溪留宿本縣仙樂
- 坐扣墨法果不誣,出示數餅泥金濡。 -- 出自宋·張煒·柯山制墨胡處士求隸字
- 試問錦標剛一躍,陡成霖雨足沾濡。 -- 出自宋·趙必成·題陳生鯉魚圖
- 高山深林百年余,大夏生殖雨露濡。 -- 出自宋·周南·呈南安孟使君
- 租蠲云舍民逢歲,晏錫蘭臺酒既濡。 -- 出自明·尹耕·南巡八首(世廟幸承天作)
- 晴原漫漫望不盡,山色照野光如濡。 -- 出自宋·蘇洵·丙申歲余在京師鄉入陳景回自南來棄其官得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