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波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 出自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 我浮黃云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 -- 出自唐·李白·梁園吟
- 西峰崢嶸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 -- 出自唐·李白·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 因出天池泛蓬瀛,樓船蹙沓波浪驚。 -- 出自唐·李白·春日行
- 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 -- 出自宋·蘇軾·西江月·馬趁香微路遠
- 與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 出自宋·蘇軾·木蘭花令 次歐公西湖韻
- 舟經故國歲時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 出自宋·蘇軾·渝州寄王道矩
- 山頭望湖光潑眼,山下濯足波生指。 -- 出自宋·蘇軾·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
- 一笑翻杯水濺裙,余歡濯足波生隘。 -- 出自宋·蘇軾·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 古來相傳是海眼,苔蘚蝕盡波濤痕。 -- 出自唐·杜甫·石筍行
- 故畦遺穗已蕩盡,天寒歲暮波濤中。 -- 出自唐·杜甫·白鳧行
- 香山石樓倚天開,翠屏壁立波環回。 -- 出自唐·白居易·舒員外游香山寺數日不歸,兼辱尺書,大夸勝
- 綾扇喚風閶闔天,輕帷翠幕波淵旋。 -- 出自唐·李商隱·燕臺四首·夏
- 馬蹄度隴雹聲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 出自宋·陸游·秋懷
- 自我來桐江,實無負惸嫠,讒波如崩山,孤跡則已危。 -- 出自宋·陸游·照潺湲閣下池水
- 殊方異域,爭貢琛贐,架巘航波奔湊。 -- 出自宋·柳永·永遇樂·薰風解慍
- 閶闔城西地如水,雞鳴黃塵波浪起。 -- 出自宋·王安石·別謝師宰
- 百年滄洲自潮汐,事往不與波爭回。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 城西楊柳向嬌晚,門前溝水波潾潾。 -- 出自唐·溫庭筠·相和歌辭·張靜婉采蓮曲
- 玄都五府風塵絕,碧海三山波浪深。 -- 出自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 溪聲細伴吟聲苦,客心冷趁波心去。 -- 出自宋·楊萬里·夜宿楊,曉起見雪
- 徑從碧海升青天,半濕尚帶波濤痕。 -- 出自宋·楊萬里·中秋月長句
- 須臾滿眼賈胡船,萬頃一碧波黏天。 -- 出自宋·楊萬里·過金沙洋望小海
- 稽山影落水精闕,荷花露滴波中月。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李與賢似剡庵
- 鍚泉泉上吐一珠,簸弄太湖波底月。 -- 出自宋·楊萬里·回望惠山
- 西疇前日塵作霧,南村今日波生路。 -- 出自宋·楊萬里·晚春行田南原
- 平生所聞楊子江,無風已自波相撞。 -- 出自宋·楊萬里·瓜州遇風
- 山童拋石落溪水,喚作魚兒波面跳。 -- 出自宋·楊萬里·晚皈再度西橋四首
- 亂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與。 -- 出自宋·姜夔·一萼紅·丙午人日
- 十八五國風光慘不支,崖山波浪浩無牙。 -- 出自近代·王國維·讀史二十首
- 卻浮一葦下長川,浮玉低昂波聒天。 -- 出自宋·范成大·胡宗偉罷官改秩,舉將不及格,往謁金陵丹陽
- 冷暖舊雨今雨,是非一波萬波。 -- 出自宋·范成大·題請息齋六言
- 子蘭橈兮蕙棹,願因子兮凌波。 -- 出自宋·范成大·歸將
- 金沙堆前風未平,赤沙湖邊波不驚。 -- 出自宋·范成大·連日風作,洞庭不可渡,出赤沙湖
- 海棠花謝春融暖,偎人恁、嬌波頻溜。 -- 出自宋·周邦彥·花心動·簾卷青樓
- 蛟龍長怒虎長嘯,山木翛翛波浪深。 -- 出自唐·李紳·涉沅瀟
- 醉里香飄睡鴨,更驚羅襪凌波。 -- 出自宋·黃庭堅·清平樂·冰堂酒好
- 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從波上移。 -- 出自唐·羅隱·贈漁翁
- 上山采薪多荊棘,負水入溪波浪黑。 -- 出自宋·蘇轍·竹枝歌
- 紫苞青刺攢猬毛,水面放花波底熟。 -- 出自宋·蘇轍·西湖二詠 食雞頭
- 紫苞青刺攢蝟毛,水面放花波底熟。 -- 出自宋·蘇轍·西湖二詠其二食雞頭
- 把閑愁換與,樓前晚色,棹滄波遠。 -- 出自宋·吳文英·水龍吟·艷陽不到青山
- 憑闌高看復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 -- 出自宋·林逋·水亭秋日偶書
- 邂逅初心得計處,伊水鷗閑波碧。 -- 出自宋·朱敦儒·念奴嬌·臘回春近
- 使君燕喜,王孫賦就,桃葉秋波。 -- 出自宋·朱敦儒·朝中措·東方千騎擬三河
- 輕風冷露夜深時,獨自個、凌波直上。 -- 出自宋·朱敦儒·鵲橋仙·白鷗欲下
- 自有車輪與馬蹄,未曾到此波心地。 -- 出自唐·徐凝·將至妙喜寺
- 灑落襟懷萬頃,詞源壯、三峽波瀾。 -- 出自元·元好問·滿庭芳·絳闕凌風
- □□壽觴多少,南溟共北海波瀾。 -- 出自元·元好問·滿庭芳·偃屈霜青
- 舊家八月池臺,露華涼冷金波漲。 -- 出自元·元好問·水龍吟·舊家八月池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