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在第14個字的詩句
湍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紅泥亭子赤闌干,碧流環轉青錦湍。 -- 出自唐·李白·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時久病初起作
- 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 出自宋·蘇軾·游道場山何山
- 樓下玉螭吐清寒,往來蹙踏生飛湍。 -- 出自宋·蘇軾·書韓干牧馬圖
-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 出自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 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 -- 出自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 積雪飛霜此夜寒,孤燈急管復風湍。 -- 出自唐·杜甫·夜聞觱篥
- 今霄莫說明朝路,萬石堆心一急湍。 -- 出自宋·楊萬里·暮泊鼠山,聞明朝有石塘之險
- 才轉船頭特地寒,初無風色自生湍。 -- 出自宋·楊萬里·過太湖石塘三首
- 乃是家僮聊戲事,倒傾古井作驚湍。 -- 出自宋·楊萬里·酷暑觀小僮汲水澆石假山
- 自笑南來三換歲,一年一度犯驚湍。 -- 出自宋·楊萬里·過黃巢磯
- 客行五月潦始漲,但見匹馬浮黃湍。 -- 出自宋·范成大·灩澦堆
- 蒼煙枯木共荒寒,籬落堤灣洶漲湍。 -- 出自宋·范成大·題李云叟畫軸,兼寄江安楊簡卿明府二絕
- 它日扁舟定歸計,仍將犀玉付江湍。 -- 出自宋·蘇轍·送錢承制赴廣東都監
- 松林陰森白日靜,忽驚人世如奔湍。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游道場山何山
- 昨夜忽驚雷破山,北來暴雨如飛湍。 -- 出自元·王冕·悲苦行
- 昨夜忽驚雷破山,比來暴雨如飛湍。 -- 出自元·王冕·悲苦行
- 先生卜筑江之干,軒窗蕭灑鳴風湍。 -- 出自元·王冕·索筍長句寄傅隱君
- 飛烏繞樹孤回首,斷戟沉沙怒激湍。 -- 出自宋·白玉蟾·武昌懷古十詠·赤壁
- 腕下,多少孤城戰馬,一時都作哀湍瀉。 -- 出自清·陳維崧·春夜聽客彈琵琶,作隋唐評話。
- 汜水東來,滎陽西去,傷心斜日哀湍。 -- 出自清·陳維崧·過虎牢
- 自哂鄙夫多野性,貧居數畝半臨湍。 -- 出自唐·錢起·幽居春暮書懷(一作石門暮春,一作藍田春暮
- 蕭關夜開月團團,彈箏古峽鳴哀湍。 -- 出自宋·梅堯臣·寄渭州經略王龍圖
- 平明解船建溪去,輕齎快意不長湍。 -- 出自宋·梅堯臣·送建州通判沈太博
- 骨冷魂清北風里,更臨江檻俯驚湍。 -- 出自宋·朱翌·雪作兒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狀
- 暝色未昏微逗月,奔流不舍遠聞湍。 -- 出自當代·錢鐘書·傍晚不適意行
- 車愁羊腸夜險折,船畏人鲊晨驚湍。 -- 出自宋·張耒·行路難
- 龍門曾共戰驚瀾,雷電浮云出浚湍。 -- 出自唐·薛逢·上吏部崔相公
- 淮南山色一千里,落水層城江更湍。 -- 出自宋·韓元吉·次韻趙公直題米元暉畫軸
- 記取今年修禊日,三人于此向風湍。 -- 出自宋·蘇泂·次韻芻父上巳日同游朱園四首
- 六出英英九夏寒,短叢香玉映清湍。 -- 出自宋·蘇泂·贈耕堂梔子花
- 閏月蕭蕭萬木殘,危磯裊裊壓江湍。 -- 出自明·吳兆·閏九月燕子磯登高用寒字
- 似嫌甲第施朱戟,別筑茅亭俯碧湍。 -- 出自宋·劉克莊·題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
- 漫向江頭把釣竿,懶眠沙草愛風湍。 -- 出自唐·嚴武·寄題杜拾遺錦江野亭
- 江月上時涼意足,四弦三弄瀉驚湍。 -- 出自宋·周必大·茶園王琰求清暑堂詩次王民瞻敷文胡邦衡資政
- 古木千章蔭淺灘,干霄危石噀飛湍。 -- 出自·張衡·龍潭瀑布泉
- 客路上頭穿鳥道,行人腳底踏風湍。 -- 出自元·張翥·范寬山水
- 湘水東去注不極,我心夜夜如鳴湍。 -- 出自宋·鄭獬·感懷
- 夫子文章卻異端,橫流遏盡見平湍。 -- 出自宋·強至·某前日以鄙詩敘謝通判國博特垂寵和謹復依韻
- 忽憶玉虹孤笛夜,曲肱終約聽鳴湍。 -- 出自宋·吳則禮·黃伯鈞示詩因次韻
- 樹擁山根張密幄,云隨雨腳走驚湍。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才子曹溪道中
- 麈尾有言皆灌枯,塵中無路不驚湍。 -- 出自宋·曹勛·題錢參政東巖
- 萍實鄉中雨初歇,野溪流水奔驚湍。 -- 出自宋·廖行之·萍鄉道中
- 昨宵虛落才聞鼓,明夕江皋想枕湍。 -- 出自宋·趙蕃·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 聞道高原尚苦乾,未妨平陸欲生湍。 -- 出自宋·趙蕃·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 輿夫重說松原山,如此積雨應生湍。 -- 出自宋·趙蕃·芙蓉道間二首
- 翠篠蕭騷入屋寒,欻驚平地起風湍。 -- 出自宋·趙蕃·驟雨記所見
- 澆胸細酌杯中物,洗耳飽聽溪上湍。 -- 出自宋·趙蕃·子暢雨中見過且惠以詩乃用蕃謝文顯載酒之韻
- 七尺經霜翠竹竿,斬來石壁釣江湍。 -- 出自宋·汪莘·秋興
- 松風一壑逼人寒,老石瑽瑽響碧湍。 -- 出自宋·程珌·江山道中瀑布
- 個中習尚元淳厚,論性空煩喻決湍。 -- 出自宋·張明中·和陳丞題陽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