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在第5個字的詩句
杭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 出自唐·白居易·春題湖上
- 東武望余杭,云海天涯兩渺茫。 -- 出自宋·蘇軾·南鄉(xiāng)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 東武望馀杭。 -- 出自宋·蘇軾·南鄉(xiāng)子·東武望馀杭
- ?獄中聞湖杭民為余作解厄齋經(jīng)月,所以有此句也。 -- 出自宋·蘇軾·獄中寄子由二首
- (來詩云與杭爭雄。 -- 出自宋·蘇軾·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
- 雞鳴發(fā)余杭,到寺已亭午。 -- 出自宋·蘇軾·宿臨安凈土寺
- ”余曰:“異哉,杭人重施輕財,是不獨為福田也,將自托于不朽,今歲成矣,子其行乎? -- 出自宋·蘇軾·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
- [望仙亭在杭,虎丘寺在蘇。 -- 出自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 出自唐·白居易·春題湖上
- 與君細(xì)話杭州事,為我留心莫等閑。 -- 出自唐·白居易·送姚杭州赴任因思舊游二首
- [五年前在杭州有詩云:五十二人頭似霜。 -- 出自唐·白居易·花前嘆
- 便從水閣杭湖去,卷起朱簾上畫船。 -- 出自宋·陸游·鄉(xiāng)人或病予詩多道蜀中遨樂之盛適春日游鏡湖
- 明年與君杭太湖,扁舟踏浪不踏土。 -- 出自宋·范成大·次溫伯用林公正、劉慶充倡和韻
- 歲年豐稻杭,井邑盛煙火。 -- 出自宋·黃庭堅·寄懷元翁
- 成都與余杭,天下莫比論。 -- 出自宋·梅堯臣·送公儀龍圖知杭州
- 故人牧馀杭,留我披胸衿。 -- 出自唐·顧況·酬房杭州
- 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卻胭脂不耐看。 -- 出自明·袁宏道·桃花雨
- 宋淳化中,杭守臣嘗連玉冊進(jìn)之。 -- 出自明·宋濂·送錢允一還天臺詩(并序)
- 咸淳甲戍杭州作 -- 出自宋·陳普·旦氣詩
- 馬塍近在杭州陌,野人只向詩中識。 -- 出自宋·劉克莊·水心先生為趙振文作馬塍歌次韻
- 漲痕落后杭巫峽,風(fēng)力高時略太湖。 -- 出自宋·洪咨夔·次楊滬南以前區(qū)字韻送行
- 一段黃云杭稻熟,牧兒腰笛倒騎牛。 -- 出自宋·李彌遜·晚投大云峰二首
- 前年客游杭,冰雪滯歸{左舟右定}。 -- 出自宋·趙蕃·頃見迂齋談游子明不容口且誦其詩恨未遂傾蓋
- 西湖之名,杭潁異轍。 -- 出自宋·岳珂·蘇文忠西湖聽琴觀月詩帖贊
- 事所當(dāng)盡,杭葦之急弗雇也。 -- 出自宋·岳珂·魏邦達(dá)圣訓(xùn)帖贊
- 九峰葦可杭,相望在尺咫。 -- 出自宋·衛(wèi)宗武·塾樓春集次日和兒輩韻
- 舸鷁退飛杭不魚,滄海翻覆桑田墟。 -- 出自宋·柴元彪·送侄一齋游武林
- 閩山之杭杭兮水堋堋,吞荒抱大兮香疊層。 -- 出自唐·沈亞之·文祝延二闋
- 又出使、余杭故城。 -- 出自元·劉忠之·太常引 送郭復(fù)齊 詞綜卷三十三
- 穜稑旱欲杭,蒺藜秋向榮。 -- 出自宋·樂雷發(fā)·次韻李監(jiān)丞月夕閔雨
- 畢方夜煽杭都火,大角秋纏蜀道兵。 -- 出自宋·樂雷發(fā)·送邵瓜坡試湖南漕舉
- 楊子江心杭折葦,浪頭何似問頭危。 -- 出自宋·葛天民·達(dá)磨渡蘆像
- 憶昔壬午杭火時,焚戶四萬七千奇。 -- 出自宋·方回·續(xù)苦雨行二首
- 老夫客居杭州城,一葦可航不三日。 -- 出自宋·方回·寄題松江下砂唐氏竹友
- 平明發(fā)余杭,扁舟泝清流。 -- 出自宋·釋道濟(jì)·游洞霄
- 我昨來馀杭,孟陬值杓建。 -- 出自宋·蘇頌·次韻蔣穎叔金部游介亭望湖山二十四韻
- 近不數(shù)夫杭由兮,遠(yuǎn)孰稱夫池繭。 -- 出自宋·孫因·越問·越紙
- 東陽一葦杭之便,毋惜公余蚤寄聲。 -- 出自宋·袁說友·送樓攻愧知婺州二首
- 不堪送客杭州路,更聽驚人快一鳴。 -- 出自宋·袁說友·送薛公叔秋試
- 自云曾見杭州火,說著紅湖先淚墮。 -- 出自宋·周南·呈趙蹈中
- 相逢欲問杭州景,十里荷花九里松。 -- 出自明·香嚴(yán)和尚·送玉峰琳長老得戒還清泉(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