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在第5個字的詩句
楚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 出自唐·李白·望天門山
-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 出自唐·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 鳳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 出自五代·孫光憲·河傳·柳拖金縷
-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 出自··
- 趙有豫讓楚屈平,賣身買得千年名。 -- 出自唐·李白·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蘇軾云是偽作 )
-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 -- 出自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今游方厭楚,昨夢先歸越。 -- 出自唐·李白·送楊山人歸天臺
- 少年落魄楚漢間,風塵蕭瑟多苦顏。 -- 出自唐·李白·駕去溫泉后贈楊山人
- 刳木出吳楚,危槎百馀尺。 -- 出自唐·李白·江行寄遠
- 薜帶何辭楚,桃源堪避秦。 -- 出自唐·李白·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贈別 【此水旁】
-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 出自唐·李白·望木瓜山
- 靈均去后楚山空,灃陽蘭芷無顏色。 -- 出自宋·蘇軾·歸朝歡 和蘇堅伯固
- 淮海雖故楚,無復輕揚風。 -- 出自宋·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
- 蜀人文賦楚人辭,堯在崇山舜九疑。 -- 出自宋·蘇軾·宿建封寺,曉登盡善亭,望韶石三首
-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 出自宋·蘇軾·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
- 賈誼窮適楚,樂生老思燕。 -- 出自宋·蘇軾·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 出自宋·蘇軾·屈原塔?在忠州,原不當有塔于此,意者后人
- 楓林翠壁楚江邊,躑躅千層不忍看。 -- 出自宋·蘇軾·躑躅
- 軍事留孫楚,行間識呂蒙。 -- 出自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
- 商山猶入楚,源水不離秦。 -- 出自唐·杜甫·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
- 接輿還入楚,王粲不歸秦。 -- 出自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王契,字佐卿,
- 江邊送孫楚,遠附白頭吟。 -- 出自唐·杜甫·寄楊五桂州譚(因州參軍段子之任)
- 錦江元過楚,劍閣復通秦。 -- 出自唐·杜甫·謁先主廟(劉昭烈廟在奉節縣東六里)
- 豺遘哀登楚,麟傷泣象尼。 -- 出自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
- 入幕知孫楚,披襟得鄭僑。 -- 出自唐·杜甫·奉贈盧五丈參謀(琚)
- 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 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
- 二年遍歷楚山川。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 離豫章,別司馬漢章太監
- 南去經三楚,東來過五湖。 -- 出自唐·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 鐘儀徒戀楚,張翰浪思吳。 -- 出自唐·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 笛怨音含楚,箏嬌語帶秦。 -- 出自唐·白居易·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
- 元君在荊楚,去日唯云遠。 -- 出自唐·白居易·寄元九
- 孤舟三適楚,羸馬四經秦。 -- 出自唐·白居易·朱陳村
- 遙夜涼風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時。 -- 出自唐·白居易·和談校書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
-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 出自唐·白居易·南湖晚秋
- 舞妙從兼楚,歌能莫雜巴。 -- 出自唐·李商隱·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
- 誰知重見楚江濱。 -- 出自宋·陸游·鷓鴣天·南浦舟中兩玉人
- 巴硤東連楚,嶓山北控秦。 -- 出自宋·陸游·晨起
- 報仇雖有楚三戶,守節得無齊二城? -- 出自宋·陸游·有感
- 世態秦欺楚,交情越視秦。 -- 出自宋·陸游·書嘆
- 煙草茫茫楚澤秋,牧童吹笛喚歸牛。 -- 出自宋·陸游·秋思絕句
- 昔者亡秦楚三戶! -- 出自宋·陸游·十月二十六日夜夢行南鄭道中既覺恍然攬筆作
- 欸乃聲饒楚,陬隅句帶蠻。 -- 出自宋·陸游·久客書懷
- 傲世曾歌楚人鳳,著書久絕魯郊麟。 -- 出自宋·陸游·識喜
- 李廣不生楚漢間,封侯萬戶宜其難! -- 出自宋·陸游·贈劉改之秀才
- 峽人住多楚人少,土鐺爭餉茱萸茶。 -- 出自宋·陸游·荊州歌
- 山川雜吳楚,氣候接秋冬。 -- 出自宋·陸游·江陵道中作
- 離魂斷續楚江壖,葉墜初紅十月天。 -- 出自唐·杜牧·行經廬山東林寺
- 況有紅妝,楚腰越艷,一笑千金可啻。 -- 出自宋·柳永·長壽樂·繁紅嫩翠
- 秦樓鳳吹,楚館云約,空帳望、在何處。 -- 出自宋·柳永·西平樂·盡日憑高目
- 伏戲駕辯,楚勞商只。 -- 出自先秦·屈原·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