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在第8個字的詩句
棹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燈照水螢千點滅,棹驚灘雁一行斜”全詩鑒賞 -- 出自··
- 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 -- 出自唐·李白·送儲邕之武昌
- 緬書羈孤意,遠寄棹歌聲。 -- 出自唐·李白·淮陰書懷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
- 相約相期何太深,棹歌搖艇月中尋。 -- 出自唐·李白·江上贈竇長史
- 吾詩自堪唱,相子棹歌聲。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王鞏(一題:次韻答參寥)
- 尊當霞綺輕初散,棹拂荷珠碎卻圓。 -- 出自唐·杜甫·宇文晁尚書之甥崔彧司業(yè)之孫尚書之子重泛鄭
- 云展帆高掛,飆馳棹迅征。 -- 出自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 靜聞樵子語,遠聽棹郎謳。 -- 出自唐·白居易·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之
- 紅棟橋宛轉(zhuǎn),烏榜棹洄沿。 -- 出自清·納蘭性德·玉泉十二韻
- 千巖高臥,五湖歸棹,替卻凌煙像。 -- 出自宋·陸游·青玉案·西風挾雨聲翻浪
- 人語朱離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吳舟。 -- 出自宋·陸游·南定樓遇急雨
- 漁歌聽不唱,蓑濕棹回舟。 -- 出自唐·杜牧·夜雨
- 鳥翼舒華屋,魚鱗棹短橈。 -- 出自唐·杜牧·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
- 數(shù)幅輕帆旋落,艤棹兼葭浦。 -- 出自宋·柳永·過澗歇近
- ②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 出自唐·孟浩然·宿天臺桐柏觀①
-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 -- 出自唐·孟浩然·萬山潭作
- 坐聞白雪唱,翻入棹歌中。 -- 出自唐·孟浩然·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
- 坐聽白雪唱,翻入棹歌中。 -- 出自唐·孟浩然·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
- 數(shù)聲水調(diào)紅嬌晚,棹轉(zhuǎn)舟回笑人遠。 -- 出自宋·秦觀·采蓮
- 蓮稀釧聲斷,水廣棹歌長。 -- 出自唐·李世民·采芙蓉
- 相思無別曲,并在棹歌中。 -- 出自唐·駱賓王·相和歌辭·棹歌行
- 峽里撐船更不行,棹郎相語改行程。 -- 出自宋·楊萬里·峽山寺竹枝詞五首
- 如何船進處,卻在棹停時。 -- 出自宋·楊萬里·近峽
- 副職守茲縣,東南棹孤舟。 -- 出自唐·王昌齡·留別岑參兄弟
- 欲識個中奇絕處,棹歌閑聽兩三聲。 -- 出自宋·朱熹·九曲棹歌
- 影搖江浦月,香引棹歌風。 -- 出自唐·李嶠·菱
- 中秋全景屬潛夫,棹入空明看太湖。 -- 出自宋·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
- 捫腹將軍猶未快,棹船西岸摘蔞蒿。 -- 出自宋·范成大·龜渚
- 落日媚滄洲,泛一棹、夷猶未已。 -- 出自宋·周邦彥·驀山溪·湖平春水
- 望去帆、一派湖光,棹聲咿啞櫓聲柔。 -- 出自宋·周邦彥·青房并蒂蓮
- --顏真卿望望隨蘭棹,依依出柳城。 -- 出自唐·顏真卿·五言玩初月重游聯(lián)句
- 知名總閑事,一醉棹滄浪。 -- 出自宋·文天祥·文山即事
- 驛吏遞呼催下纜,棹郎閑立道齊橈。 -- 出自唐·李紳·欲到西陵寄王行周
- 安得三五夕,攜酒棹扁舟。 -- 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詩·石板(在石公山前)
- 安得酒船三萬斛,棹歌長入白鷗群。 -- 出自宋·黃庭堅·觀化十五首
- 晴波上下掛明鏡,棹歌放船空際浮。 -- 出自宋·黃庭堅·和世弼中秋月詠懷
- 腰斧入白云,揮車棹清溪。 -- 出自宋·黃庭堅·漫尉
- 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fā)中流。 -- 出自唐·薛濤·鄉(xiāng)思
- 西山餞行色,南浦棹新晴。 -- 出自宋·戴復古·送陳幼度運干
- 不盡登臨興,扁舟棹月回。 -- 出自宋·戴復古·次韻董叔宏山中有感
- 狂禪辟盡禮天臺,棹臂琉璃屏上回。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78
- 松江纜月,望云飛棹延佇。 -- 出自宋·朱敦儒·念奴嬌·素秋天氣
- 蓮社輕輿,雪溪小棹,有興何妨尋弟兄。 -- 出自宋·朱敦儒·沁園春·七十衰翁
- 素舸朱篷青竹稿,棹歌風散近還遙。 -- 出自宋·司馬光·龍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數(shù)權(quán)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 去去不知歸路遠,棹聲煙里獨嘔啞。 -- 出自唐·韋莊·夜雪泛舟游南溪
- 摻袂客從花下散,棹舟人向鏡中歸。 -- 出自唐·韋莊·酬吳秀才霅川相送
- 碧山銀碗勸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三十三
- 傳聞峽山好,旭日棹前沂。 -- 出自唐·宋之問·早入清遠峽(一作下桂江龍目灘)
- 宦游難自定,來喚棹船郎。 -- 出自唐·錢起·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 風勁帆方疾,風回棹卻遲。 -- 出自唐·錢起·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