柁在第4個字的詩句
柁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欹帆側(cè)柁入波濤,撇漩捎濆無險阻。 -- 出自唐·杜甫·最能行
- 吳檣楚柁牽百丈,暖向神都寒未還。 -- 出自唐·杜甫·秋風(fēng)二首
- 君今起柁春江流,余亦沙邊具小舟。 -- 出自唐·杜甫·短歌行,送祁錄事歸合州,因寄蘇使君
- 吳檣楚柁動歸思,隴月巴云空復(fù)情。 -- 出自宋·陸游·秋思
- 縱有楚柁吳檣,知何時東逝? -- 出自宋·陸游·雙頭蓮 呈范至能待制
- 忽然捩柁開布颿,慰滿平生一丘壑。 -- 出自宋·陸游·尤延之侍郎屢求作遂初堂詩詩未成延之去國因
- 炊煙擁柁船船過,芳草緣堤步步來。 -- 出自宋·范成大·半塘
- 橫笛倚柁樓,波深蒼龍吼。 -- 出自宋·黃庭堅·大雷口阻風(fēng)
- 解帆轉(zhuǎn)柁不容語,佛池口中幸可住。 -- 出自宋·蘇轍·佛池口遇風(fēng)雨
- 何當(dāng)旋柁入奫淪,儻可然犀照毛縷。 -- 出自宋·晁補(bǔ)之·復(fù)用前韻再呈博士黃冕仲
- 扁舟轉(zhuǎn)柁迷城市,送客追船羅酒漿。 -- 出自宋·張耒·錢仲珣追船及陳留
- 欹帆側(cè)柁弄風(fēng)口,赴險臨深繞灣浦。 -- 出自唐·張說·同趙侍御乾湖作
- 掀髯倚柁樓,一笑了百癡。 -- 出自宋·蘇泂·江上遣心
- 吳檣楚柁日千里,太府有粟寧待催。 -- 出自宋·晁說之·旅次大風(fēng)
- 日中轉(zhuǎn)柁到河間,萬里羈人強(qiáng)自寬。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 長蘆轉(zhuǎn)柁是通津,盡是東西南北人。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 樓船無柁是郎意,斷橋有柱是儂心。 -- 出自元·楊維楨·西湖竹枝歌(九首。一作“小臨海曲”)
- 長年捩柁稱好手,小腰失箸生寒毛。 -- 出自元·楊維楨·乙酉四月二日與蔣桂軒伯仲諸友同泛震澤大小
- 兒能鼓柁女蕩楫,何用聰明多讀書。 -- 出自明·楊基·過高郵新開湖微雨有詠
- 吳檣楚柁自江海,聊復(fù)看云倚戍樓。 -- 出自宋·吳則禮·登城樓
- 吳檣楚柁亂秋葉,蜚山涌雪略座隅。 -- 出自宋·陳造·題蕪湖雄觀亭
- 瓊艘百柁花千點。 -- 出自宋·曹勛·玉樓春
- 西湖回柁少年人。 -- 出自宋·李洪·浣溪沙
- 不知回柁尾,滄灣宿。 -- 出自宋·呂勝己·感皇恩·秋意滿江湖
- 津亭倚柁還商子,雪后獨為江上游。 -- 出自宋·楊冠卿·齊安
- 秋風(fēng)百柁倚江皋,幻出城南不柱橋。 -- 出自宋·徐似道·唐史君與正新建浮橋
- 江山轉(zhuǎn)柁千萬里,故人兩地遙相望。 -- 出自宋·王孝嚴(yán)·舫齋
- 秋風(fēng)生柁尾,明月落尊前。 -- 出自元·于立·次韻
- 開帆轉(zhuǎn)柁清溪口,還山要趁重陽酒。 -- 出自宋·章甫·中秋次韻
- 篙師捩柁毋匆匆,趣回有詔紫泥封。 -- 出自宋·劉宰·送王常博歸蜀
- 卸帆斂柁依山腳,系纜添椿傍樹根。 -- 出自宋·趙汝鐩·泊舟周家步
- 一千修柁貫三米,三日盤纏無一錢。 -- 出自宋·方回·聽航船歌十首
- 劃然起柁春江流,我亦江頭尋去舟。 -- 出自宋·劉正之·送別趙紫芝
- 往年鼓柁窮壯觀,見公更覺人超越。 -- 出自宋·史堯弼·謁周侍郎
- 呼船起柁乘潮平,掠窗飄箔疏雨傾。 -- 出自宋·蘇籀·游鼓山一首
- 傳呼扶柁晚風(fēng)前,一陣驚鴻沒遠(yuǎn)煙。 -- 出自宋·朱繼芳·和顏長官百詠·漁父
- 篙師捩柁夸好手,迎風(fēng)簸浪抑且揚。 -- 出自元·陳基·孟冬觀淮水
- 得非鼓柁過瀟湘,無乃枝藤上嵩華。 -- 出自明·戴良·袁君庭玉以所藏何思敬山水圖求題為賦長句
- 欹帆側(cè)柁凌空闊,歷亂中流棹歌發(fā)。 -- 出自明·高棅·梅江謠留別梅江諸友
- 吳檣楚柁十年間,又度秦淮虎豹關(guān)。 -- 出自明·黃哲·舟泊龍灣寄孫仲衍
- 長蘆轉(zhuǎn)柁是通津,盡是東西南北人。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六
- 日中轉(zhuǎn)柁到河間,萬里羈人強(qiáng)自寬。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