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在第9個字的詩句
汾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六纛雙旌萬鐵衣,并汾舊路滿光輝。 -- 出自唐·白居易·送令狐相公赴太原
- 應言在鎬樂,不讓橫汾秋。 -- 出自唐·張九齡·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
- 楚客憶關中,疏溪想汾水。 -- 出自唐·劉禹錫·海陽十詠·裴溪
- 舊物中書令,玉潤繼汾陽。 -- 出自宋·無名氏·水調歌頭·人道孰為大
- 明發登太行,遠望將汾水。 -- 出自宋·梅堯臣·弟得臣歸覲并州
- 徒聞漢武帝,獨有橫汾歌。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裴如晦秋懷
- 故山彭澤上,歸夢向汾水。 -- 出自唐·李頻·下第后屏居書懷寄張侍御
- 漢陽無遠寺,見說過汾城。 -- 出自唐·雍陶·岳陽晚景
- 克商遷洛邑,興漢出汾陰。 -- 出自宋·丁謂·鼎
- 姓名半出多顯揚,河汾便是盧溪樣。 -- 出自宋·曾豐·寄題項圣予盧溪書院
- 愿從茲、享回仙壽,準汾陽考。 -- 出自宋·劉克莊·解連環·左弧懸了
- 不腆先疇與破庵,在汾水曲管岑南。 -- 出自宋·劉克莊·用厚后弟強甫韻
- 世無孟子衛吾道,河汾先生亦圣徒。 -- 出自宋·劉克莊·三和
-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 出自宋·蔡襄·送任山歸河東
- 盛德滋冀方,仁風清汾澮。 -- 出自唐·儲光羲·奉和韋判官獻侍郎叔除河東采訪使
- 天高秋氣初清,姑山汾水增明秀。 -- 出自金·段克己·水龍吟 壽舍弟菊軒
- 離亭獨悵望,車馬渡汾河。 -- 出自明·謝榛·送張肖甫
- 汀洲歸棹晚,簫鼓雜汾謳。 -- 出自唐·李乂·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 謬陪登岱駕,欣奉濟汾篇。 -- 出自唐·李乂·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
- 故山彭蠡上,歸夢向汾水。 -- 出自唐·劉駕·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太原從事
- 青巖類姑射,碧澗似汾陽。 -- 出自唐·楊師道·奉和夏日晚景應詔
- 青溪阻千仞,姑射藐汾陽。 -- 出自唐·趙中虛·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芳字
- 代云開晉嶺,江雁入汾河。 -- 出自唐·王丘·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鼠雀谷之作
- 寒云入晉薄,春樹隔汾香。 -- 出自唐·梁升卿·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
- 職齊張右相,威并郭汾陽。 -- 出自宋·曹勛·楊和王挽章五首
- 波滔滔兮淚盈盈,望汾潭兮磐石橫。 -- 出自宋·馬廷鸞·饒娥廟祀神歌
- 江左人傳茂弘相,河汾士喜仲淹來。 -- 出自宋·劉鑒·和率齋王簾使三首
- 綠酒拋春,何心傾倒,汾陽金*。 -- 出自元·王惲·水龍吟 郭宣徽善甫開宴娛賓,命樂工郭仲禮
- 步冷東垣秋水,坐對汾亭夜月,兩地若為情。 -- 出自元·王惲·水調歌頭 文卿提刑自陜西按察改授河東,其
- 西南*司高選,自并汾以去數君侯。 -- 出自元·魏初·木蘭花慢 為安總管壽
- 青天連上黨,秋雁回汾并。 -- 出自宋·孔武仲·送趙正夫使江東
- 高宴柏梁詞可爺,橫汾簫鼓樂難窮。 -- 出自宋·刁衎·漢武
- 嚴鄭公延杜子美,郭汾陽遇李太白。 -- 出自宋·方回·送趙無己之臨川
- 王通昔不遇,時亦坐汾亭。 -- 出自宋·蔣堂·溪館二首
- 論功嗟晉粟,流怨動汾波。 -- 出自宋·李復·九日過介之推廟
- 漫嗟褒貶跡,孰繼老汾陽。 -- 出自宋·秋隱里叟·讀中興碑
- 胡僧金錫光,為法到汾陽。 -- 出自宋·釋善昭·偈
- 西河牙爪在,曾不愧汾陽。 -- 出自宋·釋智愚·次白云端和尚韻禮楊岐會禪師塔
- 文章周衛武,書考郭汾陽。 -- 出自宋·喻良能·丞相王公挽詞
- 太師姜呂望,尚父郭汾陽。 -- 出自明·王稚登·奉寄太師成國朱公二十八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