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在第9個字的詩句
浪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 出自唐·盧肇·競渡詩 / 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 “細動迎風燕,輕搖逐浪鷗。”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霧卷晴山出,風恬晚浪收”的意思及全詩翻譯 -- 出自··
-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 -- 出自唐·李白·玉壺吟
- 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 -- 出自唐·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 登艫望遠水,忽見滄浪枻。 -- 出自唐·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
- 終當游五湖,濯足滄浪泉。 -- 出自唐·李白·郢門秋懷
- 狂歌自此別,垂釣滄浪前。 -- 出自唐·李白·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
- 感此瀟湘客,凄其流浪情。 -- 出自唐·李白·秋夕書懷
- 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閣。 -- 出自唐·李白·橫江詞其一
- 日薄花房綻,風和麥浪輕。 -- 出自宋·蘇軾·南歌子·日薄花房綻
- 濁流若解污清濟,驚浪應須動太行。 -- 出自宋·蘇軾·黃河
- 遙知二月春江闊,雪浪倒卷云峰摧。 -- 出自宋·蘇軾·再用前韻
- 小舟真一葉,下有暗浪喧。 -- 出自宋·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
- 爾來風流人,惟有漫浪叟。 -- 出自宋·蘇軾·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 褰裳試入插兩足,飛浪激起沖人衣。 -- 出自宋·蘇軾·二月十六日,與張、李二君游南溪,醉後,相
- 平生笑羅什,神咒真浪出。 -- 出自宋·蘇軾·答徑山琳長老
- 聯紆東陽綬,一濯滄浪纓。 -- 出自宋·蘇軾·送錢藻出守婺州得英字
- 此間風物君未識,花浪翻天雪相激。 -- 出自宋·蘇軾·和王晉卿送梅花次韻
- 君家江南英,濯足滄浪水。 -- 出自宋·蘇軾·送歐陽辯監澶州酒
- 江妃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玉。 -- 出自宋·蘇軾·潤州甘露寺彈箏
- )青熒滅沒轉前山,浪飐風回豈復堅。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中秋見月
-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 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 出自·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
- 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 出自唐·杜甫·偶題
- 每趨吳太伯,撫事淚浪浪。 -- 出自唐·杜甫·壯游
- 落日放船好,輕風生浪遲。 -- 出自唐·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
- 色阻金印大,興含滄浪清。 -- 出自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
- 牛女年年渡,何曾風浪生。 -- 出自唐·杜甫·天河
- 擺闔盤渦沸,欹斜激浪輸。 -- 出自唐·杜甫·大歷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
- 玉袖凌風并,金壺隱浪偏。 -- 出自唐·杜甫·數陪李梓州泛江,有女樂在諸舫,戲為艷曲二
- 見酒須相憶,將詩莫浪傳。 -- 出自唐·杜甫·泛江送魏十八倉曹還京,因寄岑中允參、范郎
- 日見巴東峽,黃魚出浪新。 -- 出自唐·杜甫·黃魚
- 鵝鴨宜長數,柴荊莫浪開。 -- 出自唐·杜甫·舍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
- 已覺良宵永,何看駭浪翻。 -- 出自唐·杜甫·奉漢中王手札
-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慳。 -- 出自唐·杜甫·銅官渚守風(渚在寧鄉縣)
- 笑白發如今,天教放浪,來往其間。 -- 出自宋·辛棄疾·木蘭花慢 題上饒郡圃翠微樓
- 因生江海興,每羨滄浪水。 -- 出自唐·白居易·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藍溪
- 未夜黑巖昏,無風白浪起。 -- 出自唐·白居易·初入峽有感
- 嵩煙半卷青綃幕,伊浪平鋪綠綺衾。 -- 出自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
- 風卷白波翻,日煎紅浪沸。 -- 出自唐·白居易·大水
- 客似驚弦雁,舟如委浪萍。 -- 出自唐·白居易·送客南遷
- 何言履道叟,便是滄浪子。 -- 出自唐·白居易·李盧二中丞各創山居,俱夸勝絕,然去城稍遠
- 坐有湖山趣,行無風浪憂。 -- 出自唐·白居易·想東游五十韻
- 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 出自唐·白居易·風雨晚泊
- 下視千萬峰,峰頭如浪起。 -- 出自唐·白居易·初出藍田路作
- 城上云霧開,沙頭風浪定。 -- 出自唐·白居易·送客回,晚興
- 逸翰應藏法,高辭肯浪吟。 -- 出自唐·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
- 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 -- 出自清·納蘭性德·金人捧露盤 凈業寺觀蓮,有懷蓀友
-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 -- 出自宋·陸游·點絳唇·采藥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