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在第10個字的詩句
浪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采蓮時,小娘紅粉對寒浪。 -- 出自唐·溫庭筠·荷葉杯·鏡水夜來秋月
- 衣冠半是征戰士,窮儒浪作林泉民。 -- 出自唐·李白·少年行其三 ( 此詩嚴粲云是偽作 )
- 主人若不顧,明發釣滄浪。 -- 出自唐·李白·贈劉都使
- 亂石流洑間,回波自成浪。 -- 出自唐·李白·牛渚磯
- 湖光非鬼亦非仙,風恬浪靜光滿川。 -- 出自宋·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 古人誰架構,下有不測浪。 -- 出自宋·蘇軾·出峽
- 無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簾鉤。 -- 出自宋·蘇軾·單同年求德興俞氏聚遠樓詩三首
-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 -- 出自宋·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 寄語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塵。 -- 出自宋·蘇軾·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此詩為黃庭堅作?
- 虎移泉眼趁行腳,龍作浪花供撫掌。 -- 出自宋·蘇軾·虎跑泉
- 乞與三韓使,新圖到樂浪。 -- 出自宋·蘇軾·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
- 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中心是悼。 -- 出自先秦·詩經·終風
- 每趨吳太伯,撫事淚浪浪。 -- 出自唐·杜甫·壯游
- 之推避賞從,漁父濯滄浪。 -- 出自唐·杜甫·壯游
- 時應念衰疾,書疏及滄浪。 -- 出自唐·杜甫·魏十四侍御就敝廬相別
- 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 -- 出自宋·辛棄疾·沁園春 帶湖新居將成
- 手把魚竿未穩,長向滄浪學。 -- 出自宋·辛棄疾·六么令·倒冠一笑
- 一泊沙來一泊去,一重浪滅一重生。 -- 出自唐·白居易·浪淘沙
- 愁見舟行風又起,白頭浪里白頭人。 -- 出自唐·白居易·臨江送夏瞻 瞻年七十余。
- 黃梅縣邊黃梅雨,白頭浪里白頭翁。 -- 出自唐·白居易·九江北岸遇風雨
- 鹢帶云帆動,鷗和雪翻浪。 -- 出自唐·白居易·東樓南望八韻
- 青草瘴時過夏口,白頭浪里出湓城。 -- 出自唐·王維·送楊少府貶郴州
- 利欲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 -- 出自宋·陸游·秋思
- 偶向城南卜草廬,二年浪跡寄樵漁。 -- 出自宋·陸游·題庵壁
- 苦海無邊,愛河無底,流浪看成百漏船。 -- 出自宋·陸游·大圣樂·電轉雷驚
- 中夜過魯墟,船底鳴細浪。 -- 出自宋·陸游·夜過魯墟
- 已無纓可濯,清嘯對滄浪。 -- 出自宋·陸游·南堂納涼
- 漂搖一葉舟,抓舞千重浪。 -- 出自宋·陸游·晝睡
- 何必故山歸,更破萬里浪。 -- 出自宋·陸游·平羌道中望峨眉山慨然有作
- 便欲喚釣舟,散發歌滄浪。 -- 出自宋·陸游·游萬里橋南劉氏小園
- 自然塵事遠,不用濯滄浪。 -- 出自宋·陸游·袖手
- 骨添薊垣沙,血漲滹沱浪。 -- 出自唐·杜牧·感懷詩一首 時滄州用兵。
- 寒林葉落鳥巢出,古渡浪高魚艇稀。 -- 出自唐·杜牧·冬日五湖館水亭懷別
- 大江蟠鑲根,旋流自成浪。 -- 出自宋·王安石·化城閣
- 因君倘借問,為話老滄浪。 -- 出自唐·劉禹錫·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呈江西裴
- 無由謁天階,卻欲歸滄浪。 -- 出自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 君子滿天朝,老夫憶滄浪。 -- 出自唐·岑參·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
- 激石灘聲如戰鼓,翻天浪色似銀山。 -- 出自宋·歐陽修·鷺鷥
- 楚峽聽猿鳴,荊江畏蛟浪。 -- 出自宋·歐陽修·答梅圣俞寺丞見寄
- 楊闌左里在其北,無風浪起傳古來。 -- 出自宋·歐陽修·盆池
- 揚馬操宏綱,韓柳激頹浪。 -- 出自宋·秦觀·春日雜興十首
- 離離云抹山,窅窅天粘浪。 -- 出自宋·秦觀·與子瞻會松江得浪字
- 豈不嘆淹留,所幸無波浪。 -- 出自宋·秦觀·山陽阻淺
- 矯首賦靈烏,擬彼歌滄浪。 -- 出自宋·范仲淹·鄱陽酬泉州曹使君見寄
- 嚴程迫風帆,劈箭入高浪。 -- 出自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
- 左右使令詐難憑,慎勿浪信常兢兢。 -- 出自唐·韓愈·永貞行
- 動地風來覺地浮,拍天浪起帶天流。 -- 出自宋·楊萬里·發趙屯,得風宿楊林池,是日行二百里
- 遠聽灘喧心欲碎,近看浪戰眼初明。 -- 出自宋·楊萬里·浮石清曉放船遇雨
- 更傳枕中鴻寶方,戒勿浪傳泄天藏。 -- 出自宋·楊萬里·送藥者陳國器
- 即今水落未足觀,桃花浪起君來看,一波打窗君膽寒。 -- 出自宋·楊萬里·題玄潭觀雪浪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