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第17個字的詩句
春在第一十七個字的詩句
-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 出自清·張惠言·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
- 描寫思鄉的詩句: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 出自··
- 描寫春天的詩句:籬外誰家不系船 春風吹入釣魚灣 -- 出自唐··
- (一本作代書寄桃山居士張圣可)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 出自宋·蘇軾·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
- 玄猿口噤不能嘯,白鵠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補地裂。 -- 出自唐·杜甫·相和歌辭·后苦寒行二首
- 桑間戒三宿,堅坐豈渠樂;卻應輸老夫,新春買芒屩。 -- 出自宋·陸游·雨中登樓望大像
- 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 -- 出自宋·柳永·晝夜樂
- 有時神物待圣人,去后湯還冷,來時樹亦春。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溫泉歌
-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 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 [4]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 出自宋·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 冉冉來還去,持酒勸云云且住,憑君礙斷春歸路。 -- 出自宋·秦觀·蝶戀花·曉日窺軒雙燕語
- 澗底蒲芽九節,海底銀濤萬頃,釀作一杯春。 -- 出自宋·楊萬里·水調歌頭·玉樹映階秀
- 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 -- 出自宋·吳文英·鶯啼序
- 醉了又愁愁又醉,鶯煎燕(左喬右亢)過春休。 -- 出自宋·白玉蟾·次韻王御帶
- 恰不道“人到中年萬事休”,我怎肯虛度了春秋。 -- 出自元·關漢卿·【南呂】一枝花 不伏老
- 夢中綠遍謝家池,夢覺山村雪擁籬,盡道春寒花未在,曉來開到野棠梨。 -- 出自宋·方岳·婺源道中
- 此圖豈得五合妙,絕妙真教拔萃矣,明年春月駐翠華,親印證之究所以。 -- 出自清·乾隆·董邦達西湖圖
- 東風駘蕩百花開,越調重興多俊才,香滿春城梅不傲,更隨桃李拜師來。 -- 出自·老舍·贈申鳳梅
- 幸有山前清泉冷可酌,與君啜甘茹草忘春冬。 -- 出自宋·楊時·酬林志寧
- 日日登樓,一日換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誰道遲遲? -- 出自清·黃景仁·丑奴兒慢·春日
- (第十七拍)歸來故鄉見親族,田園半蕪春草綠。 -- 出自唐·劉商·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
- 哀哀江上救沉尸,墓木留形世所悲,得旨春秋參祀典,孝誠今日再逢時。 -- 出自宋·趙抃·題曹娥廟
- 知是燕胎協卜、牛宿會辰,繡衣立當霄漢春。 -- 出自宋·吳泳·壽梁漕
- 不為蘭亭感慨,莫作楚狂醉倒,譚笑自生春。 -- 出自·姚述堯2·水調歌頭·澤國正秋杪
- 緩歌喉、余舞態,云遏風回,須信道、欲買青春無價。 -- 出自宋·管鑒·洞仙歌·悠然堂上
- 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煙水,三十六壺春。 -- 出自宋·汪莘·水調歌頭·釀秫小春月
- 趁桃迎初度,千年方熟,蒲經端午,三日留春。 -- 出自宋·劉子寰·沁園春·長壽真人
- 辭卻翰林風月,故就湖湘霖雨,天下共為春,試看玉堂□,太半秉洪鈞。 -- 出自宋·王義山·水調歌頭·沆瀣金莖露
- 一笑遠游輕舉,三嘆道長世短,晦朔自秋春。 -- 出自宋·馬廷鸞·水調歌頭·把酒對湘浦
- 湖邊多少游湖者,半在斷橋煙雨間,盡逐春風看歌舞,幾人著眼到青山。 -- 出自宋·范晞文·湖上
- 湘川超忽兮落日啘啘,松覆秋亭兮蘭被春苑。 -- 出自唐·李節·贈釋疏言還道林寺詩
- 任家無厚積,融融度日,詩多好句,藹藹回春。 -- 出自元·許有壬·沁園春 可行弟泰定甲子壽日,賦樂府沁園春
- 況人生為學,百年在幼,田家得計,一歲惟春。 -- 出自元·許有壬·沁園春 壽可行弟,次其見壽韻
- 棄父娘兄嫂,妻男侄女,孤云野鶴,二十馀春。 -- 出自元·侯善淵·沁園春·啟訴芳年
- 明日嚴甫修撰為求樂府,賦越調以歌之春風綠綺堂深,尊前初識*年面。 -- 出自元·王惲·水龍吟 郭宣徽善甫開宴娛賓,命樂工郭仲禮
- 江東日暮云,渭北春天樹,不知那答兒是春住處? -- 出自元·薛昂夫·楚天遙帶過清江引
- 夕陽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兒是春住處? -- 出自元·薛昂夫·楚天遙帶過清江引
- 蜂戶蟻(音娥)封一聚塵,可憐猶夢故都春。 -- 出自·陳寅恪·報載某會中有梅蘭芳之名戲題一絕
- 千桃李之濃華兮不如我之孤松,彼眩三春這朝露兮我專一丘壑之風,聽此以洗耳兮又何有乎牛斗之聰。 -- 出自宋·方回·松鶴詞
- 雨衣鐵澀封霜甲,露點珠明滴翠纖,采釀春醪能愈疾,欲求方法檢書簽。 -- 出自宋·李復·和林次中五鬣松
- 處處不乖兮水中夜月,物物斯應兮華上春風。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諸緣豁凈兮山空秋壯,萬態變通兮華麗春脂。 -- 出自宋·釋正覺·像維那寫老病阿師像請贊
- 熊嶺迢迢兮曾立夜雪,謝池依依兮笑生春草。 -- 出自宋·釋重顯·送云禪德
- 儒家乃何事,駕言圣門歸,萬古江河流,三春卉木菲。 -- 出自宋·孫應時·和魏公再用韻勉子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