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在第7個字的詩句
洪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聞說神仙晉葛洪,煉丹曾此占云峰。 -- 出自唐·李白·煉丹井
- 二水何年到,雙洪不受櫓。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
- 二水何年到,雙洪不受艫。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劉貢甫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
- 渾渾長源,蔚蔚洪柯。 -- 出自魏晉·陶淵明·命子 其四
- 東江木落水分洪,伐盡黃蘆洲渚空。 -- 出自宋·王安石·東江
- 風號高木水翻洪,歷歷音聞不是聾。 -- 出自宋·范成大·耳鳴
- 識得潮陽鐘子洪,今人可想古人風。 -- 出自宋·戴復古·別鐘子洪
- 我夢黃鶴移書,洪崖招隱,逸興尊中發。 -- 出自元·元好問·念奴嬌 欽叔欽用避兵太華絕頂,以書見招,
- 安得東壁明,洪洪用墳史。 -- 出自唐·陸龜蒙·雜諷九首
- 平江如抱貫秦洪,雙嶺馳來欲并雄。 -- 出自宋·陳師道·桓山
- 茫茫苦海,鼓蕩洪濤瀲滟。 -- 出自元·姬翼·感皇恩·清凈本然真
- 道法彌高,教門洪大,東西南北無邊。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覺覺覺
- 孫盛龍山集,劉洪鳳嶺游。 -- 出自宋·曾豐·重九獨酌次偶成數韻呈江司法李帳干并同游諸
- 三月桃花水發洪,游魚挾雨乘長風。 -- 出自宋·曾豐·上右丞相梁國公
- 沄沄天墟,洞蕩洪濛。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
- 骨乾屐坤,博厚洪深。 -- 出自隋·佚名·紹定三年壽明仁福睿皇太后冊寶九首
- 天崩地陷,革我洪圖。 -- 出自隋·佚名·御史中丞秦公
- 融融穆穆,納祉洪延。 -- 出自隋··明皇祀圜丘樂章·太和
- 王陽正懷親,石洪未報恩。 -- 出自宋·洪咨夔·答及甫和
- 功成跨鶴追葛洪,神光炯炯方雙瞳。 -- 出自宋·洪咨夔·羅浮高壽崔制置
- 肅肅藝祖,肇基洪源。 -- 出自宋·楊億·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五皇帝酌獻第一室奏大善之
- 驟響決流渠,驚洪發平陸。 -- 出自宋·劉子翚·霖雨
- 自笑平生,鯨吸洪波量。 -- 出自宋·石孝友·點絳唇·著意栽銀
- 何處長沙,何處洪都。 -- 出自宋·石孝友·一翦梅·萍水相逢無定居
- 自從夜讀《葛洪傳》,便覺白日生青云。 -- 出自元·楊維楨·題陶弘景移居圖
- 叢林梁棟權與洪,戲為韻語亦復工。 -- 出自宋·吳則禮·次公采贈太希先密云團韻
- 更愿天公,別施洪造。 -- 出自宋·程大昌·感皇恩·中外受郊恩
- 淮山千髻更在洪濤外,昏煙淡日時有無。 -- 出自宋·陳造·題蕪湖雄觀亭
- 鐵券高勛,金鐘洪算。 -- 出自宋·李廷忠·感皇恩·昨夜一星明
- 陽侯河伯好事,洪濤巨浪移荒陂。 -- 出自宋·姜特立·松石歌壽皇太子殿下
- 不須丹砂訪葛洪,毋用仙方傳李耳。 -- 出自宋·樓鑰·又次王恭叔韻
- 赤族誠非漢道洪,違時賈禍亦緣公。 -- 出自宋·陳耆卿·詠史
- 奪得公來鎮古洪,武昌棠蔭藹春融。 -- 出自宋·王義山·挽鹿泉賈參政二首
- 用妙力加持,興洪大醮,真圣臨壇。 -- 出自元·王處一·木蘭花慢 贛榆縣諸王村三殿廟黃?醮罷作
- 遵崇內教,外施洪行,各把頑心煉。 -- 出自元·王處一·謝師恩
- 祈君萬壽,永承洪祚。 -- 出自元·蒲道源·秦樓月
- 回首帝子長洲,洪崖仙去,風雨魚龍泣。 -- 出自元·王旭·大江東去 離豫章舟泊吳城山下作
- 千載望四謝,四洪天壤同。 -- 出自宋·潘大臨·洪氏倦殼軒
- 頑鐵鑄汝,亦出洪爐。 -- 出自宋·龔開·宋江三十六贊
- 平生濟民愿力洪,要令飛走毋置籠。 -- 出自宋·陳宓·壽傅忠簡
- 勞牽迫吏道,僒洪縻拘。 -- 出自宋·高斯得·吏道
- 賢哉兩魁碩且洪,仁山突兀文水淙。 -- 出自宋·黃莊·詩美校書郎彭方迥
- 皇朝采疏逖,龐洪流慶澤。 -- 出自宋·李若水·言志
- 才出山來,平地洪波涌。 -- 出自宋·釋法薰·出山相贊
- 百丈清規,千古洪范。 -- 出自宋·釋智愚·偈頌二十一首
- 咫尺羹墻見,延洪典則貽。 -- 出自宋·宋理宗·重修復古殿紀事
- 黃梅熟兮大霔,洪濤漲兮古渡。 -- 出自宋·唐仲友·續八詠·薰風夏更宜
- 豈融垂佑,以永洪休。 -- 出自宋·真宗·皇后廟十五首
- 嘉粟以薦,精禱洪釐。 -- 出自宋·真宗·汾陰十首
- 爾虻法必殲,爾洪理難潴。 -- 出自元·陳基·爛泥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