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在第7個字的詩句
殊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 -- 出自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 爐錘一手賦形殊,造物無心敢忘渠。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孫莘老見贈時莘老移廬州因以別之
- 中秋天氣未應殊,不用紅紗照座隅。 -- 出自宋·蘇軾·十月十五日觀月黃樓席上次韻
- 山行似覺鳥聲殊,漸近神仙簡寂居。 -- 出自宋·蘇軾·失題二首
- 予方嘆惜不已,殊曰:“雖損,尚可修。 -- 出自宋·蘇軾·破琴詩(并引)
- 明日晝寢復夢,殊來理前語,再誦其詩,方驚覺而殊適至,意其非夢也。 -- 出自宋·蘇軾·破琴詩(并引)
-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爭盤紆。 -- 出自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 虛歷金華省,何殊地下郎。 -- 出自唐·杜甫·聞高常侍亡(忠州作)
- 追想當時事,何殊昨夜中? -- 出自唐·白居易·夢裴相公
- 不作天涯意,豈殊禁中聽。 -- 出自唐·白居易·聞早鶯
- 畢竟金與銀,何殊泥與塵。 -- 出自唐·白居易·贈友五首
- 飽食無所勞,何殊衛人鶴? -- 出自唐·白居易·觀稼
- 往恨今愁應不殊,題詩梁下又踟躕。 -- 出自唐·白居易·赴杭州重宿棣華驛,見楊八舊詩,感題一絕
- 四達竟何遣,萬殊安可塵。 -- 出自唐·王維·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
- 事等和強虜,恩殊睦本枝。 -- 出自唐·李商隱·壽安公主出降
- 即今黃河上,事殊曹與袁。 -- 出自宋·陸游·村飲示鄰曲
- 神皇外孫風骨殊,凜凜英姿不容畫。 -- 出自宋·陸游·韓太傅生日
- 子語實慰我,寧殊邑中黔。 -- 出自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 丑妍巨細千萬殊,竟莫見以何雕鎪。 -- 出自宋·王安石·杜甫畫像
- 浮屠之法與世殊,洗滌萬事求空虛。 -- 出自宋·王安石·杭州修廣師法喜堂
- 心期自與眾人殊,骨相知非淺丈夫。 -- 出自宋·王安石·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 巧與天成未覺殊,國工施手豈須臾。 -- 出自宋·王安石·留題曲親盆山
- 尚書好事與俗殊,憐我霜毛苦蕭颯。 -- 出自宋·歐陽修·謝觀文理尚書惠西京牡丹
- 俯則未察,仰以殊觀。 -- 出自魏晉·曹植·洛神賦
- 性比孤鸞潔,聲殊百舌繁。 -- 出自宋·范仲淹·鸚鵡
- 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 -- 出自唐·韓愈·符讀書城南
- 來尋吾何能,無殊嗜昌歜。 -- 出自唐·韓愈·送無本師歸范陽
- 南方氣候北方殊,春里清寒臘里無。 -- 出自宋·楊萬里·二月一日雨寒五首
- 天潢龍種與人殊,五鳳仍傳萬卷書。 -- 出自宋·楊萬里·題安城趙寬之慈順堂
- 達識與昧機,智殊跡同靜。 -- 出自唐·韋應物·寄柳州韓司戶郎中
- 性愜形豈勞,境殊路遺緬。 -- 出自唐·韋應物·自蒲塘驛回駕經歷山水
- 有子有子風骨殊,釋氏抱送徐卿雛。 -- 出自宋·文天祥·六歌
- 云日呈祥禮物殊,彤庭生獻五單于。 -- 出自唐·盧綸·雜曲歌辭·天長地久詞
- 真集道方至,貌殊妒還多。 -- 出自唐·賈島·寓興
- 欲駐迫逃衰,豈殊辭綆縛。 -- 出自唐·賈島·齋中
- 莫嘆迢遞分,何殊咫尺別。 -- 出自唐·賈島·上谷送客游江湖
- 茍昧古與今,何殊喑共目闋。 -- 出自唐·皮日休·二游詩·徐詩
- 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 -- 出自宋·黃庭堅·戒殺詩
- 山行但覺鳥聲殊,漸近神仙簡寂居。 -- 出自宋·蘇轍·游廬山山陽七詠 簡寂觀
- 悅目寧將惡草殊,扶危或比兼金重。 -- 出自宋·司馬光·酬安之謝藥栽二章
- 隴上家聲勇氣殊,邊亭臥鼓欲安居。 -- 出自宋·司馬光·寄題李舍人蒲中新齋
- 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 -- 出自魏晉·蔡琰·胡笳十八拍
- 琴瑟并御雅鄭殊聲。 -- 出自南北·庾信·周五聲調曲 角調曲 一
- 大江之南風景殊,杭州西湖天下無。 -- 出自明·劉基·玉澗和尚西湖圖歌
- 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 -- 出自唐·錢起·巨魚縱大壑
- 九歌畢奏斐然殊。 -- 出自宋·無名氏·虞神/虞神歌
- 兩都富貴不相殊,走馬尋芳何合雜。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奉和永叔謝王尚書惠牡丹
- 我聞二公趣向殊,一養月中物,一養華亭雛。 -- 出自宋·梅堯臣·和永叔內翰思白兔答憶鶴雜言
- 嘗過西王母,曾殊北海鰩。 -- 出自宋·梅堯臣·和劉原甫白鸚鵡
- 相與為蠶曲,還殊作筠篚。 -- 出自宋·梅堯臣·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十一蠶薄
“殊”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