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在第7個字的詩句
曳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 -- 出自唐·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 -- 出自唐·李白·荊門浮舟望蜀江
- 功成拂衣去,搖曳滄洲傍。 -- 出自唐·李白·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
- 秋千細腰女,搖曳逐風斜。 -- 出自唐·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 予系玉為佩,子曳繡為衣。 -- 出自唐·白居易·昔與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
- 閑攜斑竹杖,徐曳黃麻屨。 -- 出自唐·白居易·步東坡
- 飄蕭過云雨,搖曳歸飛翼。 -- 出自唐·白居易·晚涼偶詠
- 絆惹舞人春艷曳,勾留醉客夜徘徊。 -- 出自唐·白居易·花樓望雪命宴賦詩
- 江風忽云暮,輿曳還相追。 -- 出自唐·柳宗元·茅檐下始栽竹
- 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 出自魏晉·曹植·洛神賦
- 聯翩辭海曲,遙曳指江干。 -- 出自唐·駱賓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雁
- 斑衣誤作長裾曳,二年思歸今得歸。 -- 出自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奉祠養親
- 白鷴形似鴿,搖曳尾能長。 -- 出自宋·蘇轍·白鷴
- 萬象澄秋,群裾曳玉,清澈冰壺人世。 -- 出自宋·吳文英·齊天樂·玉皇重賜瑤池宴
- 水邊照影,華裾曳翠,露搔淚濕。 -- 出自宋·吳文英·凄涼犯·空江浪闊
- 襲荷焚芰,接武曳長裾。 -- 出自宋·賀鑄·將進酒/梅花引
- 影流江不盡,輪曳谷無聲。 -- 出自唐·張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 青云咫尺要路,曳紫更腰金。 -- 出自宋·無名氏·水調歌頭·玉琯屆良月
- 瑞繞行云飄飄曳。 -- 出自宋·無名氏·壽延長破字令
- 鯉翻自躍金,蝸曳燒余汞。 -- 出自宋·王禹偁·寄題陜府南溪兼簡孫何兄弟
- 公詩周魯後,曳曳垂天云。 -- 出自宋·陳師道·再次韻蘇公示兩歐陽
- 七日以供飲,跛曳皆翩躚。 -- 出自宋·張耒·服仙靈脾酒
- 何須緩巧頰,搖曳王門裾。 -- 出自宋·張耒·晚春獨酌有感
- 飽餐南岳芋,閒曳東郭履。 -- 出自宋·韓元吉·趙仲縝梅川
- 舉酒對明月,高曳九霞裾。 -- 出自宋·張孝祥·水調歌頭·隆中三顧客
- 船上兒甫十齡,曳舟入港,風引舟退,連曳兒仆,兒啼號不釋纜,卒曳入港,兒兩掌骨見焉。 -- 出自清·譚嗣同·兒纜船并敘
- 櫓聲驚斷夢,搖曳起江根。 -- 出自清·譚嗣同·江行
- 金玉好,天風搖曳,玉葉與金枝。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論金玉
- 尚書曾不免牽曳,御史或猶遭撲撻。 -- 出自宋·曾豐·書嚴子陵釣臺
- 恍相逢、翠裳搖曳,珠韝聯絡。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曾與瑤姬約
- 可憐衰悴難扶曳,不是元戎外老生。 -- 出自宋·劉克莊·次韻吳帥卿宴高年二首
- 童收庭樹果,風曳案頭箋。 -- 出自唐·貫休·和韋相公見示閑臥
- 舂容時未歇,搖曳夜方深。 -- 出自唐·鄭絪·寒夜聞霜鐘
- 露凝公子犖,風曳野人章。 -- 出自宋·李彌遜·寄題陳氏尚遐亭
- 醉歸去,雙旌搖曳,夾路金籠。 -- 出自宋·史浩·教池回
- 慵尋剡溪榜,厭曳永嘉屐。 -- 出自宋·曾協·飲沈氏園得僻字
- 想見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 -- 出自宋·李流謙·觀小兒甕戲
- 堪笑淵明,蓬頭曳杖,吟賞東籬下。 -- 出自宋·沈端節·念奴嬌·重陽恁好
- 時從二老游,不曳王門裾。 -- 出自宋·趙蕃·呈嚴黎二師并寄韓季蕭
- 卻行才避礙,逆曳遂難垠。 -- 出自宋·趙蕃·詠筍用昌黎韻
- 霧節童童,金旓曳曳,人自閬風玄圃來。 -- 出自宋·黃機·沁園春·問訊梅梢
- 霧節亭亭,星旓曳曳,導以浮丘雙玉童。 -- 出自宋·黃機·沁園春·問訊仙翁
- 萬畛針芒青曳曳,千山鱗羽綠毿毿。 -- 出自宋·衛宗武·喜晴
- 鶴鳴集霞臺,鳳曳翔云輦。 -- 出自宋·董嗣杲·鈞天曲
- 一絲波面動,搖曳出深沼。 -- 出自宋·熊禾·觀釣
- 相思未盡,纖羅曳水,清鉛泣露。 -- 出自宋·陳恕可·水龍吟·素姬初宴瑤池
- 霏微雙闕麗,容曳九門連。 -- 出自唐·王良士·南至日隔霜仗望含元殿爐煙
- 霏微雙闕麗,溶曳九州連。 -- 出自唐·車緬·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爐
- 白云升遠岫,搖曳入晴空。 -- 出自唐·焦郁·白云向空盡
- 嵬峨丹鳳冠,搖曳紫霞裾。 -- 出自唐·柳泌·玉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