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在第14個字的詩句
旻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白發(fā)故交空掩卷,淚河?xùn)|注問蒼旻。 -- 出自宋·蘇軾·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 送寒旁磔迎和令,率土群生仰昊旻。 -- 出自宋·晏殊·奉和圣製除夜
- 金波玉李浮蒼璧,風(fēng)馬云車降紫旻。 -- 出自宋·楊萬里·代賀郊祀慶成二首
- 吾道斯文如未喪,且憑方寸托穹旻。 -- 出自宋·王禹偁·放言
- 天公聞否尚未快,安得纖翼穿秋旻。 -- 出自宋·王令·再寄滿子權(quán)二首
- 神化有開彰密命,慶基無際等高旻。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奉先歌
- 睿藻昭回侔列緯,時龍順豫體蒼旻。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幸金明池
- 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 -- 出自宋·蘇洵·自尤
- 寄兒漁家屬漁姥,死生已分歸蒼旻。 -- 出自明·李東陽·花將軍歌
- 不忍一毫傷赤子,了知方寸即蒼旻。 -- 出自宋·徐元杰·送郡守
- 玉守清無一點(diǎn)塵,泠泠笙鶴下青旻。 -- 出自宋·劉克莊·客堂生日
- 吁俞敕戒成黃要,垂覆后世如穹旻。 -- 出自宋·蔡襄·御筆賜字詩
- 雷威無節(jié)雨霖頻,倍喜晴陽照火旻。 -- 出自宋·強(qiáng)至·喜晴
- 更把一尊當(dāng)雨霽,坐看冰鑒拓秋旻。 -- 出自宋·胡寅·和李靖
- 鯁論至今光漢傳,清風(fēng)猶足盪秋旻。 -- 出自宋·樓鑰·游大梅山梅仙巖
- 炎官流汗走躑躅,金烏啄火焚空旻。 -- 出自宋·鄭清之·贈云洲老師
- 只今龍鐘已八十,雙瞳挾電搖青旻。 -- 出自宋·陳耆卿·題湯正仲墨梅
- 才噴一霎掛龍雨,又卷云霓還翠旻。 -- 出自宋·魏了翁·李參政生日
- 靜惟人事百罔一,恃以亡恐惟蒼旻。 -- 出自宋·魏了翁·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
- 紀(jì)綱法令不敢知,恃以立國維蒼旻。 -- 出自宋·魏了翁·送黃宜州之郡
- 一氣之運(yùn)屈必伸,子如不信有蒼旻。 -- 出自宋·程公許·先兄叔逢種花池秋初開一朵二侄感悼成韻作柏
- 多少汗顏君袖手,憑誰舉酒問穹旻。 -- 出自宋·李曾伯·和蕭石城袖示壬午李漕革夫勸駕詩
- 海濱荒涼斗艷地,古寺窣堵標(biāo)蒼旻。 -- 出自宋·趙孟堅(jiān)·登普滿塔
- 焚膏痛記烏號旦,目斷稽山欲叫旻。 -- 出自宋·馬廷鸞·病中修實(shí)錄
- 螻蟻至微寧足數(shù),未知何處答穹旻。 -- 出自·李中·捧宣頭許歸侍養(yǎng)
- 承平多慶群歡洽,益見嚴(yán)宸奉紫旻。 -- 出自宋·劉筠·上元日
- 淡墨當(dāng)中印八神,眾星環(huán)寫象秋旻。 -- 出自宋·項(xiàng)安世·次韻謝尚書贈曾術(shù)人
- 至誠果能格明神,明神為公訴蒼旻。 -- 出自宋·張嵲·喜雨行
- 雖有群仙來月窟,欲扶衰力上霜旻。 -- 出自宋·陳傅良·再次韻簡新第諸人
- 自將弧矢書閭史,便使冰淵誦小旻。 -- 出自宋·陳傅良·周宜義三子仲敏明□幼謹(jǐn)同年登第因以前韻奉
- 沆瀣從空來夜氣,青冥隨處際秋旻。 -- 出自宋·陳傅良·重陽日寄瑞安留宰留宰以是日宴新第人并見招
- 幕府東來第一人,姓名星斗揭蒼旻。 -- 出自宋·劉宰·送上元張尉兼柬呂制干二首
- 自昔東山豈終隱,似聞鸞詔下蒼旻。 -- 出自宋·陳起·答熟庵
- 祗今虎豹滿平陸,練骨誰與箋青旻。 -- 出自宋·林景熙·送葛居士住棲碧庵
- 墜露無聲如淚滴,清和夜宇勝秋旻。 -- 出自當(dāng)代·啟功·心臟病發(fā),住進(jìn)北大醫(yī)院,口占四首:
- 齊與楚咻雖眾勝,會看至行感蒼旻。 -- 出自宋·陳宓·贈梁運(yùn)屬
- 仿佛鐘聲鳴翠阜,晶熒燈焰下蒼旻。 -- 出自宋·高頤·支提禪寺
- 雪峰千丈玉嶙峋,玻璃之江浸秋旻。 -- 出自宋·王子俊·賀李憲校書生子
- 尚擬來生因可結(jié),凄涼何處問蒼旻。 -- 出自宋·薛嵎·漁村遠(yuǎn)望因思槐逕弟同游之樂
- 萊公獲譴死海上,至今勛績摩蒼旻。 -- 出自宋·袁燮·挽丞相忠定公
- 柏府高寒仰大臣,南來秋氣肅蒼旻。 -- 出自明·陳汝言·奉美南臺大夫福壽公(一首)
- 遠(yuǎn)樹搖情低野甸,斷云攜恨卷秋旻。 -- 出自明·王履·鄉(xiāng)人徐仲瑜見訪談其曾至上方峰所見之詳因有
- 有鹿無仙鹿自奔,似騎黃鶴上秋旻。 -- 出自明·王履·林中遙見白物如獸上下跳逸從者疑是野羊余因
- 有美二子超凡倫,凝丹泣血驚蒼旻。 -- 出自明·吳斌·續(xù)催日鼓謠