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在第1個字的詩句
棹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 出自南北·蕭綱·采蓮曲
- (棹一作弄)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十八
- 棹經垂猿把,身在度鳥上。 -- 出自唐·杜甫·次晚洲
- 棹遣禿頭奴子撥,茶教纖手侍兒煎。 -- 出自唐·白居易·池上逐涼二首
- 棹風逐舞回,梁塵隨歌飛。 -- 出自唐·白居易·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
- 棹舉影搖燈燭動,舟移聲拽管弦長。 -- 出自唐·白居易·早發赴洞庭舟中作
- 棹進破樹影,波浪搖星芒。 -- 出自宋·陸游·泛小舟姑熟溪口
- 棹歌縹渺城西路,煙樹參差埭北村。 -- 出自宋·陸游·曉出至湖桑埭
- 棹邊蘸岸挼藍水,篷外橫空破墨山。 -- 出自宋·陸游·入城舟中作
- 棹里自成歌。 -- 出自唐·孟浩然·九日龍沙寄劉大
- 棹歌能儷曲,墨客競分題。 -- 出自唐·劉禹錫·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
- 棹唱臨風斷,樵謳入聽喧。 -- 出自唐·駱賓王·晚渡黃河
- 棹進岸自回,天水未有極。 -- 出自宋·楊萬里·明發陳公徑過摩舍那灘石峰下十首
- 棹進欣恬浪,公無怨逆風。 -- 出自宋·楊萬里·解舟雷江,過東流縣
- 棹翻波浪山如雪,醉殺兒郎喜欲顛。 -- 出自宋·楊萬里·端午前一日阻風鄱陽湖觀競渡
- 棹郎大似半邊蠅,摘蕙為船折草撐。 -- 出自宋·楊萬里·戲題水墨山水屏
- 棹歌微吟彩鹢浮,簫鼓哀鳴白云秋。 -- 出自唐·李嶠·汾陰行
- 棹夫披蓑舞白鳳,灘子挽繂拖素虯。 -- 出自宋·范成大·愛雪歌
- 棹夫三弄笛,跳魚翻素光。 -- 出自宋·范成大·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風月溫麗
- 棹歌聲細不驚鷗。 -- 出自宋·晏幾道·浣溪沙
- 棹發空江響,城孤落日暉。 -- 出自唐·劉長卿·夏口送徐郎中歸朝
- 棹取扁舟湖海去,悠悠心事寄蘆花。 -- 出自宋·文天祥·寄故人劉方齋
- 棹進鳧鴨亂,樂作蟲魚驚。 -- 出自宋·蘇轍·趙少師自南都訪歐陽少師于潁州留西湖久之作
- 棹入黃蘆浦,驚飛白鷺群。 -- 出自宋·戴復古·冬日移舟入峽避風
- 棹女歌采蓮。 -- 出自南北·鮑照·擬青青陵上柏詩
- 棹歌發江潭。 -- 出自南北·沈約·江南曲
- 棹影輕于水底云。 -- 出自宋·張先·南鄉子·潮上水清渾
- 棹發魚龍氣,舟沖鴻雁群。 -- 出自唐·宋之問·夜渡吳松江懷古
- 棹倚東林欲問禪,遠公飛錫未應還。 -- 出自唐·陸龜蒙·訪僧不遇
- 棹驚沙鳥迅,飛濺夕陽波。 -- 出自唐·錢起·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 棹唱臨高岸,鴻嘶發遠田。 -- 出自唐·李端·曉發瓜州
- 棹蘭槳,沂空闊。 -- 出自宋·無名氏·賀新郎·蘇子秋七月
- 棹舉帆開,黯行色、秋將暮。 -- 出自宋·晁補之·惜奴嬌·歌闋瓊筵
-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 出自唐·張建封·競渡歌
- 棹前饒沸浪,蓬處但驚飚。 -- 出自宋·宋祁·祗答公序相國二兄見寄二首
- 棹移灘鳥沒,鐘斷嶺猿啼。 -- 出自唐·許渾·泛舟尋郁林寺道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
- 棹返霅溪云,仍參舊使君。 -- 出自唐·李頻·送德清喻明府
- 棹開帆欲舉。 -- 出自南北·何遜·贈江長史別詩
- 棹歌齊發,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 出自宋·劉辰翁·酹江月/念奴嬌
- 棹歌休怨抑。 -- 出自宋·張孝祥·霜天曉角·柳絲無力
- 棹入孤村,落照正滿寒汀。 -- 出自宋·張炎·聲聲慢·門當竹徑
- 棹歌行妾家白頻洲,隨風作鄉土。 -- 出自明·袁宏道·擬古樂府(有序)
- 棹響初如近,螢光漸欲稀。 -- 出自宋·徐照·中夕
- 棹歌搖曳釣船歸。 -- 出自宋·葛長庚·虞美人·蘋花零亂秋亭暮
- 棹歌笑指風僧耳,已喜聞思斷一根。 -- 出自宋·方岳·是夕雨再用韻
- 棹搖船掠鬢,風動水槌胸。 -- 出自唐·包賀·諧詩逸句
- 棹歌悲且涼。 -- 出自魏晉·曹叡·棹歌行
- 棹仕鳧鴨亂,樂作蟲魚驚。 -- 出自宋·并敘·趙少師自南都訪歐陽少師於潁州留西湖久之作
- 棹沿堤影直,星過浦光橫。 -- 出自明·吳兆·月夜自寶應泛舟至秦淮
- 棹倚隋家舊院墻,柳金梅雪撲檐香。 -- 出自唐·趙嘏·廣陵答崔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