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在第10個字的詩句
毛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 -- 出自唐·李白·觀放白鷹二首
- 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 -- 出自唐·李白·觀放白鷹其一
- (嶺南珍禽有倒掛子,綠毛紅喙,如鸚鵡而小,自東海來,非塵埃中物也。 -- 出自宋·蘇軾·再用前韻
- 崎嶇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
- 夜讀孟郊詩,細字如牛毛。 -- 出自宋·蘇軾·讀孟郊詩二首
- 奈何舍我入塵土,擾擾毛群欺臥駝。 -- 出自宋·蘇軾·百步洪二首
- 崎嶇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焉釋耒嘆,我廩何時高。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并敘)
- 則知潤物功,可以貸不毛。 -- 出自唐·杜甫·大雨
- 故使籠寬織,須知動損毛。 -- 出自唐·杜甫·鸂鶒
- 鋒先衣染血,騎突劍吹毛。 -- 出自唐·杜甫·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 出自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 難假黿鼉力,空瞻烏鵲毛。 -- 出自唐·杜甫·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
- 漢時長安雪一丈,牛馬毛寒縮如猬。 -- 出自唐·杜甫·相和歌辭·前苦寒行二首
- 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 -- 出自唐·杜甫·述古三首
- 窮愁但有骨,群盜尚如毛。 -- 出自唐·杜甫·王閬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別之作
- 蕭史幽棲地,林間蹋鳳毛。 -- 出自唐·杜甫·崔駙馬山亭宴集(京城東有崔惠童駙馬山池)
- 羅襪紅蕖艷,金羈白雪毛。 -- 出自唐·杜甫·千秋節有感二首(八月二日為明皇千秋節)
- 宣城之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 -- 出自唐·白居易·紫毫筆
- 到官來十日,覽鏡生二毛。 -- 出自唐·白居易·權攝昭應,早秋書事,寄元拾遺兼呈李司錄
- 可憐四百字,輕重抵鴻毛。 -- 出自唐·白居易·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
- 人心好惡苦不常,好生毛羽惡生瘡。 -- 出自唐·白居易·太行路-借夫婦以諷君臣之不終也
- 補養在積功,如裘集眾毛。 -- 出自唐·白居易·寄盧少卿
- 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 出自唐·白居易·不如來飲酒七首
- 酬恩撫身世,未覺勝鴻毛。 -- 出自唐·李商隱·獻寄舊府開封公
- 書生事業無多許,二寸毛錐老未休。 -- 出自宋·陸游·秋思
- 晨餐戒廚人,全項凈去毛。 -- 出自宋·陸游·村舍雜書
- 坐中譚侯天下士,龍馬毛骨矜超遙。 -- 出自宋·陸游·臨別成都帳飲萬里橋贈譚德稱
- 澗松意氣極磊砢,天馬毛骨何超遙。 -- 出自宋·陸游·簡蘇邵叟
- 避籠交翠尾,罅嘴靜新毛。 -- 出自唐·杜牧·鸚鵡
- 唐劍斬隋公,□[3]毛屬太宗。 -- 出自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 豈慕王尊能許國,直緣毛義欲私親。 -- 出自宋·王安石·度麾嶺寄莘老
- 百獸冬自暖,獨牛非氄毛。 -- 出自宋·王安石·和圣俞農具詩十五其八牛衣
- 此懷差自適,千社一牛毛。 -- 出自宋·王安石·贈殊勝院簡道人
- 秀色歸荒隴,新聲換氄毛。 -- 出自宋·王安石·寄深州晁同年
- 懷鉛辨蟲蠹,染素學鵝毛。 -- 出自唐·劉禹錫·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并浙東元相公酬和,
- 遠近知百歲,子孫皆二毛。 -- 出自唐·岑參·太白東溪張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
- 嗟我雖欲往,而身無羽毛。 -- 出自宋·歐陽修·大熱二首
- 內顧乃無有,德輶甚鴻毛。 -- 出自唐·柳宗元·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 霜清徹兔目,風急吹雕毛。 -- 出自唐·溫庭筠·過西堡塞北
- 故人孫復之,臥云生二毛。 -- 出自宋·范仲淹·送劉牧推官之兗州
- 報分別有道,何認問吹毛。 -- 出自宋·范仲淹·匣劍
-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 -- 出自唐·駱賓王·雜曲歌辭·從軍中行路難二首
- 結綬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 出自唐·駱賓王·蓬萊鎮
- 衣缽無千古,丘山只一毛。 -- 出自宋·楊萬里·和李天麟二首
- 二妙端能并送似,便呼毛穎試溪藤。 -- 出自宋·楊萬里·謝趙茂甫惠浙曹中筆蜀越薄牋二首
- 云壟霧疇俱水響,絲風毛雨政春陰。 -- 出自宋·楊萬里·秧疇
- 二雅三頌已作箋,要與毛鄭爭先鞭。 -- 出自宋·楊萬里·贈倪正甫令子阿麟
- 垂虹亭登劣歸船,又復毛空暗水天。 -- 出自宋·楊萬里·過八尺遇雨三首
- 金剛錐透玉,鑌鐵劍吹毛。 -- 出自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大夫本題言
- 莫嘆巴三峽,休驚鬢二毛。 -- 出自唐·元稹·送東川馬逢侍御使回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