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在第3個字的詩句
昆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庶同昆陽舉,再睹漢儀新。 -- 出自唐·李白·贈張相鎬其一 時逃難在宿松山作
- 客從昆侖來,遺我雙玉璞。 -- 出自唐·李白·雜言用投丹陽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 朝鳴昆丘樹。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四十
- 人非昆山玉,安得長璀錯。 -- 出自唐·李白·擬古其七
- 火焚昆山,玉石相硾。 -- 出自唐·李白·上崔相百憂章(時在潯陽獄)
- 曾到昆侖。 -- 出自宋·蘇軾·減字木蘭花·海南奇寶
- 得非昆侖囚,欲報陸渾衄。 -- 出自宋·蘇軾·江漲用過韻
- 盡賜昆耶作奴婢,不知償得此人無。 -- 出自宋·蘇軾·元豐七年有詔京東淮南筑高麗亭館密海二州騷
- 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象臺風掃寰宇。 -- 出自·毛澤東·賀新郎·別友
-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 出自·毛澤東·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 壯哉昆侖方壺圖,掛君高堂之素壁。 -- 出自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 憶觀昆侖圖,目擊懸圃存。 -- 出自唐·杜甫·木皮嶺
- 近聞昆戎徒,為退三百里。 -- 出自唐·杜甫·塞蘆子
- 律比昆侖竹,音知燥濕弦。 -- 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
- 詔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 出自唐·白居易·昆明春-思王澤之廣被也
- 望爾昆侖側。 -- 出自唐·王維·贈李頎
- 西望昆池闊,東瞻下杜平。 -- 出自唐·王維·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 磅礡昆侖三萬里,不知何地可埋憂? -- 出自宋·陸游·書憂
- 經歷昆侖山,到蓬萊。 -- 出自魏晉·曹操·秋胡行 其二
- 我居昆侖山,所謂者真人。 -- 出自魏晉·曹操·秋胡行 其一
-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 出自宋·王安石·黃河
- 戎即昆山序,車同渤海單。 -- 出自唐·張九齡·送趙都護赴安西
- 河傾昆侖勢曲折,雪壓太華高崔嵬。 -- 出自宋·歐陽修·和劉原父澄心紙
- 炎炎昆岡熒,洶洶洪河擘。 -- 出自宋·歐陽修·劍聯句
- 云蒸昆山液,月浸藍田英。 -- 出自宋·秦觀·玉井泉
- 履癸昆吾禍莫移,應天重造帝王基。 -- 出自宋·范仲淹·詠史五首其四·商人
- 莫慮昆山暗,還共盡杯中。 -- 出自唐·李世民·置酒坐飛閣
- 君乃昆侖渠,籍乃嶺頭瀧。 -- 出自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
- 撐舟昆明度云錦,腳敲兩舷叫吳歌。 -- 出自唐·韓愈·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并呈上
- 河出昆侖江出岷,風吹不斷浪花春。 -- 出自宋·楊萬里·和余處恭贈方士閻都干
- 日暖昆吾臺上,春深顓頊城邊。 -- 出自唐·韓翃·河上寄故人
- 源出昆侖中,長波接漢空。 -- 出自唐·李嶠·河
- 我有昆吾劍,求趨夫子庭。 -- 出自唐·李嶠·劍
- 伊昔昆弟。 -- 出自南北·謝靈運·答中書詩
- 想象昆山姿,緬邈區中緣。 -- 出自南北·謝靈運·登江中孤嶼
- 就令昆季尸神器,未必唐家便破亡。 -- 出自宋·范成大·讀唐太宗紀
- 抱枝昆侖奴,猶解魑魅禦。 -- 出自宋·范成大·霜后紀園中草木十二絕
- 難忘昆弟語,易散清夜酌。 -- 出自宋·范成大·送聞人伯卿赴銅陵重送伯卿
- 誰開昆侖源,流出混沌河。 -- 出自唐·孟郊·泛黃河
- 回首昆池上,更羨爾同歸。 -- 出自唐·韋應物·途中書情,寄灃上兩弟,因送二甥卻還
- 豈如昆明與碣石,一箭飛中隔遠天。 -- 出自唐·韋應物·彈棋歌
-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輝。 -- 出自唐·韋應物·答貢士黎逢(時任京兆功曹)
- 千載昆陽好功業,與君門下作恩威。 -- 出自唐·羅隱·經故洛陽城
- 登此昆吾之虛。 -- 出自先秦·先秦無名·渾良夫譟
- 西望昆明池。 -- 出自南北·沈約·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
- 暫下昆明池。 -- 出自南北·沈約·八詠詩 夕行聞夜鶴
- 安用昆明池。 -- 出自南北·沈約·行園詩
- 蔽虧昆山樹。 -- 出自南北·沈約·和王中書德充詠白云詩
- 感激昆侖只,一氣吹丘陵。 -- 出自宋·曾鞏·冬暮感懷
- 吾觀昆侖化,日月淪洞冥。 -- 出自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