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在第7個字的詩句
毛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令弟字延陵,鳳毛出天姿。 -- 出自唐·李白·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樹間。 -- 出自唐·李白·贈黃山胡公求白鷴
- 覺罷攬明鏡,鬢毛颯已霜。 -- 出自唐·李白·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
- 短檠照字細如毛,怪底眼花懸兩目。 -- 出自宋·蘇軾·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
- 況此百株石,鴻毛于泰山。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劉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
- 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 -- 出自宋·蘇軾·老人行
- 且同千里寄鵝毛,何用孜孜飲麋鹿。 -- 出自宋·蘇軾·揚州以土物寄少游?此詩為秦觀作?
- 今君滯留生二毛,飽聽衙鼓眠黃紬。 -- 出自宋·蘇軾·梅圣俞詩集中有毛長官者今于潛令國華也圣俞
- 但對狐與貍,豎毛怒我啼。 -- 出自唐·杜甫·無家別
- 赤汗微生白雪毛,銀鞍卻覆香羅帕。 -- 出自唐·杜甫·驄馬行
- 壯士短衣頭虎毛,憑軒拔鞘天為高。 -- 出自唐·杜甫·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
- 前者坐皮因問毛,知子歷險人馬勞。 -- 出自唐·杜甫·久雨期王將軍不至
- 仙醴來浮蟻,奇毛或賜鷹。 -- 出自唐·杜甫·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
- 匣里雌雄劍,吹毛任選將。 -- 出自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 騰口因成痏,吹毛遂得疵。 -- 出自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 物老顏色變,頭毛白茸茸。 -- 出自唐·白居易·和大嘴烏
- 雪發隨梳落,霜毛繞鬢垂。 -- 出自唐·白居易·白發
- 虎尾憂危切,鴻毛性命輕。 -- 出自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 兩腋不生翅,二毛空滿頭。 -- 出自唐·白居易·寄遠
- 肅然起敬豎發毛,伏讀百過聲嘈嘈。 -- 出自宋·陸游·記夢
- 霜雪紛紛滿鬢毛,凋年懷抱獨蕭騷。 -- 出自宋·陸游·冬夜讀書
- 漢末盜賊如牛毛,千戈萬槊更相鏖。 -- 出自宋·陸游·董逃行
- 二十年前已二毛,即日何恨鬢蕭騷。 -- 出自宋·陸游·初秋書懷
- 溪流亂石似牛毛,雨過狂瀾勢轉豪,寄語河公莫作戲,從來忠信任風濤。 -- 出自宋·陸游·大溪灘折柂
- 白發垂肩無二毛,胸中消盡少年豪。 -- 出自宋·陸游·寒夜將旦作
- 子夜星才落,鴻毛鼎便移。 -- 出自唐·杜牧·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
-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 出自唐·杜牧·鶴
- 龜甲開屏澀,鵝毛滲墨濃。 -- 出自唐·李賀·惱公
- 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 出自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 出自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 稍稍受咋嚙,一毛不得留。 -- 出自宋·王安石·禿山
- 霜雪紛紛上鬢毛,憂時自悔目空蒿。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舍弟常州官舍應客
- 士耳恐猶墜,馬毛欲吹僵。 -- 出自宋·王安石·余寒
- 萬里山林姿,羽毛何璀璀。 -- 出自宋·王安石·信陵坊有籠山樂官
- 千載紛爭共一毛,可憐身世兩徒勞。 -- 出自宋·王安石·讀蜀志
- 海中諸島古不毛,島夷為生今獨勞。 -- 出自宋·王安石·收鹽
- 據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諸君共此勞。 -- 出自宋·王安石·成字說後與曲江譚君丹陽蔡君同游齊安
- 寒責以區區,一毛施萬牛。 -- 出自宋·王安石·送張拱微出都
- 執手乍欣悵,霜毛應更新。 -- 出自宋·王安石·病起過寶覺
- 小大每相從,羽毛當自整。 -- 出自唐·張九齡·二弟宰邑南海,見群雁南飛,因成詠以寄
- 三秀悲中散,二毛傷虎賁。 -- 出自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
- 赤玉雕成彪炳毛,紅綃翦出玲瓏翅。 -- 出自唐·劉禹錫·吐綬鳥詞
- 知己猶未報,鬢毛颯已蒼。 -- 出自唐·岑參·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
- 雙雙愁淚沾馬毛,颯颯胡沙迸人面。 -- 出自唐·岑參·銀山磧西館
- 寵祿不知報,鬢毛今已華。 -- 出自宋·歐陽修·清明前一日韓子華以靖節斜川詩見招游李園既
- 秋水澄清見發毛,錦鱗行處水紋搖。 -- 出自宋·歐陽修·魚
- 君家白鶴戶雪毛,我家白兔白玉毫。 -- 出自宋·歐陽修·思白兔雜言戲答公儀憶鶴之作
- 再拜敬服之,百毛發靈香。 -- 出自宋·秦觀·游仙二首
- 為謝黃叔度,鬢毛今白紛。 -- 出自宋·秦觀·送張和叔兼簡魯直
- 一入諫諍司,鴻毛忽其身。 -- 出自宋·范仲淹·酬葉道卿學士見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