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在第13個字的詩句
明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 出自·岳飛·池州翠微亭
-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 出自·崔液·上元夜
- 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 -- 出自·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 出自唐·杜牧·題木蘭廟
-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 出自唐·李益·從軍北征
-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 出自唐·白居易·上陽白發人
- 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 出自宋·文天祥·滿江紅·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後山妾薄命之意
- 殘杏枝頭花幾許。啼紅正恨清明雨。 -- 出自宋·趙令畤·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譯文及賞析 -- 出自··
- 離別的詩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 出自··
-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曲江千頃秋波凈,平鋪紅云蓋明鏡。”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山似屏風江似簟,叩弦來往月明中。”的意思及鑒賞 -- 出自··
-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全詩鑒賞 -- 出自··
-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全詩賞析 -- 出自··
- 與君對此歡未歇,放歌行吟達明發。 -- 出自唐·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
- 函谷忽驚胡馬來,秦宮桃李向明開。 -- 出自唐·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
- 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 -- 出自唐·李白·搗衣篇
- 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 出自唐·李白·別匡山
- 東方云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 -- 出自宋·蘇軾·登州海市
- 問淵明?或曰:東坡此詩與淵明反,此非知言也。 -- 出自宋·蘇軾·柏
- )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疏星明煜煜。 -- 出自宋·蘇軾·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龍寺
- 亭下佳人錦繡衣,滿身瓔珞綴明璣。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露香亭
- 羽蟲見月爭翾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 出自宋·蘇軾·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發而寢
- 誦詩得非子夏學,紬史正作丘明書。 -- 出自宋·蘇軾·次韻黃魯直赤目
- 天公戲人亦薄相,略遣幻醫生明珠。 -- 出自宋·蘇軾·次韻黃魯直赤目
-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明波。 -- 出自宋·蘇軾·觀開西湖次吳左丞韻?此詩為道潛作?
- 褰裳一和快哉謠,未暇饑寒念明日。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 恨無翠袖點橫斜,只有微燈照明滅。 -- 出自宋·蘇軾·聚星堂雪
- 羨師方丈冰雪冷,蘭膏不動長明燈。 -- 出自宋·蘇軾·送淵師歸徑山
- 觀君崛郁負奇表,便合劍佩趨明光。 -- 出自宋·蘇軾·送呂希道知和州
- 庶將積潤掃遺孽,收拾豐歲還明主。 -- 出自宋·蘇軾·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 杜子美云: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 出自宋·蘇軾·江月五首(并引)
-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昏以為期,明星煌煌。 -- 出自先秦·詩經·東門之楊
- 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昏以為期,明星晢晢。 -- 出自先秦·詩經·東門之楊
- 慶高閎[7]此際,掌上一顆明珠剖。 -- 出自宋·李清照·長壽樂·微寒應候[2]
- 鉤陳蒼蒼風玄武,萬歲千秋奉明主,臨江節士安足數。 -- 出自唐·杜甫·魏將軍歌
- 憶昨賜沾門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宮。 -- 出自唐·杜甫·野人送朱櫻
- 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難明論。 -- 出自唐·杜甫·石筍行
- 祗恐牡丹留不住,與春約束分明。 --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祗恐牡丹留不住
- 問誰憐舊日,南樓老子,最愛月明吹笛。 -- 出自宋·辛棄疾·瑞鶴仙·片帆何太急
- 咫尺西風詩酒社,石鼎句,要彌明。 -- 出自宋·辛棄疾·江神子/江城子
- 過吾廬、定有幽人相問,歲晚淵明歸來未。 -- 出自宋·辛棄疾·西河·西江水
- 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 -- 出自唐·白居易·寒食夜
- 天長地久無終畢,昨夜今朝又明日。 -- 出自唐·白居易·浩歌行
- 何似蘇州安置處,花堂欄下月明中。 -- 出自唐·白居易·紫薇花
- 家醞瓶空人客絕,今宵爭奈月明何。 -- 出自唐·白居易·池上即事
- 盡日一飧茶兩碗,更無所要到明朝。 -- 出自唐·白居易·閑眠
- 天涯地角無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 出自唐·白居易·昆明春-思王澤之廣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