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在第15個字的詩句
河在第一十五個字的詩句
-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 -- 出自·張養浩·折桂令·中秋
-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中秋節詩句賞析 -- 出自··
- 詩詞名句鑒賞:“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 出自··
- 長周旋,躡星虹,身騎飛龍耳生風,橫河跨海與天通,我知爾游心無窮。 -- 出自唐·李白·元丹丘歌
-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 出自宋·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
-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風終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復故道,聞之喜甚,庶幾可塞乎。 -- 出自宋·蘇軾·河復(并敘)
- 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4]兮,河水清且淪猗。 -- 出自先秦·詩經·伐檀
-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 -- 出自·毛澤東·四言詩·祭黃帝陵
- 更值棠棣[8]連陰,虎符熊軾,夾河分守。 -- 出自宋·李清照·長壽樂·微寒應候[2]
- 桑麻郁千里,黍林高一丈;潼華臨黃河,古出名將相。 -- 出自宋·陸游·秋懷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義也
- 明日暴雨來,繼以雷大震,平地成江河,吞卷才一瞬。 -- 出自宋·陸游·暴雨
- 窣地重簾圍畫省,簾外紅墻,高與銀河并。 -- 出自近代·王國維·蝶戀花·窣地重簾圍畫省
- 舉首忽驚明月冷,月里依稀,認得山河影。 -- 出自近代·王國維·蝶戀花·窣地重簾圍畫省
- 碧落秋風吹玉樹,翠節紅旌,晚過銀河路。 -- 出自宋·晏幾道·蝶戀花·碧落秋風吹玉樹
- 塔兒南畔城兒里,第三個、橋兒外,瀕河西岸小紅樓,門外梧桐雕砌。 -- 出自宋·無名氏·御街行·霜風漸緊寒侵被
- 悲來乎石君,吾何悲夫,斯人婉兮河之津。 -- 出自宋·晁補之·悲來行哭石起職方
- 君不見先君往在康定中,奉詔經略河西戎。 -- 出自宋·晁補之·送龍圖范丈德孺帥慶
- 我行為公義,亦復為私仇,腳蹴舊山河,手提賊人頭,與君拜墓下,一慟為君酬。 -- 出自清·梁啟超·留別梁任南漢挪路盧
- 吾意其一氣之濁清,兩曜之晦明,山河之結融,雷霆風雨之震驚。 -- 出自宋·劉子翚·聽詹溫之彈琴歌
- 夜聞巨靈蕩蹋西華峰,流血下染洪河紅。 -- 出自元·楊維楨·太山篇
- 君不見漕家糧船星火急,瓜州渡頭河水澀。 -- 出自元·楊維楨·送鄧煉師祁雨歌
- 注:■——左提“手”右“舉”邗啟溝,汴通河,河之王鎧仗山積,血流波。 -- 出自元·楊維楨·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 劫來秣陵市,佯狂落魄酒澆舌本黃河干。 -- 出自元·楊維楨·韋骨鯁(并序論)
- 卻顧邊陲以北,似乘航共濟,亡楫中河。 -- 出自宋·吳泳·八聲甘州·又一番
- 平生幽夢,豈知塞北江南,而今真嘆河山闊。 -- 出自宋·胡松年·石州詞/石州慢
- 良會久、細擁香肩,瑤庭閑步,共指渡河星點。 -- 出自宋·林季仲·傾杯樂
- 夜未央,明月光,熒煌九華燭,交影照河梁。 -- 出自唐·徐鉉·觀燈玉臺體十首
- (見《樂府雜錄》)明月飛出海,黃河流上天。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 吁嗟猛虎白額貍斑而黑文,何不渡河而去從彼豺狼群? -- 出自明·徐禎卿·猛虎行
- 駕坐南京正了大統,龍蟠虎踞掌山河。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有底道趙州說禪,近在口皮邊,遠過河沙國,總描邈不著。 -- 出自宋·釋如珙·趙州和尚贊
- 何不相蹙公自僵,奈何乎箜篌之音河水旁。 -- 出自宋·孫嵩·公無渡河·公乎渡河不可航
- 松風萬壑引盤渦,聞唱《公無此渡河》。 -- 出自明·皇甫汸·盤江詞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