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在第10個字的詩句
濡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腥涎不滿殼,聊足以自濡。 -- 出自宋·蘇軾·蝸牛
- 書史全傾撓,裝囊半壓濡。 -- 出自唐·杜甫·大歷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
- 風云皆會合,雨露各沾濡。 -- 出自唐·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 無聲但呀呀,以氣相喣濡。 -- 出自唐·白居易·放魚 自此后詩到江州作。
- 一讀色已變,再讀涕淚濡。 -- 出自宋·陸游·箜篌謠二首寄季長少卿
- 從來文吏喜相輕,聊遣濡毫書竹帛。 -- 出自宋·陸游·將軍行
- 邂逅焚巢連鳥雀,倉黃濡幕愧比鄰。 -- 出自宋·王安石·外廚遺火示公佐
- 光縣與琴焦,旗亭無酒濡。 -- 出自唐·劉禹錫·武陵觀火詩
- 故能入火不熱,入水不濡。 -- 出自宋·歐陽修·贈李士寧
- 共矜名已泰,詎肯沫相濡。 -- 出自唐·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 鬢毛霜點合,襟淚血痕濡。 -- 出自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 萬里盡澤國,居人皆墊濡。 -- 出自唐·元稹·后湖
- 寂寞東皋舒嘯後,為君濡筆賦臨流。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袁起巖提刑游金、焦二山二首
- 新林泛景光,叢綠含露濡。 -- 出自唐·韋應物·莊嚴精舍游集
- 萬里生還客,冠纓淚雨濡。 -- 出自宋·蘇轍·大行皇太后挽詞二首
- 林雪飛花欣暫白,麥田濡葉未全典。 -- 出自宋·司馬光·和公廙喜雪
- 僧繇醉后齁齁睡,睡起濡墨作石塊。 -- 出自宋·白玉蟾·畫中眾仙歌
- 紫桂秋風老,紅蓮曉露濡。 -- 出自明·劉基·錢塘懷古得吳字
- 初秋積雨過,眾綠光如濡。 -- 出自明·劉基·旅興(四十首)
- 下車霰已積,攝事露行濡。 -- 出自唐·宋之問·謁禹廟
- 繁香好風結,凈質清露濡。 -- 出自唐·權德輿·侍從游后湖宴坐
- 轉枕眼未熟,擁衾淚已濡。 -- 出自唐·權德輿·夜泊有懷
- 露筦何明凈,煙丸事染濡。 -- 出自宋·梅堯臣·宣州雜詩二十首
- 回策歷幽境,衣香草露濡。 -- 出自宋·梅堯臣·和滕公游穿山洞
- 朝兮日所暴,暮兮雨所濡。 -- 出自宋·晁補之·白纻辭上蘇翰林二首
- 碩果園林密,春山雨露濡。 -- 出自宋·朱翌·宣城書懷
- 共學少年天下士,獨能濡濕轍中鱗。 -- 出自宋·陳師道·立春
- 曉趁霞暾立殿螭,翠凹濡墨慶逢時。 -- 出自宋·宋祁·答郭仲微以予記注見慶之作
- 妖風失威兮斂以奔,魃濡厥裳兮伏以蹲。 -- 出自宋·張耒·敘雨:
- 君賦大風起,人歌湛露濡。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舊居應制
- 固宜有高興,何亦妄滯濡。 -- 出自宋·王令·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
- 水容澹春歸,草色帶雨濡。 -- 出自宋·陳與義·述懷
- 報政不須入郎選,上方濡筆與公簪。 -- 出自宋·曾豐·慶元六年七月至儋耳問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罷歸
- 偶逢金華使,握手淚相濡。 -- 出自唐·沈佺期·夜泊越州逢北使
- 不但親朋吊,鄉人總涕濡。 -- 出自宋·劉克莊·□□□□
- 墜幘長須丑,遺靴一足濡。 -- 出自宋·劉克莊·記雜畫·醉鐘馗
- 袁安墜睫尋憂漢,賈誼濡毫但過秦。 -- 出自唐·韓偓·八月六日作四首
- 我方治地種秋芳,君亦濡毫擬擅場。 -- 出自宋·陳郁·送友人赴鄉舉
- 閨女傳香得韓壽,宮娥濡蠟照公權。 -- 出自宋·葛立方·周元舉侍郎梅花次韻三首
- 雷霆先慴服,雨露繼涵濡。 -- 出自宋·葛立方·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
- 蝸涎不自潤,詎敢相沾濡。 -- 出自宋·劉子翚·寄魏元履
- 披襟沐清駛,合席隨沾濡。 -- 出自宋·劉子翚·新涼
- 清風偃林柯,征衣盡沾濡。 -- 出自宋·王之道·西靈鷲
- 保重更求裝鈿匣,閑將濡染寄知音。 -- 出自唐·齊己·謝人惠端溪硯
- 利嘴入人肉,微形紅且濡。 -- 出自唐·吳融·平望蚊子二十六韻
- 慶展簪裾洽,恩融雨露濡。 -- 出自唐·賀敱·奉和九月九日應制
- 魚在九淵終玉食,世間濡足羨浮陽。 -- 出自宋·陳造·趙通判有詩次韻二首
- 準擬西胡持酒處,偕翁濡首破詩愁。 -- 出自宋·陳造·題濟勝七物·四筆囊
- 安寢俟清曉,辦裝無滯濡。 -- 出自宋·陳造·呈交代
- 上自大父來,手澤之沾濡。 -- 出自宋·鄭剛中·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